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畜牧业 一、畜牧业的主要特点

  1. 畜牧业生产尚不能满足省内需要

建国以来,辽宁畜牧业发展较快,取得了很大成就。如 1985 年与 1949 年比较,全省大牲畜存栏头数增长 61.1%;猪的存栏头数增长 4.9 倍;羊的头数虽尚未恢复到 60 年代初的水平,但细毛羊和半细毛羊的改良羊发展较快。此外,养禽、养兔、养鹿、养蜂和养貂等也都有较大发展。1985 年畜牧业产值已达 22.6 亿元,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由 1949 年的 9.8%,提高到 1985 年的 25.9%(按新口径),已超过全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22%)。1984 年每人平均肉食(猪牛羊肉)15 公斤,与全国人均肉食

14.9 公斤基本相同,但辽宁国民收入人均 969 元(1984 年),高于全国(545 元)78%,消费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数,基本畜产品猪牛羊肉的供应仍然满足不了需要(特别是城市的需要),每年需要从省外调入大量肉类产品。因此, 辽宁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发展畜牧业。

  1. 以农区畜牧业为主

辽宁畜牧业类型是以农区畜牧业为主,其主要特点是以舍饲为主,且带有从属于农业的家庭副业性质,其饲料来源主要依赖于种植业提供的玉米、高粱、豆粕等精料和糠麸、农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农区畜牧业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在结构上以养猪业为主,全省肉食供应 98%以上靠猪肉。辽宁养猪业的性质基本上仍属于农村家庭副业,尽管近几年养猪场和养猪专业户有所发展,但比重仍然很小。

  1. 拥有一定的天然草场,有发展草食家畜的良好条件

辽宁虽然是以农区畜牧业为主,以舍饲为主,但也拥有一定的天然草场资源,为草食家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根据辽宁省畜牧局草场资源普查统计,全省天然草场 3400 万亩,约占全省总面积 15%,其中,东部山区占 38.6%,西部低山丘陵占 14.7%,西北部半农半牧区占 20.6%,中部平原区占 17.7%,辽东半岛丘陵区占 7.2%,沿海低湿盐碱区占 1.2%。这些天然草场都拥有较大的载畜潜力。当前,辽宁应搞好天然草场的合理利用和草场改良,以便充分发挥天然草场的载畜潜力。

  1. 拥有许多地方优良畜种资源

辽宁拥有许多地方优良畜种资源,这是全省畜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辽宁畜牧业发展的历史悠久,培育出不少地方优良品种,例如,新金猪、沈花猪、辽宁黑猪、东北民猪、辽宁绒山羊、复州羊、沿江牛、金州马、大骨鸡和豁鹅等历史比较长的地方良种。此外,解放后又培育出不少性能优良的改良品种,如东北细毛羊、铁岭挽马、铁系黑白花奶牛等,使辽宁种畜繁育和种禽品种改良有了较好的基础。

  1. 城郊畜牧业发展较快

辽宁由于城镇较密集,城镇人口较多。1984 年市镇人口比重已由 1949 年的 24%提高到 54.8%。如以城市人口计算,比重则为 34.8%。如以城市非农业人口计算,其比重则为 39.6%。城市非农业人口比重,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的第八位。为了满足城市人口对畜产品(特别是不宜远程运输的畜产品)的需要,辽宁城郊畜牧业发展的较快。例如,1984 年末奶牛已发展到 3.6

万头,比 1949 年增长 30 多倍。奶牛集中分布在城镇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