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一)范围、自然优势
辽宁中部的昌图、开原、铁岭、法库、新民、辽中、灯塔、辽阳、海城、台安、营口、大洼、盘山、黑山、锦县、新城子、苏家屯等 17 个县(区), 地处辽、浑、太河流域,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是辽宁的重要商品粮食基地,也是国家东北商品粮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辽宁省中部商品粮基地,地处东北大平原的南部,地势平坦,土壤比较肥沃。它与北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比较,开发的历史久,经济发达;与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比较,每一农业人口占有耕地较多,1985 年为 3.0 亩。这些都为大面积实行机械化生产,实行区域化、专业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它地处大河下游,还有相当面积的低洼易涝地和滨海盐碱地,需要在建设中不断进行改造。
辽宁中部商品粮基地的气候条件比较优越,尤其是太阳辐射资源比较丰富,光能经济产量较高。据沈阳站实测资料,年辐射总量为 130.6 千卡/平方厘米,高于我国主要产粮区四川省和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据计算,沈阳站的年生理辐射量 64.0 千卡/平方厘米,从本区主栽粮食作物玉米、水稻、高粱、大豆生长发育的温度条件一般都在 10℃以上分析,以≥10℃期间的生理辐射计,沈阳为 39.5 千卡/平方厘米。据此计算的光能经济产量,如利用系
数为 2%时,水稻为 619.5 公斤/亩,旱田作物为 371.5 公斤/亩,利用系数
为 5%时,水稻为 1548.5 公斤/亩,旱田作物是 928.5 公斤/亩。不同地区光能利用率的高低取决于与温度的配合,耕作技术,以及种子、肥、水供应情
况。从本区看,与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比较,这个地区无霜期较长,温度与辐射资源配合得也比较好,但一年中作物所能利用光能的时间则远不如长江中下游地区。根据现在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种子条件,在实际生产中,某些粮食作物光能利用率高者可达 5%左右。辽宁中部商品粮基地县 1978 年平均亩产为 246 公斤,1984 年为 413 公斤,光能利用率大体为 2%。大致是大面积高产区为 500 多公斤,低产 250~300 公斤,在低洼易涝、耕作粗放的地区, 亩产只有 150 公斤左右,潜力还很大。
辽宁中部商品粮基地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它与大工业城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与城市副食品基地关系密切,粮食生产主要是就近供给当地或本省, 这无论是与吉、黑二省或长江中下游平原都是不同的。
1、这一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将会减轻国家对辽宁粮食供应上的负担,节省运力,减少费用。
2、从对就地供应大中城市细粮和大豆的要求看,商品粮基地的建设更加迫切。
3、与城市副食品基地的建设密切,它的背后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也是我国和世界上少有的大城市群。
从上述特点对这个商品粮基地进行历史分析,看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辽宁中部平原不仅农产品产量多,而且附近煤、铁、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20 世纪初,随着这个地区的大规模开发,长大、沈山、沈丹、沈抚、沈吉等
铁路先后建成。随着农垦的加速,城市人口集中。到 20 世纪 40 年代,沈阳、辽阳、海城铁路沿线人口密度已达 150~200 人/平方公里,新民铁路沿线一带 100~150 人/平方公里。当时东北是 38 人/平方公里,沈阳以南人均占有耕地 5~6 亩,东北地区 9 亩。从城市人口看,1940 年沈阳、抚顺、鞍山、辽阳、本溪 5 个城市合计为 139.5 万人。但在当时,无论是农产品还是能源
(主要是煤炭),都是有余的,粮豆是占第一位的输出品。
建国后,随着辽宁重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城市群的发展,到 70 年代末,沈
阳、抚顺、鞍山、本溪、锦州、营口、辽阳 7 个大城市人口达 614 万人,再
加上县镇已超过 700 万人。人均占有耕地已降为 2.9 亩。无论是煤还是粮食供应,都发生了相反的变化,由输出变为输入。这就要求不仅要尽可能多的生产商品粮食,同时还必须努力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从今后城市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看,人们将会对细粮、大豆、多种杂粮的要求日益迫切,必须加速这一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 1979 年至 1985 年,经过 7 年的建设,商品粮基地发展很快,1984 年,
粮食总产量为 84 亿多公斤,占全省 58.9%;平均亩产 413 公斤,高于全省平均 306.5 公斤的 34.7%,向国家交售商品粮 48.5 亿公斤,占全省 70.9%, 每一农业人口交售商品粮 643.5 公斤,为全省平均 310 公斤的 1 倍以上。1983
年与 1978 年比较,粮豆产量增加了 32.5 亿公斤,增长 64.3%,快于同期全
省增长速度的 33%。其中昌图、法库、灯塔等县粮豆增产 1 倍以上;海城、铁岭、新城子、新民、台安 5 县区增产 60~80%。特别是昌图县,它是全国居第二位的商品粮县,自 1978 年以来,粮豆产量一直保持在 7 亿公斤以上,
1983 年更高达 14.2 亿公斤,完成征购粮 9.6 亿公斤,比 1978 年增长两倍多, 商品率 67.5%,平均每一人口交售商品粮 1263 公斤。1985 年因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粮食总产量只有 50.4 亿公斤。
在粮食生产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农业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由单一的粮食生产转向农、林、牧、副、渔有机结合,全面发展。以海城县为例,1978 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产值占 66.2%,林、牧、副、渔业产值只占 33.8%;粮食作物产值占 63%,多种经营产值只占 37%。几年来, 合理地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较好地处理了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关系,在保证粮食生产不断增长的同时,经济作物和林牧副渔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1983 年全县向国家交售商品粮 3.8 亿多公斤,比 1978 年 1 亿多公斤,增长
260.4%,但是,在 1983 年的农业总产值中,林牧副渔产值比重却上升为 44.6
%,种植业比重下降为 55.4%;多种经营比重上升到 53.4%,粮食作物产值比重降低为 46.6%(表 19)。
表 19 辽宁省中部商品粮基地县粮食生产发展概况
项 目 占全省比 年份 |
总产量(亿公斤) |
亩产(公斤) |
征购量(亿公斤) |
商品率% |
||||
---|---|---|---|---|---|---|---|---|
基地县 |
占全省% |
基地县 |
全省 |
基地县 |
占全省% |
基地县 |
全省 |
|
1978 |
50.6 |
45.3 |
245.0 |
224.0 |
20.0 |
60.1 |
39.6 |
20.3 |
1979 |
57.3 |
47.9 |
277.0 |
239.5 |
22.9 |
62.5 |
40.0 |
22.5 |
1980 |
60.2 |
49.3 |
293.5 |
253.0 |
33.9 |
69.0 |
39.7 |
25.8 |
1981 |
63.3 |
54.5 |
311.5 |
246.5 |
6.6 |
72.5 |
42.0 |
20.9 |
1982 |
64.3 |
55.8 |
284.5 |
244.0 |
28.7 |
70.8 |
44.6 |
35.1 |
1983 |
83.1 |
55.9 |
407.0 |
312.0 |
46.4 |
71.2 |
55.8 |
43.1 |
1984 |
84.1 |
58.9 |
413.0 |
306.5 |
48.6 |
70.9 |
57.8 |
48.0 |
1985 |
50.4 |
51.6 |
114.0 |
112.5 |
21.6 |
70.8 |
42.8 |
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