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救生

王华$

如果一艘潜艇失事沉没海底,如何才能有效地营救艇上的幸存人员?自潜艇问世以来,这个重要的问题就摆在各拥有潜艇国家海军的面前。据资料统计表明:在过去的 90 多年中,由于碰撞、失火、设备故障及操作失误等原因,在和平时期已有 170 多艘潜艇沉没,其中 85%的潜艇沉没处的海底水压还不会导致艇体破裂。要在大洋深处营救这部分失事潜艇中的幸存者是一项十分复杂的高难度工程。

潜艇救生的方法

假如一艘潜艇由于某种原因而沉没,艇员脱离失事潜艇的方法大致可以分 为自救脱险和援救脱险两种。如果失事潜艇所处的深度较浅,则艇员可以实施 自救脱险。这种方法主要依靠失事潜艇的自身力量,组织艇员离艇。具体又分 为三种。最早出现的是减压脱险法,艇员在统一组织下,着单人水下脱险装具, 经调压离艇,沿救生浮标绳在水下按专门脱险的减压表的要求主,逐站减压上 升到水面。这种方法在 1928 年就已采用。理论脱险深度为 100 到 200 米,实际成功的脱险记录水深为 60 米。该方法要求装具可靠,艇员训练有素。1962 年 英国海军首先采用了自由飘浮法,艇员不带呼吸器,经调压舱离艇后保持持续 呼气状态自由上浮至水面,速度略慢于气泡上升速度。该方法理论上可从 180

米深处离艇,目前已有从 68 米成功的脱险记录。目前最先进的是快速上浮法, 艇员着相应的充气头罩式服装经艇上调压间快速加压后,直接上浮至水面,速度可达 150 米/秒左右,成功的脱险记录是 183 米,该方法安全简便,是自救脱险中最先进的,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自救脱险机动灵活,可随时实施,主动权由艇员掌握,费用低,但由于水压对艇员的影响,脱险深度有限,一般认为不超过 180 米。而且脱险过程中艇员易受饥俄、寒冷和海洋生物的袭击,有一

定的危险性。如果失事潜艇所处的深度在 180 米至潜艇极限深度之间,则必须实施援救脱险。这种方法是依靠深潜救生艇或救生钟等装置来营救艇员。一般来说,援救脱险比较安全可靠,但耗资巨大,工程量大,牵涉面广,必须在艇员能够生存的时间内完成所有救生工作,否则只能进行自救。援救时如果救生装置能够和失事潜艇完成对接,若幸存艇员仍处于一个大气压下,则艇员可以直接进入救生装置内;若被救人员处于高压条件下,对接后均衡压力,将艇员接入救生装置后,直接转运至母船的甲板减压舱中进行减压。

如果救生装置无法与失事潜艇对接时,失事潜艇的艇员着脱险装具, 经调压离艇,从水中进入失事潜艇出口附近的救生装置内,救生艇回到水面后和母船的甲板减压舱对接,调压进入舱中完成减压。

潜艇救生的装备

援救能力的强弱与组织指挥能力和训练水平很有关系,装备器材招聘坏也是援能力的重要标志。目前用于营救失事潜艇艇员的重要救生装备有救生钟和深潜救生艇。

救生钟是 30 年代发明的,是一个可承受内、外压的圆柱状舱室,有一两名操纵人员。

本身无动力,用母船的绞车吊放到失事潜艇的升降口处,通过调节压载并在潜水员的帮助下与潜艇实施对接,一次可营救 6 至 8 名艇员。1939 年,美 S- 192 潜艇沉没于 72 米深的海底,用救生钟救出了 33 人。1988 年 8 月,秘鲁海

军“帕克查”号潜艇沉没于约 40 米海底,用救生钟救出 22 人。到目前仍有许多国家的海军采用这种救生方式。

潜艇救生艇是一种人工操纵的可在水下机动航行的潜水装置。美国海军在 70 年代初首先研制。目前已有九个国家海军装备。典型的救生艇有美国

DSRV-2,耗资 2.2 亿美元,可以用 C 2 141 和 C-5A 飞机空运和拖车在地面运输,

然后由母船和母潜艇携带、布放和回收。工作深度可达 1500 米,有 3 名工作人

员,一次可营救 24 名艇员。英国 LR-5,最深可达 475 米,每次可营救 10 名艇员。意大利的 MSM-1 工作深度可达 300 米,每次可营救 8 名艇员。

另外还有一种救生舱装置,是一个球形结构,内部备有生命支援系统。安装于潜艇耐压壳的凹部,通过机械连锁装置与潜艇相连,没有其他电气、管道等连接。一旦潜艇失事,艇员可以进入该舱,启动连锁装置,该舱即以一节的速度浮上水面。该救生艇已经在 1985 年首次安装在德国霍瓦兹造船厂为印度

海军建造的 209 级潜艇上,成功地试验了从 80 米处载人上浮。由于这种装置费用较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潜艇救生的特点与趋势

尽管各国已经拥有了像 DSRV4 和 LR-5 等一批救生装备,但仍在努力提高援救的快速性和安全性。各国潜艇救生领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重视潜艇救生训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根据国外援救程序,在接到援潜救生的命令后,用运输机把救生装置及器材从基地运送到离出事地点最近的机场,用运输拖车送到码头,然后用母船或母潜艇运送到出事地点,牵涉到救生艇、运输机、母船和各基地的保障和相互的协同配合,因此必需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国外海军经常举行定期的救生演习, 例如英国的 LR-5 救生艇在 18 个月的时间里曾经和 5 条不同的母船配合对 8 艘潜艇举行了援救训练。

加强潜艇救生的国际合作

到 1996 年,世界上已有 45 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军拥有潜艇总数达 637 艘。

但是目前拥有独立的潜艇援救能力的国家只有 9 个,分别是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中国、意大利、瑞典、韩国、澳大利亚。潜艇救生艇的数目也十分有限。为了缩短反应时间,相互提供支援,不管本国有无深潜救生装置,许多国家之间签署了双边协议提供潜艇救生帮助。如法国、挪威就和美国签署了协议,在需要时可以使用美国海军的深潜救生艇。除了双边协议外,还经常举行多国联合救生演习,提高组织协调能力。

研制下一代的深潜装置,装备进行救生装置的更新换代 所有的救生装置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现有的装置大多服役近 20 年,到 21 世纪初基本接近退役期限。如英国的 LR

2 5 到 2003 年,意大利的 MSM1 到 2005 年都将到达设计服役年限。因此各国都开始着手进行新一代的潜艇救生装置研究。要求新一代的救生装置必须具有数据搜集传送、水下监视、通信和计算机自动动力定位系统,还必须具备很好的运输性。

1997 年夏天,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改进型深潜救生艇正在东海某海区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深潜救生装置已经顺利完成更新换代工作。不断探索提高潜艇救生技术 目前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高压下救

生能力、建立潜艇失事警戒报警系统等几个方面。

法国和英国还研制出了对失事潜艇减压和更换空气的水面设施。

潜艇是海军的重要作战力量,可以遂行反舰、布雷、侦察、和特种作战等任务,被人们誉为水下蛟龙,在战争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从上个世纪末问世以来,就一直受到各国海军的青睐,随着潜艇作战性能的不断提高, 作为潜艇部队的重要保障,潜艇救生设备和技术也在向更快、更深、更有效的方向不断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