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
序 论
从全书序论转到对我们的对象作科学的研究,我们首先应该简略地说明艺术美在现实领域里一般所占的地位,以及美学对于哲学其它部门的关系, 以便建立真正的美的科学的出发点。
要达到这个目的,好象先要把过去对美进行思考的种种尝试列举出来, 加以分析和批判。不过这种工作我们在全书序论里已经做过,并且如果只检查旁人所已经做过的工作,无论它是否正确,或是如果只从旁人学习,这对于真正的科学研究并没有多大帮助。在这里倒不如提一下这个事实:许多人部队为美,正因为是美,是不能用概念来理解的,所以对于思考是一个不可理解的对象。对于这种主张,我们在这里只作这样一个简短的答复:尽管现在有些人认为一切真实的东西部是不可理解的,可理解的只是些有限现象和有时间性的偶然事物①,其实这话是不对的,只有真实的东西才是可理解的, 因为真实是以绝对概念,即理念,为基础的。美只是真实的一种表现方式, 所以只要能形成概念的思考真正有概念的威力武装着,它就可以彻底理解美。在近代,没有什么概念比概念本身,即自在自为的概念,遭到更严重的误解,因为人们惯于把概念了解为单凭知解力的抽象的和片面的观念或见解,用这种抽象的片面性的观念或见解当然既不能认识真实的整体,也不能认识本身具体的美。象我们已经说过而将来还要详说的,美不是这种知解力的抽象品,而是本身就是具体的绝对概念,或则说得更明确一点,就是绝对理念融合在符合它自身的现象中。
如果我们要按照它的真正的实质去简略他说明绝对理念,我们就应该说,它就是心灵,当然不是有限的受约制受局限的心灵,而是普遍的无限的绝对的心灵,这绝对的心灵根据它本身去确定真实之所以为真实。如果我们省察我们的日常的意炽,心里就会浮起这样一种观念,以为心灵和自然好象是对立的,因而把它们看成有同等价值,但是这样把自然和心灵看作都是本质的两个领域,彼此井立而互相关联,就是从心灵的有限性与局限性去了解心灵,不是从心灵的无限性和真实性去了解心灵,因为自然本来并不是以具有同等价值的身分,与心灵分疆对立;自然所处的地位是由心灵决定的,因此它是一种产品,对心灵没有作为界限和局限的能力。同时,绝对心灵是应该作为绝对活动来理解的,因此,也作为它的绝对的自我分化来理解的。心灵把自身分化为另一体,这另一体从一方面看来就是自然,心灵本着善意把它自己的全部本质付给它的这个另一体。因此,我们须把自然理解为自身含有绝对理念的,但是只有在绝对心灵把自然设立为它自己的另一体这个形式里,自然才是理念。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把自然叫做一种产品。自然的真实因此就是那设立者本身,即作为具有理念性与否定作用的心灵,因为心灵虽然自分化和自否定了,却同时把它的这种分化和否定作为由它自己所设立的东西“取消”了,它不是在这种分化和否定中碰到界限和局限,而是自己和自己的另一体在自由的普遍性里融合在一起,就是这种理念性和无限的否定作用形成了心灵的主体性的深刻概念。作为主体性,心灵首先只是自在地是自然的真实,因为心灵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真正的概念。自然和心灵对立着,不是作为由心灵设立而又可以使它与自己回到统一的另一体,而是
① 这是康德的本体不可知论。
作为未经克服的起界限作用的另一存在,心灵作为认识生活和实践生活中的主体,只是把这另一存在作为一个原已发现的对象,这就是说,心灵只可以成为自然的另一面或对立面①。属于这个范围里的有认炽的心灵和实践的心灵的有限性,即认识的局限性和实现善所依据的单纯的“应该”②。在心灵里象在自然里一样,现象还不够表现它的真正的本体,我们还只模糊地看到技能、情欲、目的、意见和才能,这些东西互相追逃,互相辅助和阻碍,互相错综,而在它们的希求、挣扎、意图和思考之中,无数形状的起辅助或阻碍作用的偶然事故就纷纷涌现出来。有限的,有时间性的,矛盾的,因此也是消逝的,不满足的,非幸福的心灵,才有这种情况。因为这种心灵所能得到的满足,由于还是有限的,总不免是狭隘的,混乱的,相对的,分立的。因此,意识、意志和思考就不得不努力克服这种情况,在无限和真实里去找它的真正的普遍性,统一和满足,这种统一与满足,这种由心灵凭推动的理性转化有限物质所达到的统一和满足,才能真正地揭示现象世界的本质。心灵认识到它的有限性,这本身就是对它自己的否定,因此就获得它自己的无限。有限心灵的这种真实就是无限心灵。——但是在这种形式里①,心灵只有作为绝对否定,才变成实在的;心灵在它本身中设立了它的有限性然后把它取消掉。因此心灵在它的这个最高的领域里把自己变成自己的知识和意志的对象。绝对本身变成了心灵的对象,因为心灵上升到了意识的阶段,就在它本身中分辨出知识主体以及与此对立的知识的绝对对象②。从前一种观点看,即把心灵看成有限的那个观点来看,这种心灵能把绝对作为对立的无限对象来认识,所以可以界定成为与这无限对象有别的有限心灵。但是根据较高的思辨哲学的看法,正是绝对心灵本身为着要成为自己对自己的知识,就在自身中分化,因而设立心灵的有限性,在这心灵的有限性之中,心灵就变成自己对自己的加以的绝对对象。这样,它在它的集团中③就是绝对心灵, 在心灵和自我认识的地位就是有现实性的绝对。
在艺术哲学里我们就要以上述原则为出发点。因为艺术美既不是逻辑的理念,即自发展为思维的单纯因素的那种绝对观念,也不是自然的理念,而是属于心灵领域的,同时却又不停留在有限心灵的知识和行动上。美的艺术的领域就是绝对心灵的领域。其所以如此的理由我们在这里只能约略指出; 科学的证明却有待于前面说过的那些哲学部门,即专门研究绝对理念本身的逻辑学、自然哲学以及研究心灵的有限领域的哲学。因为这些科学不仅要研究逻辑的理念按照它所特有的概念如何转化为自然界的存在,而且还要研究它如何解脱这外在性,从自然转化为心灵,以后又解脱这心灵的有限性而转化到永恒真实的心灵。
从这个观点看——艺术就它的最高的真实价值来说,就要从这个观点来
① 依黑格尔,心灵在自在状态,只是自然,自然与心灵还是对立着;心灵在自为或自觉状态,自然与心灵才达到具体的统一。
② 还不是哲学的认识和根据理性的意志行动。“应该”(SOllen〕即康德所说的“无条件的命令”一切道德行为的最高原则。参看上文二 A3C 节和三 Bl 节。
① 鲍申葵英译本作;“这种自意识的形式里。”
② 有自意识的心灵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认识的对象。
③ 英译本注:“似应作‘在它的领域中’。”(原文是 Gemeinde〔集团〕,英译者疑这是(iebieieL〔领域〕之误。)
看——我们马上就可以看出:艺术是和宗教与哲学属于同一领域的①。在绝对心灵的一切范围里,心灵都解脱了它的客观存在的窄狭局限,抛开它的尘世存在的偶然关系和它的目的与旨趣的有限意蕴,以便转到省察和实现它的自在自为的存在。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