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凯末尔革命的胜利

1908—1909 年青年土耳其革命推翻了苏丹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其民族资本的力量仍很羸弱。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土耳其民族资本的发展客观上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族工商业的经济重心逐渐从伊斯坦布尔等沿海城市向安纳托利亚地区东移。民族资产阶级地位的提高和其经济力量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土耳其人民族意识的兴起,民族解放运动有了迅速的发展。《摩德洛司停战协定》签订后不久,伊兹密尔、色雷斯、基利基亚、安纳托利亚、伊斯坦布尔等地都成立了民族主义组织。土耳其民族英雄凯末尔(1881—1938)统一了各地的民族主义组织,组织了土耳其国民军,制定了民族独立纲领。1919 年 7 月 23 日至 8 月 6 日,凯末尔在埃尔祖鲁姆召开了东部各省护权协会代表大会,通过章程和告全国人民书。9 月 4 日至 12 日,在锡瓦斯召开了全国护权协会代表大会,大会确认了埃尔祖鲁姆大会所通过的民族斗争的纲领性要求,再次表达了实现土耳其独立的愿望和决心。

在不断高涨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压力下,素丹政府被迫于 1920 年 1 月召开奥斯曼帝国议会。由于凯末尔派的议员在议会占绝对优势,使议会通过了反映资产阶级民族革命要求的《国民公约》。该公约被认为是凯末尔的独立宣言,它明确宣布土耳其本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土耳其必须享有与任何国家一样完全的独立与自由,以保证国家的进步,民族的兴旺和经济的发展,坚决废除帝国主义强加给土耳其的,阻碍其政治、法律和经济发展的治外法权和限制。《公约》还强调,开放海峡的前提是土耳其的领海不受侵犯。《国民公约》极大地鼓舞了土耳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志,在此后三年多的时间内,土耳其人民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同帝国主义和希腊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得到苏维埃俄国无私的支援。1923 年 7 月24 日,凯末尔政府的代表同英、法、意等国签订《洛桑和约》,废除了《色佛尔和约》中的某些不平等条款,基本上维护了土耳其本土范围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废除了帝国主义的各种特权。关于海峡问题,凯末尔政府对帝国主义作了重大让步,决定成立由土耳其担任主席的国际海峡委员会管理, 实现海峡地区非军事化。这样,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同年 10 月,通过了宪法,宣告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凯末尔当选为总统,

结束了长达 600 多年的奥斯曼帝国的封建统治。

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土耳其共和国实行了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民主化的改革,其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在政治上, 继 1924 年 3 月废除哈里发制度和宗教审判制之后,1928 年实现政教分离, 删除了宪法中所规定的伊斯兰教是土耳其国教的条款。在经济方面,收回外国资本控制的铁路、煤矿等公用事业,建立国营企业,开办国家银行,实行保护关税等措施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在农村则废除封建的“什一税”,在帮助农民发展个体经济的同时,建立资本主义农场,成立农业银行和信贷合作社。

在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方面也进行了意义深远的改革,如扩大世俗教育,实行文字改革,用拉丁字母代替深奥的阿拉伯文字;开办多种形式的技术学校培养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废除一夫多妻制,在就业、教育、选举等方面,使妇女享有一定的平等权利。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凯末尔成立了土耳其人民党,1924 年改称为人民共和党。1931 年 5 月,该党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新党纲,并把以凯末尔为首的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归纳为共和主义、民族主义、平民主义、国家主义、世俗主义、改革主义六原则。这六项原则也被称为凯末尔主义。凯末尔革命既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如凯末尔政府在 1925 年宣布禁止共产党和工会活动,禁止工人罢工,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