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轻武器发展中的若干动

随着军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等在轻武器领域的渗透,轻武器的概念和内涵发生了根本变化,功能得到了扩展。轻武器已从单纯的杀伤有生目标发展成为以杀伤有生目标为主、兼备压制火力点、摧毁轻型装甲车辆及坚固掩体工事等各种目标。

其内涵也从各种枪械扩展到包括各种榴弹/榴弹发射器、便携式反坦克武器和攻坚武器在内的班组携带、直接瞄准射击的所有武器。新军事技术革命既对轻武器提出了挑战,也给轻武器实现跳跃性发展提供了机会。

一、轻武器瞄准系统的进展

80 年代,主战坦克及步兵战车开始配备现代化火控系统,包括激光测距机、带像增强器的昼/夜光学瞄准镜、热成像瞄准镜、弹道计算机、稳定系统、通信和导航系统以及各种数字化显示器。而今,电子技术、微型化技术等取得的重 大进展,为这些装置应用于轻武器创造了条件。

动能武器系统得以继续服役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武器可以安装白光和夜视瞄准系统以及一些其它装置,有效地提高了命中概率。目前,这些目标探测和捕捉系统已经可以视为真正的单兵武器火控系统。

海湾战争以来,“控制夜晚”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夜视系统必须纳入未来士兵的成套装备中。这种成套装备还包括白光瞄准镜、激光测距机和弹道计算机。

望远式瞄准镜、像增强管、夜视眼镜等都可以并到夜间行动装备中,

问题是这些不同的装置并不全部兼容。需要时,可以用像增强夜视瞄准镜替换白光瞄准镜。有些瞄准镜,如法国 SFIM 公司的 OB50 或英国皮尔金顿公司的“凯特”等专用像增强夜视瞄准镜装到武器上时,是经过零位校正的。此外,射手还必须有时间换用另一种瞄准镜。

传统的有放大倍率的望远式瞄准镜与夜视眼镜也是不匹配的,其相关孔径不同。同时,夜视眼镜的位置和尺寸也影响正确瞄准,甚至无法瞄准。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途径是研制模块式瞄准系统,以白光瞄准镜为基础,夜间作战时加入没有放大倍率的像增强探测器,因此可通过普通的白光光轴观察、捕捉和识别目标。

减小瞄准具体积的最新趋势之一,是采用反射准直式瞄准镜,加装具有现代技术水平的、工作带宽为 3~5 微米的像增强器。例如,将环形瞄具的实心玻璃反射准直瞄准镜加装到 Munos1 夜视系统上,士兵无需暴露自己就能观察或射击。因为采用模块方案,系统很容易改进,也有可能用电荷耦合器件(CCD) 视频摄像机来取代夜视系统。热像视频摄像机系统是最新研制的产品之一,与像增强器一样,它们能够很方便地连接到新一代头盔中。新一代头盔需要安装数字化显示器,这种显示器一般位于面罩的上部,可以接收多处数据。此外, 国外还在开发一种整体式瞄准模块,这种模块把红外波段和可见波段成像技术结合在一起。

二、单兵综合作战系统

发展单兵综合作战系统是信息时代战争的客观要求。

以单兵为基本单元,从人-机-环境整体考虑,统筹规划设计的单兵综合作战系统是多种先进技术在单兵装备上的综合体现,使士兵、武器、装具间构成有机的整体,从而全面提高了单兵的杀伤力、生存力、机动能力、指挥与控制能力以及耐久能力。

美国从 80 年代就开始进行 21 世纪陆军的规划工作。80 年代后期,又同北约其他一些国家就“现代化士兵计划”进行了多边讨论。随后美国陆军提出了建立一支精锐的 21 世纪部队的计划构想,并制定了旨在发展单兵综合作战

系统的 21 世纪陆地勇士计划,以满足未来数字化战场的需要。

接着,法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也推出了各自的单兵装备计划。

1.美国陆地勇士计划

美国陆军于 1989 年开始实施单兵综合防护系统计划,并于 1992 年完成其先期技术演示。1993 年美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和特种作战部队共同制定了一个满足未来先进陆战要求的 21 世纪陆地勇士计划,并将第二代士兵综合防护系统计划列为它的核心。为了节省经费,1996 年美国将上述两项计划合并成 21 世纪部队陆地勇士计划。

新计划分两个计划实施,即工程制造与发展计划和科学与技术计划。 新系统由综合头盔组件子系统、计算机/无线电台子系统、软件子系统、武器子系统、防护服与单兵装备子系统五部分组成。其中武器子系统包括模块化武器 系统、近战光学系统、AN/PAS-13 武器热瞄具、AN/PAQ-4C 红外灯、视频摄像机、

激光测距机/罗盘六部分组成。

武器热瞄具使士兵无论昼夜都能发现、识别至少 550 米远的目标。影像可以直接在瞄具上观看,也可以通过导轨传输到头盔显示器上,或都作为单帧影像截取后由无线电台发送。

红外灯供班长和小队长使用,为其下属士兵指示点目标和面目标。测距机和数字罗盘结合无线电台/计算机/GPS 设备供班长为火炮、迫击炮和执行空对地任务的飞机提供数字化的目标信息。最大作用距离 2500 米,距离精度为±50 米,方位精度为±15 毫弧度。

2.英国未来步兵技术计划

] 96 年中期开始的数字化试验将持续到 2000 年,同时将进行野外试验。该计划包括武器、信息、供给、医疗、被服等子系统,武器子系统包括双管步枪, 发射的榴弹可打击直升机、轻型装甲车辆等装甲目标。

带防毒面具的智能头盔上装有陀螺稳定激光指示器、图像增强器、热成像照相机及与微电脑相连的显示屏。使头盔能有效地解决信息传递、观测瞄准目标、选择优化射击方案等难题,预计最终确定的综合系统将在 2002 年开始研制。

2005 年开始部署未来步兵技术系统。3.其他国家的士兵系统计划

法国于 1992 年制定了先进战斗士兵系统计划,包括目标识别和火控子系

统、地形情报子系统、指挥与控制子系统(连排长用)、单兵计算机敏感威胁和条件监控子系统。

俄罗斯几年前开始实施 2000 年单兵军事装备计划,包括武器弹药、防弹服、通信设备、野战服和保障设备等。

加拿大将耗资 1.87 亿加元实施士兵服装计划,该计划包括有各种服装、防弹护目镜、背包、高级头盔等项目。

澳大利亚 1992 年开始实施勇士徒步士兵现代化计划,包括多功能头盔、显示屏、微型通信台及制服。其先进单兵武器能发射高速穿甲弹和装可编程引 信的榴弹。该计划将于 1999~2001 年确定设计方案,2002~2010 年采购。

目前,21 世纪单兵装备共同的发展特点主要是:

△实现系统化设计单兵作战最大的特点就是机动

灵活,以往各自分离的装备极大削弱了单兵的综合作战能力。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单兵综合作战系统时,从一开始就注重各个子系统的匹配问题。

△具有更强的战斗力单兵配备的数字化装备使士

兵随时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并帮助其判定敌方目标位置。

用显示器显示武器的瞄准状态改进了武器的瞄准方法;21 世纪士兵配备的步榴合一武器系统既能发射动能弹,又能发射带可编程引信的空爆弹,使士兵对点面目标具有前所未有的精确打击能力。

△具有信息收集、存储、处理和传输能力单兵计 算机和整体式头 盔子系统能够定时、定位与导航,进行信息采集、处理与记录,捕捉/输出图像, 进行数据传递。

△具有在各种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防护能力整体

式头盔子系统和先进防护子系统能防弹丸、破片、激光、核生化战剂、红 外监视等多种威胁;通信系统可保证士兵随时向后方申请战斗支援和勤务支援, 同时,暴露自己目标的特征极少。

△具有更好的机动性和耐久性 21 世纪单兵防护装

备如模块式防弹服、防生/化外套、手套和战靴等重量将进一步减少,性能将进一步提高;新型防毒面具的饮水功能,使士兵能够在染毒环境中方便地饮用水或流质食品,从而补给营养、消除疲劳。

三、美国未来单兵战斗武器系统

80 年代中期,美国军方有人提出用发射榴弹的先进武器取代发射传统动能弹的武器的思想,但由于当时的光电技术和微电子技术无法满足轻武器小型化的要求,同时三军轻武器规划委员会对这种想法反应冷淡。直到 1991 年,被人们批评为“缺乏预见性”的先进战斗步枪项目停止后,美军高层人士意识到传统动能弹的局限性,于是把研究开发步榴合一武器系统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就是美国正在研制的理想单兵战斗武器,拟取代现役 M4 式 5.56 毫米卡宾枪、M16 式 5.56 毫米枪族、部分 M249 式 5.56 毫米班用自动武器和 M203 式 40 毫米枪挂式榴弹发射器,成为美国 21 世纪部队步兵的核心武器。

这种全新设计的步榴合一武器系统,既能发射空爆榴弹,又能发射动能弹,为士兵提供了瞬时选择对付点目标或面目标的最佳“武器模式”。

武器结构美国最初由两家公司牵头研制理想单兵战斗武器系统。经过 4

年的角逐,最终于 1998 年2月选定由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牵头的小组继续进行研制。该小组早期设计的 OICW 采用双管并列的标准突击步枪结构。1996 年 10 月,根据用户意见,同时也为满足重量要求,该小组对其原有设计进行了两项重大改进。一是将标准突击步枪改为无托结构;二是将枪管并列式结构改为上下排列,20 毫米榴弹发射管位于 5.56 毫米枪管上方。动能武器部分采用德国最新装备的 G36 式突击步枪,弹匣位于扳机前方,前护木后方。20 毫米榴弹弹盒位于扳机和小握把后方。武器只有一个机械扳机,向上扳动开关时,上面的20 毫米发射管发射,向下扳动时,下面的 5.56 毫米枪管发射。这样的设计使

射手可根据作战任务的不同而把 5.56 毫米步枪部分拆下,仅作为突击步枪使用。

此外,军方要求在设计 OICW 时考虑人机性能,即最大限度地减小武器

系统的高度、宽度和重量,以减少步兵的负荷。同时军方还希望消除步枪的凸出部分,以免武器碰到地面时给士兵带来危险。目前武器系统重 6.35 公斤。

火控系统康特拉夫斯公司为 OICW 设计了一种先进火控系统。该系统由激光测距机、弹道计算机和光电瞄准具组成,采用带非致冷红外瞄准具的电子图像处理器和标准锂电池。透视光学系统具有传统外形,但性能十分先进。

它具有菜单功能,射手可以在瞄准镜内观看菜单,一旦识别并捕获目标,只要按一下按钮就能知道目标距离数据,此数据还同时显示在 21 世纪陆地勇士的头盔平板显示器目镜上,射手即可选择榴弹引信的碰炸或空炸功能。为改进测距,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研制了一种高能窄波束激光,能使射手精确地获得与目标(甚至移动目标)的距离。

高爆榴弹 OICW 的榴弹发射部分具备的作战优势是攻击掩体或战壕等面

目标。美国三军轻武器规划委员会最初把口径定在 20~30 毫米范围内。在综合考虑了杀伤力、重量和小型化引信的成本等因素后,委员会认为 20 毫米榴弹是最佳折衷方案,从而保证了士兵的携弹量并大幅度减轻了 OICW 的系统重量。尽管口径较小可能会降低杀伤力,但是,引信的小型化、射击精度极高可弥补这一不足。

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为首的小组在榴弹设计上采用了电子旋转计数技术,射手确定目标距离后,将数据输入弹道计算机。计算机计算出榴弹飞到目标所需转的圈数。榴弹发射后,引信计数榴弹在飞行中所转的圈数,当榴弹旋转到指定数值时起爆。此外,还有一个供地面碰炸用的弹头起爆引信,以保证万一空炸失败后起爆。

四、法国 21 世纪单兵战斗武器

法国正在研制陆军徒步作战装备项目中的技术演示武器--多武器多弹种系统,目的是以一种单个武器来满足北约单兵战斗武器的所有特殊要求。

多武器多弹种系统是一种既能发射动能弹又能发射榴弹的武器系统。榴弹发射管位于动能武器上方,发射器由3发管式弹匣供弹。动能武器采用 5.56

毫米步枪,由容弹 20 发的弹匣供弹。多武器多弹种系统设有三个独立的扳机机构,分别位于武器的上方、侧方和前方,因此射手无论采用哪种射击姿势都能伸手够到扳机。

在经过一系列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之后,设计人员认为 35 毫米是能够产生所需榴弹破片数量和破片分布的最小口径。榴弹上装有两个起爆器。在榴弹经过膛口时,设定某一起爆器。当设定位于战斗部底部的起爆器时,榴弹的爆炸装药将使破片以 1650 米/秒的速度向前飞散,而侧向飞散破片的速度为 1450 米/秒。当设定位于战斗部中心的起爆器时,将着重毁伤位于弹道侧方的目标, 向前飞散破片的速度为 1500 米/秒,侧向飞散破片速度则为 1600 米/秒。

内部弹体采用特定的预制破片。榴弹的初速为 300 米/秒,弹重 0.2 公

斤,内装 0.043 公斤炸药。

由于榴弹口径较大,因此射击人员采用了多种方式来减小后坐力。除利用缓冲器和缓冲系统部分吸收后坐力外,设计人员还独具匠心地利用随榴弹发射管一起后坐的动能弹发射系统进一步减小发射榴弹的后坐力。采用这种方式,射手无需抵肩就能发射 35 毫米榴弹。

武器配有昼用和夜用瞄准具及激光测距组件,并同安装在武器上方的显示屏幕连接。可根据射手的需要移动屏幕的位置,当射手隐藏在拐角处从屏幕上观察场景和可能出现的目标时,能从隐藏物后面瞄准。屏幕显示的内容还能被传送到远距离阵地以供侦察或火控使用。

计算机和电池位于枪托内。武器装弹时重 7 公斤。五、澳大利亚金属风暴武器

金属风暴武器的基本概念是将多发弹装入一根发射管构成一种能速射的武器。每个发射管装几发由计算机控制和发射的弹丸及发射药。发射后,可根据用途抛弃发射管或再装填。

由于没有任何机械部件往复运动,因此可根据需要设定射速。样机演示射

速为 600 发/分到 10000 发/分。

金属风暴手枪手枪上除了必不可少的4根枪管外,没有枪尾、枪机和 机匣,没有运动件,沿枪管有电子节点以点燃预先装在枪管内多发弹的发射药。枪弹外形与制式步枪弹相同,但内部结构不同。该手枪集中了新设计的枪弹技 术、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可适应不同口径,枪管管数不受限制。

金属风暴榴弹发射器发射器的全重只比相同数量的常规弹药及其容器略重。为获得班组武器和机载武器在不同射程上的射弹散布,可有选择地发射榴弹。对单个的轻武器来说,榴弹发射器能像现在那样安装在武器身管下方, 内装几发弹。因而射手无需再装填就能发射几发弹。

金属风暴近距离武器系统用于地面车辆和舰船近距离防御时,金属风暴可以解决目前设计中遇到的许多技术问题。与目前使用的近距离武器系统不同,金属风暴近距离武器没有任何运动部件,因此通过显著减少反应时间而明显地提高效能。发射机构和火控系统可以合装在一个小巧的轻型装置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