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战略战术的精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效益一词,近年来是国内经济界被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衡量一个经济人才水平高低最重要的尺度,则在于他的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比。在军事斗争领域中虽然很少使用军事效益一词,但从古至今,人们论及战时统帅、将官之功名成就,衡量的尺度恰恰也是能否以少的投入和小的代价,获得大的战果,最终赢得胜利。

汉代刘秀以三千兵马在昆阳破王莽军四十万,明末皇太极以伤亡百人代价在松山歼洪承畴部数万,均为兵家之典范。苏联卫国战争虽然堪称战史上规模无与伦比的宏大画卷,显示了苏联人民不畏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家的惊人潜力,然而从双方的投入和战果比来看,苏方的战略战术很难称之力高超。战时苏军在总兵力上一直占优势,其装备技术的总体水平也不差于德军,在某些技术兵器上还优于德军,作战付出的代价却大大高于德军。苏联虽然和盟国一起赢得了胜利,其军人却死亡 860 万人以上,而在苏德战场被

击毙的德军则为 400 余万人,苏军坦克、飞机的损失数也远远超过德方。自四十年代起,毛泽东对苏联的战略战术一直不佩服,批判王明及后来的反对教条主义,从某种意义上正反映了这种心态。

近代欧洲战史上,以少胜多的兵家泰斗非拿破仑而莫属,然而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研究拿破仑战争史的结论是:“在目前的欧洲,即使最有才能的统帅,也很难战胜拥有一倍优势兵力的敌军。”(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第 206 页,商务印书馆 1978 年版)纵观西方战史上的战例,如装备、技术条件相等,即以最出色的军事天才拿破仑而论,也只能起一个“倍增器”的作用,即顶多能战胜数量多一倍的对手。至于蒙哥马利、艾森豪威尔等将领取得胜利的战例,其前提无不是自己军力远优于对手。近现代西方的军事学派与各种战术条令所研究的战法,基本上都是在对等条件下如何战胜对方。苏军战史中作战取胜的主要战例,也都是集中了超过对方的技术兵器和兵力。以弱胜强、以劣胜优,是军事学上极为特殊的一项课题。

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毛泽东所需要解决的,远不是战胜军力大一倍的对手的问题,而是革命人民及其军队如何在力量相差悬殊不知多少倍的条件下战胜强大敌手的特殊问题。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决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的人民军队不能搬用世界上其他军事学派的战略战术。毛泽东战争指导艺术的高超,恰恰体现在出色地解决了这一世界战争史上罕见的难题,并创造了建立在人民战争基础上的一整套独特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毛泽东以其独特的战略战术和以弱胜强的辉煌业绩,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一大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