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前,广东革命政府进行了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战争。1925 年2 月第一次东征陈炯明,平定滇军总司令杨希闵和桂军总司令刘震寰的叛乱,成立国民政府。1925 年 10 月,第二次东征歼灭陈炯明主力,收复潮汕。北伐的同时进行了南征,彻底粉碎了军阀邓本殷的反动势力。1926 年 2 月国民革命军攻克海南岛后,广东革命根据地完全实现了统一。在巩固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蒋介石开始排挤共产党员。在统一战线内部,除国民党老右派邹鲁等组成的反苏反共的“西山会议派”外,以蒋介石、戴季陶为代表的国民党新右派集团,极力篡夺革命领导权。1926 年 3 月,蒋介石一手制造了反共的中山舰事件。5 月,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了蒋介石提出的“整理党务案”,限制共产党员的活动。由于中共领导人陈独秀、张国焘的妥协退让,北伐战争前夕,蒋介石担任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组织部长、军人部长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1926 年 5 月,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军先遣队入湘作战,旗开得胜。6 月

5 日,国民党中央通过出师北伐案。7 月 6 日,国民政府通过出师宣言。7 月

9 日,广东革命政府正式出师北伐。苏联顾问随军出征。北伐军的战略方针

是先打吴佩孚,后打孙传芳,最后消灭张作霖。北伐军约 10 万人,在两湖、江西、闽浙三个战场作战,其中两湖战场是主要战场。在各地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北伐军在不到 10 个月的时间内,击溃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 革命势力迅速发展到长江流域。

为了配合北伐军,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 1926 年 10

月、1927 年 2 月和 3 月,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1926 年 10 月 23 日夜, 上海工人发动第一次起义,因准备不足,没有统一的计划,起义很快失败, 于 24 日晨停止起义。工人领袖陶静轩、奚佐尧等 10 余人被杀,百余人被捕。

1927 年 2 月 17 日,北伐军占领杭州,部分北伐军次日到达嘉兴。上海工人

在大好的革命形势下,于 19 日开始总同盟罢工。军阀孙传芳同帝国主义相勾结,血腥镇压罢工工人。22 日下午,党作出由罢工转变为武装起义的决定, 但因起义时机并不成熟,所以起义很快又被镇压下去,40 余名工人牺牲,300 余人被捕。 3 月 21 日,上海总工会再次发动总同盟罢工。周恩来、赵世炎、

罗亦农等亲自领导了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经过了 30 个小时的浴血奋战,取得了胜利,解放了上海,并选举了上海市民政府,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

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有力地推动了农民运动的开展。湖南、湖北、广东、江西、河南、安徽、四川、江苏等省的农村运动,发展尤其迅速。1926 年 12 月,在长沙召开了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推选了农民协会的领导

机构。到 1927 年 4 月,湖南省农会会员已发展到 500 多万。1927 年初,农

协组织已普及 12 省,农协会员达 1000 万以上。组织起来的农民在广大农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在短短的时间内,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对待农民革命,成为革命同反革命斗争的焦点。1927 年 3 月,毛泽东通过在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的考察,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驳斥了反动派对农民运动的诬蔑,高度评价了农民革命的伟大功绩,总结了农民革命的经验,提出了建立工农联盟的思想, 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农民运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