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的学校

北朝包括魏、齐、周三个朝代。魏朝由于原以畜牧业为主,生产力落后, 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政治上需要在汉族士人的辅佐下维护其统治。因而在文化教育上大力采取崇儒政策,广开学校,宣传儒学思想,所以其教育事业较为发达。

魏道武帝拓跋珪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后,完全仿照汉朝的方法,创立太学,设置五经博士,生员达 1000 多人。到天兴二年(公元 399 年),

学生达到 3000 多人。这是北魏创立太学的开始。天兴四年(公元 401 年)

改国子学为“中书学”,立教授博士。魏太武帝始光三年(公元 426 年)又在城东建立一所太学,令各州郡选派才学之士,进京求学,并广征才学名儒任教。同时祭祀孔子,以颜回配祀。北方由于多年的战争,教育衰败,经这一提倡,于是“人多砥尚,儒学转兴”①。魏太平真君五年(公元 444 年), 又下诏:“王公以下至于卿士,其子息皆谐太学,其百工伎驺卒子息,当习父兄作业。不许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这种禁私学的举动, 是自秦始皇禁设私学以来所仅有的一次。其目的是“所以整齐风俗,示轨则于天下”②,便利于加强汉化,以儒术统一思想。

魏献文帝天安元年(公元 466 年)九月,地方官学才开始普遍设立。当

① 《北史·儒林传》。

② 《魏书·世祖本纪》。

时规定各郡置博士 2 人,助教 2 人,学生 60 人。后来规定有所变动,大郡

设博士 2 名,助教 4 名,学生为 100 人;次郡设博士 2 名,助教 2 人,学生

80 人;中等郡设博士 1 人,助教 2 人,学生 60 人;小郡设博士 1 人,助教 1

人,学生 40 人。另外规定了博士和助教资格是“博关经典,履行忠请,堪为人师者,年限四十以上”,如果“道业夙成,才任教授”的可不拘年龄。另规定学生来源是“先尽高门,次及中等”。这完全是为了争取汉族中士族的支持而规定的。

北魏孝文帝是一位有远见、贤明的君主,他特别仰慕汉族文化,积极改革,加速汉化的实现。太和十年(公元 486 年)改“中书学”为“国子学”。

十六年(公元 492 年)办“皇宗学”,又叫“皇子学”,设置博士,专授皇室子弟。十七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在学制方面更求完备。除设立太学、国子学之外,还于四门设立四门小学,立四门博士 40 人,助教 20 人。后人称赞这一时期说:“斯文郁然,比隆周汉。”①可见当时教育十分发达。在孝文帝大办学校时,也正是南朝梁武帝提倡办学的时候,纵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这一时期是最为发达的。

北齐建于公元 550 年,各位皇帝都选名儒教授皇子。文宣帝天保元年(公

元 550 年)下诏复兴学校,并将蔡邕所写的石经 52 枚移置学馆。但在初期, “诸郡并立学,置博士、助教讲经,学生俱差逼充员。士流及富豪之家,皆不从调。备员既非所好,故籍固不关怀。又多被州郡官人驱使,纵有游惰, 亦不检察,皆由上非所好之所致”,“国子一学,生徒数十人”,“国学博士,徒有虚名而已”②。但文帝仍下诏令郡学立孔子庙宇,“定制每春秋二仲行礼,每月旦祭酒领太学四门博士、助教及诸生,阶下拜孔揖颜。郡学则于坊内立孔颜庙,博士以下,亦每月朝祀”③,成为以后州县立孔庙的开始, 对于进一步宣扬尊孔,起了很大作用。孝昭帝皇建元年(公元 560 年),诏

立“国子寺”置生讲学。“掌训教胄子,祭酒 1 人,领博士 5 人,助教 10

人,学生 72 人。太学博士 2 人,助教 20 人,太学生 200 人。四门学博士 20

人,助教 20 人,学生 200 人”①。然而这并没有得以全部实现,只是形式而已。

北周明帝宇文毓酷爱学习,博览群书,公元 559 年立“麟趾学”,召集公卿以下有文学才能者八十多人于麟趾殿,校刊经史,又捃采众书,自羲农以来,迄于魏末,叙为世谱,共五百卷。周武帝也是一位英明的皇帝,他灭佛教,又令各地荐举贤才,以儒学为第一。天和二年(公元 567 年)除设太学外,又设“露门学”、“虎门学”,这都是教授贵族子弟的学校。建德三

① 《北史·儒林传》。

② 《北史·儒林传》。

③ 《阙里广志》卷三。

① 《隋书·百官志》。

年(公元 574 年)设“通道观”,这与“玄学馆”相类似。武帝时,文教大振,学者向风,文教事业较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