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棉花
在我国五大棉区中,辽宁是我国最北部的特早熟棉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品种的影响,棉花的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都远不如我国的重点棉区。在 50
年代辽宁棉田年平均达 380 多万亩(1952 年最高为 610.5 万亩),虽然平均
亩产只有 15 公斤,但因棉花与粮食比价为 1∶20 左右,种棉花的收入约为当时种粮食收入的 4 倍,因而棉田较多。60 年代以后,由于辽宁粮食长期不足, 以及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不大(1949~1978 年 30 年平均亩产 16.3 公斤), 而粮食单产却成倍上升,粮棉收益比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植棉面积下降为150~200 万亩之间。1979 年经国家同意将植棉计划由 200 万亩调整为 50 万亩,在布局上由 7 个市(地)23 个县(区)缩减为 4 个市(地)15 个县(区)。近年由于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和作物布
局,在全省粮食生产发生根本变化的同时,棉花生产有较大提高,布局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1984 年,全省棉花播种面积增加到 109.4 万亩,产棉花 6610
万公斤,平均亩产 60 多公斤,为 50 年代的 4 倍。
辽宁的种植业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而全的经营习惯影响很深。地区间的专业分工很不发达。因此,在建国初期到 60 年代,由于种棉收益高,各地都盲目发展,其结果是单产水平和商品率都不高。在十年动乱期间,又由于单一抓粮食,更影响了棉花生产的发展。自 1979 年开始调整棉花生产布局以来,棉田面积和产量都不断向条件适宜的高产地区集中,加之大面积推广塑料薄膜覆盖,如 1983 年覆盖面积 32.7 万亩,占棉花播种面积的 39%,亩产 75 公斤,比裸地种植增产 36%,因而使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
1984 年,全省棉花产量在 500 万公斤以上的县有朝阳、黑山、喀左、义
县、北票 5 个县,其中朝阳县超过 1000 万公斤。250~500 万公斤的县有建
昌、锦西、锦县、盖县等 4 个县,以上 9 个县除盖县外,全部在朝阳、锦州2 市。2 市棉花产量占全省的 83%。营口、辽阳 2 市只占全省的 11.9%,比
1978 年前已明显下降,其它地区合计只占 5%。从发展来看,为了充分利用辽西有利的气候资源和实行区域化、专业化生产,棉花还应进一步向朝阳、锦州 2 市的一些县集中,形成比较高度集中的棉花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