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6 辽宁省各类煤矿煤炭产量
类 型 | 单位 | 1985 年 |
1984 年 |
增加产量 |
增长% |
---|---|---|---|---|---|
全 省 | 万吨 | 4629.4 |
4300.4 |
329.0 |
7.6 |
1 .统配矿 |
万吨 | 3411.9 |
3307.5 |
104.4 |
3.2 |
2 .非统配矿 |
万吨 | 1217.5 |
992.8 |
224.7 |
22.6 |
其中:地方煤炭系统 |
万吨 | 917.2 |
790.2 |
127.0 |
16.1 |
①市县矿 |
万吨 | 359.0 |
329.7 |
29.3 |
8.9 |
②乡村矿 |
万吨 | 558.2 |
451.3 |
106.9 |
23.7 |
其中:个体 |
万吨 |
96.0 |
51.9 |
44.1 |
84.9 |
资料来源:《辽宁经济统计年鉴》(1986 年)。
煤质硫份低,挥发份高,是良好的配焦和工业用煤。西露天矿、老虎台斜井、龙凤立井也是“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工程。解放后共生产原煤 3.4 亿吨,年
平均产量 900 多万吨,为辽宁和全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沈阳矿务局
是由原沈阳、本溪两大矿务局合并而成。1984 年原煤产量 515.7 万吨,矿区位于沈阳、本溪、鞍山 3 个冶金、机械工业为主的城市之间,地理位置优越。
每年生产 100 万吨炼焦用洗精煤,支援鞍、本钢等重点骨干钢铁企业。铁法矿务局是全国重点建设的十大煤炭基地之一。1984 年产原煤 386 万吨,到本世纪末可达 1600 万吨,将成为东北重要的能源基地,对缓和辽宁能源紧张状
况将起重要作用。北票矿务局已开采 80 余年,经过不断改造,老矿焕发青春。
1984 年生产原煤 240 万吨。南票矿务局是 50 年代后期开发的新矿区。1984
年原煤产量达到 182 万吨。这些煤炭生产基地资源丰富,煤质优异,赋存条件好,历史开发久,位置适中,交通方便,接近消费中心,成为辽宁最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此外,辽宁地方煤矿在全省煤炭工业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是解决辽宁能源紧张的一支重要力量,主要分布在丹东、本溪、锦州、阜新、朝阳的山区, 多数位于老矿、大矿的边缘地带。1985 年地方煤矿的产量 1217.5 万吨,占全省煤炭产量的 26.3%(参见能源生产分布图)。
辽宁对地方煤矿发展采取大力扶持的放宽政策,提出“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近年来地方煤矿发展较快,1983 年有矿井 371 个,到 1984
年则发展到 940 个,增长 2.5 倍。综观辽宁煤炭工业生产现状,有如下几个明显特点:
- 煤炭生产多年停滞不前,产消矛盾很大
辽宁煤炭生产从 1971 年到 1984 年,产量一直停滞不前,始终在 3000~
4000 万吨之间徘徊,1984 年以后才超过 4300 万吨,而能源消费从“三五” 以后上升很快,二者相差悬殊,产消不平衡加剧,每年从外省大量调入能源。
由于煤炭生产与消费矛盾逐步扩大,辽宁从外省调入煤炭不断增加。“一五”时期调入煤炭年平均 80 万吨,“二五”时期年平均调入 560 万吨,60
年代年平均调入 1000 万吨,到 80 年代已超过 2000 万吨。造成供应辽宁煤炭的半径不断扩大,不仅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调煤,而且还从河北、山西、宁夏、河南等省区输入煤炭。工业生产逐渐失去过去能源就地就近供应的优势。
- 矿井露天开采比重较大,洗精煤产量较高
历史上抚顺西露天矿是全国最大露天矿,由于新建阜新海州露天矿投产,抚顺的地位才被阜新矿所取代。1982 年辽宁露天煤矿产量为 851.4 万吨,占同时期全省统配煤矿总产量 27.8%,占全国露天煤矿总产量 80%, 是全国最大的露天采煤地区。
辽宁现有洗煤厂 18 座,设计能力为 2500 万吨,所生产的原煤送洗率高达 75%。1984 年全省洗煤产量 1501 万吨,原煤入洗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精洗煤产量 1077 万吨,炼焦用洗精煤 526 万吨。
- 矿井开采的深度大,困难多
辽宁煤炭开采历史悠久,老矿较多,部分矿井已进入衰老期,全省统配
矿 50 处,生产矿井中,有 6 对已经萎缩,3 对地质变化复杂,2 对还没有达产。著名的抚顺矿,煤炭年产量已比最高年产量下降 50%多,所以,煤炭生产的困难越来越多。
从地质普查资料看,全省现有煤炭储量中,深度在-1200 米以上的有 39 亿吨,占总储量 54.9%,其中深度在-1000 米以上的有 32 亿吨,占 45.1%。目前在老矿区新建矿井,开采深度多在 800~1000 米之间,这种状况也是全国各矿井中所少有的。它对矿井建设、生产、技术要求都比较高,也是将来增产煤炭的不利因素。
辽宁省煤炭生产和开发是能源生产和开发的重点。今后应在调整老矿 井,还清剥(掘)欠帐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新井建设规模,加快煤矿建设速度,尽量提高产量,以解决“七五”期间和辽宁长期能源紧张问题。
首先,近期依靠内涵扩大再生产,抓紧对阜新、抚顺、北票、南票等老矿井进行全面技术改造,可以收到投资少、时间短、出煤快、效益好的经济效果。
其次,远期以现有矿区为重点建设新井,增加煤炭生产能力。从辽宁省煤炭地质储量看,建设一定数量的新矿井条件是具备的。全省煤炭保有储量70 多亿吨中,正在开采的为 26 亿吨,正在建设的 10.4 亿吨,可提供 10 年
规划新建井的 23.7 亿吨。“七五”时期辽宁建设的重点有铁法和沈阳两个矿
区,煤炭保有储量 42 亿吨,煤质优,品种全,基础好,特别是位于沈阳和鞍山附近,交通方便,接近消费区,已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十大煤炭基地之一。其中铁法矿区已列为近期要抓好的全国 70 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1990 年计划二矿产煤 1600 万吨,比目前增产 900 万吨。到本世纪末产煤 3000 万吨,
比目前增产 2000 万吨以上。
再次,要力争煤炭外援。除依靠晋煤东运外,还要加快内蒙古自治区的元宝山、霍林河、伊敏河煤炭基地建设。从长远看,开发三大露天煤矿是解决辽宁能源不足的重要途径。
最后,应积极扶持和发展地方煤矿。地方煤矿的特点是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就地开采,就近供应,投资少收效快。但对地方煤矿生产方式落后,回采率低,产销脱节等,应给以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