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保卫我国安全和国防现代化的新探索

1949 年 10 月 1 日下午,天安门广场上隆重的开国大典开始,随后又举行了盛况空前的阅兵式。从摄影师留下的宝贵历史镜头中可以看到,当几十万军民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阵阵传来时,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许多历经战火磨练的领导人大都激动不已,还可看到站在毛泽东身边的李立三眼泪已夺眶而出。郭沫若的一首诗正反映出大多数人此刻的心情——“多少人民血,换得此尊荣。思之泪欲坠,欢笑不成声。”据在场的同志回忆,毛泽东在此时也是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可是作为新生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当他久久地挥手向广大军民致敬时,又比广场上和身边欢呼的人们想得更多、更远,既愉快又不愉快。用他后来的话说,1949 年中国解放我是很高兴的,但是总觉得中国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因为中国很落后,很穷,一穷二白(引自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第 141 页)。

当亲眼看见历经千辛万苦进行的国内战争和人民革命终于取得了胜利, 为之付出了无数心血,并有许多战友和亲人牺牲的毛泽东心情极其高兴,这是不难想象的。可是他同时又感到不愉快的,就是这个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如此地贫穷落后。在开国大典上,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雄劲旅——标有“功臣号”标记的陈旧的“老头坦克”。涂有迷彩的日制重炮、美制十轮卡车、挂着英国斯通式冲锋枪的战士以及刚刚缴获的十几架飞机通过天安门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所有装备几乎都是缴获自敌人的“万国牌”武器。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突出贡献的泱泱大国,竟不能生产保卫自己所需求的最基本的武器,这些无疑在毛泽东的心底投下了一层忧郁的阴影。正因为如此,当新中国诞生不久,毛泽东就发出号召:“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 31 页)在建国后的岁月里,如何建立强大国防军这件“大事”,一直是作为军事家的毛泽东考虑的重要问题,并为此始终努力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