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海上运输发展前景

(一)港口建设与地区货物分流

东北是我国钢铁、煤炭、石油、木材、机械、电力、粮食、畜牧产品生产的重要基地,货运量很大。辽宁省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三盟一市的水陆交通咽喉,海运腹地宽广。目前东北三省交通货运量约为 30 亿吨。到本世

纪末可能达到 70 亿吨。虽然东北地区境内铁路、公路交通比较发达,但通往

关内的铁路只有一条沈山线,最大通过能力为 2600 万吨,新建的京通线,目

前通过能力不足 1000 万吨。沈丹线货运量为 1400 万吨,水上运输集中到大

连港。大连港目前最大吞吐能力不足 4000 万吨,已造成大连港货物严重堵塞。目前辽宁省铁路、水运货运量均已达到饱和状态,不建设新的铁路,开辟新的港口,将会严重阻碍东北地区及辽宁的经济发展。

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到本世纪末,运输量将大大增加。为了充分利用辽宁省的自然条件优势,改造现有铁路和公路运输能力,增加运量,开发优良港湾,兴建大、中、小港口,是进一步解决东北交通堵塞和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首先必须对沿海港口进行合理布局,使东北地区的货物合理

分流,铁路和公路建设要为港口建设服务,开展江、海联运。从而减轻沈山、沈大铁路的运输压力。为此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1. 丹东港区的建设(包括建设大东港、改造丹东港、发展浪头港)。配合沈丹铁路的复线全部修通,以及灌水—桓仁—通化、抚顺—本溪线的铁路改造。解决东北的东部地区的货物由丹东港区出口。其货源腹地包括黑龙江的佳木斯、牡丹江地区;辽宁本溪、丹东地区。大东港修建 2 个 5000 吨泊

位,年通过能力 370 万吨,远期增加 10 多个泊位,运输能力达 800 万吨。

  1. 营口港区建设(包括营口老港的改造,拦门沙航道疏通,鲅鱼圈港区建设)。营口港与今后建成的鲅鱼圈港区腹地与大连港重叠,但重点是东北中部地区(哈尔滨、长春、四平、铁岭、沈阳、辽阳、鞍山)的货流,货物以钢铁、木材、煤炭、粮食等为主,解决大连港的压力。鲅鱼圈港区将发展成一个以承担煤炭、矿石等散货为主,杂件为辅的专业化大型港口,近期可承运 500 万吨煤,到 20 世纪末,将建成有 17 个深水泊位、年通过能力为1700~1800 万吨的现代化港口。

  2. 大连港扩建包括扩建新泊位,和尚岛和大窑湾港区开发,庄河、皮口等港的改造与扩建,长兴岛深水泊位的开发与建设,以解决大连港吞吐量到本世纪末达到 1 亿吨规模。

  3. 辽西港口建设。东北西部地区港口腹地,包括黑龙江的嫩江、齐齐哈尔,吉林的白城,内蒙古的东三盟一市,辽宁的朝阳、阜新、锦州等地区。货物通过沈山线、锦承线、叶赤线、大郑线、京通线运出,通过能力最大为4000 万吨,单靠沈山线运输压力太大,为减轻沈山线压力,可考虑在辽西增加一个出海口。将东北西部地区的货物直接出口。

辽西沿海地区,目前除葫芦岛军港外,尚无其它商业性港口,还可考虑在锦州大笔架山建港。在绥中县的■锚湾港改造和扩建。同时也应加强军民合作,充分发挥葫芦岛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