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西部经济地理区

(一)经济发展概况

辽宁西部经济地理区,地处关内外海陆咽喉,素有“辽西走廊”之称。东与辽河平原相接,西北与内蒙古、河北相连,南靠渤海辽东湾,三面为陆一面靠海,处于东北与华北二区的联结地带,背靠东北、华北腹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自然地理单元上与辽西山地丘陵和辽西走廊相吻合。在行政区划上,本区包括锦州、朝阳和阜新等 3 个市。据 1985 年统计,3 市共辖 15 个县、12 个区、83 个镇,土地面积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34.3%,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 26.8%,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 200 人。在全区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占 27.1%,农业人口占 72.9%,非农业人口占全省非农业人口的 17.8

%,城镇人口占全省城镇总人口的 16%,城市非农业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49.1%,因而,是辽宁省人口、城市较为稀疏的地区。

辽西经济地理区,是东北西部地区在辽宁省西部的物质集散地。1985 年,本区工农业总产值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的 16.1%,其中,工业总产值占

全省工业总产值的 14.5%,农业总产值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 23.4%。目前, 本区虽已具有经济地理区的雏形,但其部门之间、区际之间的经济结构与辽宁其它两经济地理区相比较为松散。进一步开发辽西交通运输业,尤其是加快辽西海上门户建设和建设辽西粮、果商品基地,是本区今后的发展方向。

从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在辽宁和东北的区域开发史上,本区一直

是东北地区与关内陆上交通的门户和通道,是沟通辽宁与河北省及京、津唐经济区的桥梁、政治、经济、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在日本侵略我国时,在本区开矿山,建工厂,修铁路,掠夺本区大量的资源,因而在解放以前,本区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殖民地性特点,以矿产采掘和进行半成品加工的工业部门占绝对优势。区内机械制造业极端落后,工业装备靠日本供应,整个工业的机械化程度很低,技术装备差,手工操作占相当大的比重。轻工业生产也十分落后,许多产品都不能满足区内需要。农业生产方面,由于日本大量掠夺本区农产品,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生产水平却逐渐下降,单位面积产量很低。

建国以来,经过恢复、改造和几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建设,本区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贯彻执行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促进了本区经济不断发展。农产品中的棉花、水果、油料等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原煤已经形成 2000 万吨生产能力。阜、朝、锦三大

发电厂装机容量达 155 万千瓦,原油加工能力达 750 万吨,水泥生产能力达

180 万吨。电力、煤炭、石油加工、建材、机械、纺织、塑料等工业在全省都占有一定地位。

但辽西风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工业技术设备落后,产品老化;交通运输紧张,能源、水源短缺等问题, 制约着本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