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

艺术有别子散文气味的现实,它的使命在表现理想的世界情况,而这种理想的世界情况,按照上文的研究,只能形成一般的精神方面的客观存在, 因而只能形成个别形象表现的可能性,还不能形成个别形象表现本身。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只是艺术中有生命的个别人物所惜以出现的一般背景。这一般背景固然要借个别人物性格而开花结果,要依靠个别人物性格的独立自足性,但是作为一般的世界情况,它还没有显示出个别人物在现实生活的活动, 就象艺术所建筑的庙字还不是神本身的个别表现,而只是包含神的萌芽。因此,我们要把这种世界情况看作是本身不动的,看作统治它的那些力量的谐和,这也就是看作一种有实体性而同样可生效的存在状态,但是却也不应了解为所谓“天真状态”②。因为我们所说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在它的道德的充实与坚强之中,“分裂”那个怪物还只是酣睡着,而对于我们的观照来说, 它只现出它的有实体性的统一那一方面,因而个别人物性格还只是以一般的样式出现,还见不出它的定性在发挥作用,不经过什么重要的破坏,就无踪无影地重新消失了。个别人物性格必须有本质上的定性,如果理想要作为有定性的形象现在我们面前,它就有必要不只是停留在它的普遍性或一般状态上,而是使一般的东西外现为特殊的样式,只有这样,它才得到客观存在和显现。就这一点来看,艺术所要描绘的就不仅是一种一般的世界情况,而是要从这种无定性的普泛观念进到描绘有定性的人物性格和动作。

所以从个别人物方面看,这普遍的世界情况就是他们面前原已存在的场所或背景,但是这种场所必须经过具体化,才见出情况的特殊性相,而在这种具体化过程中,就揭开冲突和纠纷,成为一种机缘,使个别人物现出他们是怎样的人物,现为有定性的形象。但是从世界情况方面看,个别人物的这种自我显现固然是由普遍性到一种有生命的特殊个体的转变,也就是到一种定性的转变,但是在这种有定性的个体里,普遍的力量①还是占统治的地位。

他阐明他对于政治经济和法律道德的一些新兴资产阶级的看法,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奉个人的无限的独立自由为 最高的人生理想和艺术理想,他认为这种理想在原始社会的英雄时代最易得到实现。 一则因为个人与社会还未分裂对立,个人可以代表社会的普遍理想,二则因为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尚未凝定和僵化为死板的制度,个人受社会的影响和约束还不大,有尽量 自由发挥个人自由的余地。希腊文艺的高峰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到了基督教的西方 封建社会,骑士制度是“培养自由英雄性格和依赖自己个性的土壤”,君主“j 臣僚的关系建立在荣誉感上,没有死板法律或道德子文的约束,所以“每个人都能独立自主地根据他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去行动”,这就产生了文艺复兴时代的卓越文艺。到了近代资产阶级社会,世界情况就变成散文气的了社会制度成为铁板一块了。个人随时都受到社会的束缚和压力。”作为个人,不管他向哪一方转动,他部隶属于一种固定的社会秩序 只能在这个社会圈子里行动”,丧失了独立自由的主体性。个人既与社会分裂,就退缩到自私自利的狭小领域卫,代表不了什么崇高的普遍理想。黑格尔在这里见出了近代资产阶级社会不利于文艺发展的情况。他对于近代资产阶级文艺的评价是不高 的,对它的前途也是悲观的。但是池没有看到资产阶级的病根在于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更没有看到社会主义时代个人与社会统一,人人当家作主的真正的自由与无限。

① 依黑格尔,艺术形象的决定因素首先是“普遍的世界情况”,即一个时代的总的情况,其次是“情境”:

即某一个别人物和某一个别情节所由产生和发展的具体情境。例如歌德的《俘士德》所写的普遍世界情况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生理想,其具体情境就是浮士德的个人遭遇。

② 无对立矛盾状态。

① AllgemeineMachte,即普遍的精神力量,亦即上丈所谓“有实体性的东西”,本身还是抽象的,要体现

因为得到定性的理想,从它的本质方面来看,是用一些永恒的统治世界的力量作为它的有实体性的内容(意蕴)的。只是单纯的情况所能获得的那种存在方式却不配作为这种内容(意蕴)。情况有一部分是取习惯的形式,而习惯却不符合上述那种最深刻的旨趣的心灵自觉性;它又有一部分只是由于个别人物性格的偶然性和任意性,通过这种个别人物的自发活动,我们才能见到上述旨趣出现于实际生活,但是与本质无关的偶然性和任意性也不符合本身真实事物的概念所由形成的那种有实体性的普遍性。因此我们须寻求一种既更有定性而又更有价值的艺术显现,来表现理想的具体内容(意蕴)。

这些普遍的力量只有通过显现于它们的本质的差异面和一般动态,或则说得更精确一点,只有通过显现于它们的互相矛盾,才能在它们的客观存在里获得这种新的形象表现。在由普遍的东西这样转化而成的特殊性相里可以分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实体,即普遍力量的全部,通过这些普遍力量的特殊化①,实体就分化为一些独立的部分;第二方面是个别人物,他们作为这些普遍力量的积极体现者而出现,并且给予这些力量以个别形象。

但是因上述转化过程而产生的本来和谐的世界情况和它的个别人物两项之间的差异对立和矛盾,就它们对这世界情况的关系来看,就是世界情况本身所含的本质的内容(意蕴)显现出来了;反过来说,含在这世界情况里的有实体性的普遍的东西是以这种方式转化为特殊个体:这普遍的东西使自己成为客观存在,在这过程中这普遍的东西就显现出偶然性、分裂和纠纷的现象,但是由于这普遍的东西究竟在这现象里现出它本身,它也就跟着把这现象再消除或否定了。

但是这些普遍力量的彼此分裂以及它们在个别人物中的自我实现②,只有在有定性的环境和情况中才能发生,在这种有定性的环境和情况之下,并且作为这种有定性的环境和情况,一切现象才能出现于客观存在,或是这种有定性的环境和情况才成为对这种实现的推动力。单就它本身来看,这种环境并没有什么重要,只有就它对人的关系来看,它才获得它的意义,通过人的自意识,上述那些精神力量的内容才积极转化为现象。因此,外在环境基本上。应该从这种对人的关系来了解,因为它的重要性只是从它对于心灵的意义得来的,这就是说,它的重要性要看它怎样为个别人物所掌握,因而成为一种机缘,使个别形象表现的内在心灵需要、目的和心情,总之,它的受到定性的生命,得到存在。作为这种更切近的机缘,有定性的环境和情况就形成情境。情境就是更特殊的前提,使本来在普遍世界情况中还未发展的东西得到真正的自我外现和表现。因此,我们在研究真正的动作之前,先须确定情境这个概念。

一般他说,情境一方面是总的世界情况经过特殊化而具有定性,另一方面它既具有这种定性,就是一种推动力,使艺术所要表现的那种内容得到有定性的外现。特别是从后一个观点看来,情境供给我们以广阔的研究范围, 因为艺术的最重要的一方面从来就是寻找引人入胜的情境,就是寻找可以显现心灵方面的深刻而重要的旨趣和真正意蕴的那种情境。在这方面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在表现情境的内在的丰富多采性方面,雕刻是受局限

干具体的人物形象,才得到客观存在,才成为”得到定性的理想”。

① 即具体化,因此见出差异面,有对立于盾。

② 英译本作“对象化”或“客观化”,即普遍性在具体事物中实现。

的,绘画和音乐就比较宽广些,自由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莫过于诗。 因为我们还没有走到各别艺术的领域,在这里只能提出一些一般性的观

点,把它们分开,伙下列次第来讨论:

第一,情境在尚未转化为具行定性之前,还保持着普遍性的形式,也就是无定性的形式,所以在我们面前的起初只是一种象是无情境的情境。因为无定性的形式本身还是一种形式,和另一种形式,即有定性的形式相对立, 所以它本身显出一种片面性和定性。

第二,情境由这种普遍性转到特殊化,转到一种真正定性,但是首先这还是一种平板的①定性,这种定性还没有产生矛盾和矛盾所必有的解决。

第三,分裂和由分裂来的定性终于形成了情境的本质,因而使情境见出一种冲突,冲突又导致反应动作,这就形成真正动作的出发点和转化过程。所以情境是本身来动的普遍的世界情况与本身包含着动作和反应动作的

具体动作这两端的中间阶段。所以情境兼具前后两端的性格,把我们从这一端引到另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