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的学校

东晋于公元 420 年亡国,接着南北朝对峙局面形成。南朝从刘裕建宋,

历齐、梁、陈,共约 170 年,南朝由于战争纷起,政权更迭频繁,学校教育也因此而时兴时废,不很发达,只有宋梁两朝比较重视,并有创新的制度。刘裕建立宋朝后,为打击高门士族,多选用寒门担任辅佐。永初三年(公

元 422 年)为名儒开馆授业,如为周续之在建康东郊开馆授徒,讲授《礼记》。

文帝元嘉十五年(公元 438 年),让雷次宗在建康北郊鸡笼山开办儒学馆, 讲授儒经。次年又令何尚之开办玄学馆,研究佛老之学;令何承天开办史学馆,专研历史;令谢玄开办文学馆,研习词章。一共四个学馆,各招门徒讲学。元嘉十九年(公元 442 年)诏令设立国子学,次年开学,以何承天为国

子学博士。元嘉二十三年九月,文帝又亲临国子学,策试学生 59 人,奖励老师。故《南史·文帝纪》称赞云:“江左风俗,于斯为美,后言教化,称元嘉焉。”到元嘉二十七年,由于战乱,国子学便废。明帝太始六年(公元470 年)设立“总明观”,又称“东观”,置祭酒 1 人,学士 10 人,分设玄、儒、文、史四科。这是我国分科教授制度的开始,对于以后隋唐律学、书学、算学等专科学校的设立以及分科教学制度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纵观刘宋王朝的发展过程,是由四馆到国子学,由国子学到“总明观”, 其间时兴时废,兴短废长。

公元 479 年,萧道成代宋建齐。高帝建元四年(公元 482 年)正月下诏

立国学,置学生 150 人,以张渚为祭酒,但不久因帝崩而废学,“春置学, 秋以国哀罢,曾不及岁”①。后世学者对因“国哀”而废学颇有微词。武帝永明三年(公元 485 年),下诏废“总明观”,立国学,令公卿以下及员外

郎子弟 220 人入学,宰相王俭兼任国子祭酒。王俭将以前“总明观”的藏书都搬到其府上,在他家开办学士馆。他每十天去一次,监试学生。王俭崇尚儒术,精通《春秋》,一反刘宋王朝以来的好文章而不专经业的学风,对当时影响颇大,使得“衣冠翕然,更尚儒术”②。但由于战争的缘故,国学曾一度停办。明帝大杀高帝、武帝诸子,引起内乱,学校便无形之中停开。四年末又下诏立学,但不到一年,又因“国哀”而废学。有齐二十三年,由于战争与内乱很多,学校时兴时废,又因两次“国哀”而废学,更使教育事业处于极不景气的状态。

公元 502 年,梁朝建立,梁武帝萧衍在位 47 年,战争较少,文教事业

比较发达。天监四年(公元 505 年)正月,武帝根据儒道佛“三教同源”的

精神开办五馆,置兼经博士各 1 人,打破了专经界限。有的精通佛典,有的兼通老庄之术。当时以明山宾、陆琏、沈峻、严植之、贺玚各主一馆,而以

① 《文献通考》卷四十一。

② 同上书。

严植之兼五经博士,设馆潮沟,讲学时,五馆学生都听。每馆都招收寒门子弟几百人,由朝廷负责膳食。其中通过射策考试而通明经的,即可做官。这样不到一年,四方学者云集京师,人数达到 1000 多人。同时又分派博士祭酒,到各州郡创立地方官学。另外,朝廷又设置胄子律博士,开办律学专门学校,这是以前各朝所没有的。天监五年为远方学者开办“乐雅馆”。七年又下诏兴学,目的在于“大启庠教,博延胄子”,以“熔范贵游,纳诸轨度”, 也就是为了熔范“胄子”而开办国子学。这是梁武帝为调和士族和寒门的矛盾而采取的措施。大同七年(公元 541 年),梁朝还在宫廷西面建立了一个“士林馆”,是一个延纳士人讲学和研究的机构。

陈朝只有 33 年的历史,由于梁末侯景之乱,学校便废。武帝永定三年

(公元 559 年)诏置西省学士,兼收技术之士。文帝天嘉元年(公元 560 年), 沈不害又上书请兴学校,被批准实行。那时张讥长于老庄之学,任国子助教, 后升为国子博士;周弘讲《周易》;沈德威专攻经业,“授太学博士,转国子助教”。尽管陈朝有一些学者名流,但办学的成绩仍然十分糟糕。《陈书·儒林传序》中说:“世祖以降,稍置学官,虽博延生徒,成业盖寡,斯所采掇, 盖亦梁之遗儒。”尽管宣帝太建三年(公元 571 年)皇太子释奠于太学;后

主至德三年(公元 585 年)皇太子出太学讲经,释奠于先师,但对于提倡教育,作用是微乎其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