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辽宁省发展农业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陆海兼具。陆域东西两厢为丘陵山地,中部为宽广的辽河平原,大体上平原占 30%,山地占 62%,水面及其它占 8%,概括为“六山一水三分田”。由于地处华北与吉、黑、内蒙古和由海洋向内陆的过渡地带,在气候上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北部从东到西为温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在植被上,辽东半岛和辽西丘陵的大部分属华北植物区系,东部山区属长白植物区系,西北部属蒙古植物区系。全省海岸线长 2100 多公里(包括岛屿岸线为 2800 公里),渤海和黄海北部

大陆架面积 15 万多平方公里,海岸带从理论基准面到-15 米水深面积 146 多

万公顷,理论基准面以上面积 26.6 万公顷,浅海水域和滩涂面积相当广阔。可见全省发展农业的自然资源多种多样,发展农、林、牧、副、渔的条件比较优越,特点也十分突出。

中部的辽河平原,是东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平坦,面积广阔,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 1~2%。辽河平原的气候温和,光热资源丰富,太阳年辐射量 130 千卡/平方厘米(沈阳站),≥10℃积温 3000~3400℃,年降水量560~750 毫米,且相对变率在 20%以下,很适合大面积机耕,建立商品粮豆生产基地。

与中部平原比较,东部的辽东半岛和辽东山地,很适合发展多种经营, 建立多种农产品商品基地。辽东半岛大部分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 8~10℃,无霜期 160~180 天,≥10℃积温 3600℃以上,绝对最低气温- 20~-30℃,年降水量 550~800 毫米,很适合多种喜温作物中晚熟品种生长, 更宜于建立商品苹果和花生基地。

辽东山地突出的特点是雨量丰沛,年降水量 800~1000 毫米以上,气候湿润,山地广阔,自然植被的恢复能力强,对发展林业,山地放牧和各种山区土特产,在土地利用上进行立体开发相当有利。如在河谷盆地可发展自给性的粮食、蔬菜等生产;在中部丘陵宜于种植多种经济作物,建立牧场,发

展商品农产品生产;上部宜于造林,建立用材林和经济林基地。

辽西丘陵山地,是辽宁的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多在 500 毫米左右,西

北部的大凌河以北更在 450 毫米以下。但是,辽西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 6~8℃,无霜期 130~170 天,5~9 月日照时数 1200~1300 小时,日照率56~62%,光热条件好,有利于粮食、棉花、油料生产,以及栽植苹果等水果和核桃、大枣等干果。

辽宁不仅面临黄、渤两海,海域比较辽阔,水产资源丰富。同时由于辽东半岛突出于黄、渤两海之间,更加上南部有广阔的岩礁冬季暖水区,宜于建立渔业基地和发展海珍品养殖。渤海是我国的内海,辽东湾是渤海三大海湾(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中最大的一个海湾,辽河含沙量很大,据有关部门估算,辽东湾沿海每年可新淤积土地 2666 多公顷。这些不仅对沿海地区发展海水养殖业,建立商品生产基地提供了物质基础,更为发展开放型的农业,建立“贸工农”型的生产结构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