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一家银行

1897 年 5 月 27 日,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这是中国的第一家银行, 它的创办人是盛宣怀。

盛宣怀的父亲与李鸿章关系深厚。1870 年盛宣怀充当李的幕僚,后成为李举办洋务的得力助手。

1896 年,盛获得了督办铁路总公司的权力,负责经办芦汉铁路和东南地区的其它铁路。在办铁路的过程中,他提出开设银行,认为外国公司招股, 无不由银行经手,现在办铁路招股配债,若无银行,势必棘手。他看到外国在华银行独霸中国金融市场,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获取利益。认为如不先自设一银行,中国的利益权势将被外国一网打尽。办铁路和办银行要同时并举才有把握。盛先向湖广总督张之洞和直隶总督王文韶陈词,接着又向清政府上奏,请求开设银行。不久即获得户部批准。户部特准中国通商银行发行银圆券和银两券两种钞票。银圆券分 1 元、5 元、10 元、50 元、100 元 5 种; 银两券也分 1 两、5 两、10 两、50 两、100 两 5 种。这些票券是中国最早的银行券,一面印英文,一面印中文。英文一面有英籍经理美德伦的签字,以示负责。中文一面印有“中国通商银行钞票永远通用”和“只认票不认人” 等字样。户部还在通商银行存款白银 100 万两,以示支持。

中国通商银行是官督商办的银行。其股本银定为 500 万两,但实际上只

收到一半。盛宣怀任总办的招商局和电报局分别投资 80 万两和 20 万两,占实收资本的 40%,以盛宣怀名义包括他本人和代其它大官僚如李鸿章等的投资达 70 万两,以上两项占实收资本的 2/3 强。初创的通商银行股东绝大部分属于封建官僚和买办。盛独揽大权。

除了在上海设总行外,通商银行又陆续在天津、汉口、广州、汕头、烟台、镇江等口岸开设分行,积极开展业务,先后与 30 多家外国洋行发生过借贷关系。通商银行依照学习英国汇丰银行的规章制度,并在总行和重要口岸分行聘用外国人为大班,掌握业务经营实权。为了取得“外滩银行”的地位, 通商银行还加入了外商银行的同业公会。

通商银行的存款主要来自三方面:清政府存款 100 万两白银;官督商办企业;各地关道的拨交款。

通商银行成立初期,上海开设了 5 家民族资本的棉纺厂,其中 3 家与通商银行发生过借贷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