国时期的学校

三国时期,战争频仍,儒道衰落,但仍继承两汉旧业,兴办了官学。曹操于建安二十一年(公元 216 年)称魏王,第二年即于邺城南建造泮

宫,这是一所非正式的太学。东晋的瘐亮对于曹操的这一举措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魏武帝于驰骛之时,以马上为家。逮于建安之末,风尘未弭, 然犹留心远览,大兴学业。所谓颠沛必于是,真通才也。”① 然而,这种非正式的太学,虽有博士,但“无所教授,兵戎未■,人并在公,而学者少”

②。及至公元 220 年曹丕称帝,始于黄初五年(公元 224 年)正式于洛阳设立太学。初入学的叫“门人”,两年后考试通过一经的称为“弟子”,不通一经的则被退学。这等于说“门人”还不是正式太学生,只有“弟子”才是正式太学生。太学实行“五经”课试的办法,每过两年考一次。过二经的可以补文学掌故,过三经的可以擢高第为太子舍人,通四经的则可为郎中,五经全通的,则随才叙用。每次考试不合格的,允许下一次再考。这种考试制度是继承了东汉恒帝永寿二年的课试办法。

曹魏的太学不论是教师(博士)还是学生(弟子),其质量都较差。博士“率皆粗疏,无以教弟子”①,“学多褊”。明帝时(公元 227—236 年) 高柔曾上书指出当时博士不足以“崇显儒术,帅励怠惰”,建议“宜随学行优劣,待以不次之位,以劝学者”② ,可见当时博士遴选不精,人们都“不复尊以为师”。而太学生人数由最初的几百人增至后来的几千人,其中大部分是为逃避服役而来,“冬去春来,岁岁如是”③ ,而不是来专门求学的。正始中(公元 240—249 年),刘馥上书说:“黄初以来,崇立太学二十余年,而成者盖寡,由博士选经,诸生避役,高门子弟,耻非其伦,故学者虽有其名而无其实,虽设其教而无其功。”④可见官办太学的质量是很差的。

曹魏时期的地方官学自曹操掌政后实行,他于建安八年(公元 203 年) 诏令各郡国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秀者而教之。据《管辂别传》记载,仅冀州地方官学中就有学生 400 多人。

蜀郡自汉时太守文翁首创郡学,教育已很发达。公元 221 年,刘备称帝建立蜀国,“承丧乱历纪,学业衰废”,他于是“鸠合典籍,沙汰众学”① 立太学,设立博士,在各州设置“典学从事”,总管一州的学校教育。当时

① 《宋书·志四》。

② 《通志》。

①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② 《三国志·魏志·高柔传》。

③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④ 《三国志·魏志·刘馥传》。

① 《三国志·许慈传》。

博士有许慈、胡潜等,“典学从事”有尹默、谯周等。

公元 229 年孙权称帝后,于黄龙二年(公元 230 年)春下诏设立都讲祭

酒,以教学诸子。永安元年(公元 258 年)景帝孙休下诏说:“古者建国, 教学为先,所以道世治性,为时养器也。自建兴以来,时事多故,吏民颇以目前趋务,去本就末,不循古道。夫所尚不淳,则伤化败俗。其案古置学官, 立五经博士,核取应选,加以宠禄;科见吏之中及将吏子弟有志好者,各令就业,一岁课试,差其品弟,加以位赏。”②但据《三国会要》记载,这一诏令只是一纸空文,并未实行。吴国的地方官也曾提倡办学,例如奋威将军孙瑜为丹阳太守,让官吏子弟二百多人师从笃好古籍的马普,“遂立学官, 临飨讲肄”。

尽管三国时期的太学和地方官学不很发达,但仍有不少著名学者。如魏国乐详博通五经,解答质疑时,常以杖画地,牵譬引类;又如精通《春秋公羊》的严干和擅长《左氏传》的钟繇常常进行辩论。蜀国的名家向朗,“潜心古籍,孜孜不倦”,八十多岁“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吴国的阚泽“儒学勤劳”,朝廷对经典有疑问就常向他请教。这表明三国时期出于对政治的需要,在文教方针上仍然是崇尚儒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