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与发展:本代西方哲学思想的两个基本阶段

① 王锦园、盛志光:《精神世界壮丽日出的画卷》,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20 页。

② 同上。

① 梯利:《西方哲学史》上册,商务印书馆 1975 年版,第 260 页。

西方近代哲学,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历史阶段,而一般哲学史家多以培根或笛卡尔哲学作为西方近代哲学的起点。那么,即使说是三个阶段,也算言之成理。

所谓四个阶段,即:

以 15—16 世纪为主体的人文主义哲学;

以 17 世纪为主体的理性哲学;

以 18 世纪为主体的启蒙哲学;

以 19 世纪为主体的德国古典哲学。

此后,就进入现代哲学的时空范畴了。

本书所要记述的,正是这四个时期中的前两个阶段。

将培根之前意大利文艺复兴阶段的哲学划入近代,至少与罗素、与梯利两位西方哲学史家所采用的方法不同。这不仅是考虑到《世界全史》的整个编写体例,而且也有哲学思想史自身的原因和根据。

实际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和人物,他们生活的时代虽然在政治范畴内仍属于中世纪这个大的历史阶段,但他们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观念,无疑更接近和认同于西方近代历史。无论马基雅维里的政治哲学,还是达·芬奇的科学、艺术哲学,抑或比他们年代更早些的库萨的尼古拉的过渡性质的哲学,乃至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宗教哲学,他们的思想本质上都应归属于近代阶段,在大范畴内同属于西方近代人文主义的历史形态。他们生于中世纪,反对中世纪。他们是走向近代思想文明的最初的曙光。将他们所开创的思想历史划入近代哲学范畴,即使不甚合乎西方政治历史分期的小实际,却肯定合乎人类历史宏观归属的大实际。

有 15、16 世纪的人文主义哲学,尔后有 17 世纪西方理性主义哲学的兴起,二者可以称为西方近代哲学历史发展的序曲和第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