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对非洲和东南欧的进攻

意大利在 1940 年 6 月向英法宣战后,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利用英法

处于危难之时向非洲发起攻势。意军从 8 月起,先后占领了英属索马里,入侵肯尼亚和苏丹,又从利比亚攻入埃及,占领了塞卢姆和西迪巴腊尼,向东直逼苏伊士运河。英军自 12 月 9 日发起反攻,在 16 日收复了失地并抵达利比亚边境。1941 年初,英军在利比亚的托卜鲁克登陆,沉重打击了从埃及撤退的意大利军。英军从东非托管地苏丹和肯尼亚出兵,收复了英属索马里并占领了意属索马里。5 月,攻占了埃塞俄比亚,流亡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返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恢复了独立。在东非战役中,意军有 20 万人被俘。

1940 年 10 月意军入侵希腊也失败,英军进入希腊。

希特勒为改变意军在非洲的处境,在 1941 年 2 月派埃尔温·隆美尔(1891

—1944)率领非洲军团 3 万余名官兵的装甲部队在利比亚登陆,指挥德、意联军作战,同时派飞机和军舰在地中海活动,封锁英国的交通线。3 月 31 日, 在阿盖拉以东地区发起攻势取胜,英军被迫退回到埃及和利比亚边境。此后交战双方开始了近一年的拉锯战。

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在 1940 年 9 月 27 日结成法西斯军事同盟,它们在《柏林协定》中约定:“如果三缔约国之一受到目前不在欧洲战争或中日冲突中的一国攻击时,应以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相援助”,把矛头指向美、苏;三国还表明,它们相互承认他们在欧、亚地区的侵略扩张。希特勒为实现其称霸欧洲的目的,特别重视对东南欧的控制,1940 年 9

月支持法西斯分子安东尼斯库(1882—1946)通过政变上台,实行独裁统治, 并使罗马尼亚在 11 月 23 日加入了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匈牙利在 11 月 20

日、保加利亚在 1941 年 3 月 1 日也参加了军事同盟,成为轴心国集团的一员。

同年 3 月 25 日,南斯拉夫在德、意的强大压力下,被迫加入轴心国集团,被绑到法西斯的战车上,南斯拉夫人民掀起群众运动抗议政府的倒行逆施。南斯拉夫部分军官在 3 月 27 日发动政变,推翻了政府。新政府成立后于 4 月 5

日同苏联签订了《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4 月 6 日德军 30 万人向南斯拉夫发起进攻,意、匈、保也参加。4 月 13 日德军进入贝尔格莱德。南斯拉夫被德、意等国军事占领和瓜分。在向南斯拉夫突然袭击的同时,德军从保加利亚进攻希腊。希腊于 21 日投降。英军从希腊撤出,德军在 4 月 27 日进入首

都雅典,建立了傀儡政权。这样,法西斯德国已侵占了 14 个欧洲国家,为向苏联发动进攻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