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海水增养殖
海水养殖业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我们把海水增养殖业作为新兴海洋产业
看待,主要理由是:①从概念上说,海水养殖业与海水增养殖业是不同的, 前者单纯指养殖,后者把养殖和增殖结合起来,变成一个统一的概念;这类似于国外的“海洋农牧化”,是一个新概念。②早期的养殖业是采集天然苗种,由人工护养;现代的增养殖业是利用遗传工程等各种新技术,通过人工培育苗种,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防治病害等。它完全是建立在新技术和高技术基础之上的,沿海地区未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贝类护养等当然不在其列。③ 这种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海水增养殖业,是近几十年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在世界上规模不大,产量也只有几百万吨;我国恐怕只能从海带的人工育种研究开始,而且从时间上说,这也是正在兴起的新兴产业,其高潮尚在后面。
(一)需求预测
我国对海水养殖业的需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国人民对海产食品的需求,这是一个巨大的数量,如前所述,水产品产量应达到 2000 万吨以上,且只能赶上东南亚地区的一般水平;二是沿海地区劳动力就业的要求。由于沿海地区人多地少,大量劳动力只能下海觅食,因而将造成长期持续增加的捕捞压力。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方向之一,就是把捕捞力量转移到技术和劳动密集的海水增养殖方面来。
(二)目标和政策措施
我国沿海地区有 3000 多万亩滩涂,1.8 亿亩 15 米水深以内的浅海,例如渤海、东海、黄海和南海北部,此外,还有大面积适合放牧某些经济鱼、虾类的海域,因而发展海水增养殖业的潜力是很大的。1987 年我国海水养殖面积 554 万亩,产量 110 万吨。对虾放流试验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近几年来,我国海水增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超过了人们的预料。据最近有些专家估计,2000 年我国海水养殖面积可以达到 600 万亩,产量达到 300 万吨。从目前的发展速度来看,这个估计可能是保守的。但是,不管估计的数字如何,为了促进海水增养殖业的发展,都应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
搞好整体规划,加强宏观指导。我国各海区自然环境条件差别比较大,应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建立不同类型的养殖基地。例如:渤海适合贝类、对虾养殖;北黄海许多海区适合发展海珍品养殖;南黄海沿岸滩涂广阔, 贝类资源丰富,尤其享有盛名的文蛤分布广、储量多,梭鲻鱼、蟹苗及鳗鱼也比较多,因而适宜养殖这些生物;东海沿岸多山,海岸曲折,底质多为岩礁或砂砾,宜于紫菜、贻贝、鲍鱼附栖,其河口附近多为泥沙或软泥底质, 适宜贝类生长;台湾岛的东岸水深坡陡,西岸较平缓且水温较高,适合鲻鱼、遮目鱼及斑节对虾养殖;南海系亚热带和热带气候,自然环境不一,潮间带有红树林分布,适合牡蛎、泥蚶、珍珠贝类及遮目鱼,对虾生长及养殖。因此,国家应从不同条件出发,进行合理规划,防止环境污染,并兼顾生态和养殖整体效益,加强宏观控制。
-
发展增养殖技术,提高增养殖科技水平。海水增养殖技术包括许多方面,如增养殖对象的选定、选种、亲体培育、人工育苗和饲养、饵料的研制和开发、病害防治、养殖水域和育苗水体的监测等。在今后一个时期,海水增养殖技术的发展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推广已经成熟的适用技术和高产经验,逐步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而提高养殖产量和质量; 二是开展协作,组织好地区间、部门间、行业间的技术交流,支持和鼓励科研单位参加开发服务组织,组织科研、生产联合体,开展有偿服务和技术承
包;三是技术攻关,要突破一些海珍品、滩涂贝类,特别是经济鱼类的苗种关;研究解决养殖对虾、亲虾越冬问题,要在 1991 年实现养殖亲虾自给自足; 要集中力量搞好配合饲料系列化,尤其要重视微颗粒饲料配方和加工技术的研究,以及基础生物饵料和鱼虾病害防治的研究等。总之,要把海水养殖的发展建立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
-
不断扩大增殖试验,有计划地建立海洋牧场。海水增殖主要是指利用水域中发生的剩余生产力,使它成为经济种群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它是有多重效益的。首先,由于种间竞争的存在,这种剩余生产力是暂时的,如果人们不去利用它,自然界的同位种生物就会去占领这个空白的生态地位。其次,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发展海水增殖业既不与种植业争地,又能多层次地利用水体,生产出比同样面积的农田要多得多的人类食物。第三,发展海水增殖业对于调整渔业生产结构,保护和增殖近海资源,也有重要的作用。我国于 1984~1986 年在 8 个省区中的 30 多个海湾进行了对虾放流试验,放流虾苗 45~95 亿尾,效果很好。例如,据黄海水产研究所对山东一些海区放流统计,三年放流虾苗 12.5 亿尾,回捕率 10%,增殖 4000 吨,产值 8800 万元,渔民收入 7300 万元,投入产出比为 1∶10。实践证明,在我国的某些海区通过放流苗种,可以增殖资源,也有可能建立某些海上人工牧场,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试验和建设。
-
建立配套的服务体系。这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其中,主要包括:为海水增养殖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适当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一个从苗种、饲料、资金、物资供应,到加工、冷藏、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在内的系列化的服务体系。提倡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协作,加速配套服务体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