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哥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1.莱布尼茨其人其事

英国哲学史家罗斯先生说:“大学近代哲学史的课程,传统上是围绕着这样 7 个伟大的哲学家的先哲祠而构成的。他们是:三个‘大陆理性主义者’, 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三个‘英国经验主义者’,洛克、贝克莱和休谟;再加上康德。”①这 7 人中的后面 4 位,我们只好请读者到下一卷书中

去寻找了。本书所写的 12 位西方近代思想人物中,莱布尼茨是最后一位,也是最赋天才的一代思想伟人。

如果仅从年龄上看,洛克其实还要比他年长 14 岁。而且去世也比他早。

但是按照一般哲学史的划分,总是将他列入 17 世纪哲学而将洛克写入启蒙主义时代,即使并不以世纪划分哲学分期的罗素,也是先莱布尼茨后洛克,并在二人之间加上一章“哲学的自由主义”,其中缘由,颇不简单,论其原因, 还在当事人的哲学内在特质上。这个,稍后我们还将提到。但就莱布尼茨的学术成就而言,17 世纪的西方哲学史以他来结束,也就够了。17 世纪哲学开始于培根,且以知识哲学实验哲学作为先导揭开历史的大幕,中经笛卡尔、霍布斯、斯宾诺莎,可说一座大山连接一座大山,高山之下无巨树。然而, 莱布尼茨也不是巨树,他是一位更赋天才和学力的大智慧者,以他的哲学作为 17 世纪的压卷之作,不仅是德国人的光荣,也是 17 世纪的光荣。

莱布尼茨一生多与巨人交流。但单以 17 世纪的思想人物而论,还是与斯宾诺莎关系更多些。一是因为他们二人确有直接接触,二是因为莱布尼茨确实从斯宾诺莎哲学中借鉴来许多思想。

然而,这两个人又是多么不同的两个类型。

斯宾诺莎有才亦有德,其才足称巨擘,其德足称楷模。两相比较,人品犹在学识之上。以才论人,莱布尼茨不让先贤,或有过之。而以德论,莱布尼茨不但无法与斯氏相提并论,甚至比不过千千万万平凡者流。莱布尼茨的道德水准,充其量,可以和培根先生一论高下。培根既当法官,又收贿赂, 而且真诚地认为,受贿不影响判案的公正性。莱布尼茨则既向斯宾诺莎求知, 而且无论如何非要亲眼看一看斯氏尚未出版的《伦理学》手稿不可,并且确实从中吸收到许多教益。但他不仅终生不提此事,连去拜访过斯宾诺莎,也是轻描淡写。当斯宾诺莎遭旧势力围攻,处境困难之时,他还要助纣为虐, 全不顾自己和斯氏的真实关系,混水摸鱼,也从背后踢了一脚。

处在他们的时代,哲学家无法与政治疏远。斯宾诺莎虽不以政治学说见长,但他却很有远见。他是主张民主体制的先驱性人物,虽意见有些粗疏, 但其主旨无疑是正确的。莱布尼茨则是自文艺复兴以来,最缺少政治革新精神的思想家。他有政治才干,却没有革新意识。他甘愿充当德国王室的臣仆, 也不愿去构建自己的政治哲学和抱负——他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抱负。他既不想如托马斯·莫尔或者康帕内拉那样为未来的社会理想大声疾呼,又不想如霍布斯和斯宾诺莎那样对政治学有浓厚兴趣,也不想如布鲁诺、伽里略那样一生执著追求,虽忠于圣训更忠于真理。在社会理想方面,笛卡尔已经近乎庸人,他则表现得尤其平庸。他一生喜好虚荣,又对金钱充满深情。为着得

① 《莱布尼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 页。

到一份丰厚的报酬而不惜搁置最好的研究课题;而为着讨好权势者主要是政界要人和宗教势力者的欢心,又不惜东奔西走,效犬马之劳。唯有在政治大策略方面,他才显示出莱布尼茨式的智者本色。

然而,他是真有天才,而且真有大贡献。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全才,且绝不是那种什么都知道一些,什么也知之不多的半瓶醋。他是既博大又精深, 因博大而精深,又因精深而更博大。他计划完成的项目,按他的传记作家估计,非有 1000 年的生命才能勉强完成,而且如果他真有那悠长的生命,他一

定还要把他的计划扩大 100 倍,而且轻松愉快地成为十几个专业领域的一流乃至超一流专家。而一些大学教授或所谓的专家学者,在他面前,不过是一些平平庸庸的无聊之辈。或者可以这样评价他与斯宾诺莎:斯公德山有范, 莱氏智海无涯。

莱布尼茨的才能几乎面面俱到。他的才能类型,即所谓球型结构式,无论我们从哪一个层次或哪一种视角观察,他都是一位智慧非凡而且成就非凡的人物。他不是“信而好古”,也不是“述而不作”。文科理科的区分不须讲了,因为他不但是一位大哲学家、大思想家,而且是一位对人类历史作出巨大贡献的大数学家,还是一位著名的法学家,对医学、比较语言学、图书分类学也都富有贡献。他不仅对理论研究饶有兴致且富于创见,而且在专业技术的钻研制作方面也显示出超人的才华。他又是一位科学组织大家,不但能一马当先,而且能统率全军。他是柏林科学院的首创者,也是该院第一任院长,令人惊异不止的是,他同时还是一位富于行政与外交才能的高级政务人才,他的战略思想,也比庸庸碌碌的官虫衙蠹强上百倍。他是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而且还不满足现状,还要创造新套路,制造新器械,还要综合利用,推陈出新。他是哲学、政治、法律、历史、文学、逻辑、数学、物理、行政、外交等几乎一切方面的专家,而且远远超过一般人所理解的专家水准。

他对人类科学事业的最大贡献,自然在数学方面。他和牛顿是微积分的独立发明人。奇异的是,在他 26 岁之前,他“对他那个时代的数学还一无所

知”①。但仅仅 5 年之后,1677 年 7 月 11 日,他就公布了自己对微积分的发现,而且后来还为此与牛顿展开一场关于微积分发明权的大争斗。历史证明, 这个伟大的发明,应该公公道道地分属于他们二位。虽然论在当时的影响, 他远远比不上牛顿,但论他对后来微积分的发展所起的作用,牛顿又不如他了。伟人可以创造伟业,伟业也会造成历史,而新的历史则需要新的契机与方式,就如同耗散结构理论所表现的那样,它往往会在周边区域或结合部上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因为牛顿与莱布尼茨虽然做的是同一项发明,但使用的表现方式却很是不同。牛顿的方法,用专业术语讲,是“流数的方法”,他的具体运作方式是几何学的,他所使用的术语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经院哲学的用语上去。莱布尼茨的方法却是代数学的。他使用的语言新鲜而且专业化。“他把这些术语编为诸如微分、积分、坐标以及函数等等。而且他的符号是清 楚 且 讲 究 的 。 这 种 符 号 我 们 至

今还在使用。它是基于用d表示差分(如在微分的符号 dx 中),用现代的

dv

长 s(S)来表示‘和’或积分。”①

① 《数学精英》,商务印书馆 1991 年版,第 143 页。

① 《莱布尼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50 页。

当然,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达到科学的结果,在数学上都是正确的。然而在数学上的正确,并不等于在数学史上的正确。只是因为牛顿时代的英国人太有荣誉感了,他们为着保卫牛顿的独立发明权而大发“牛脾气”,竟然连莱布尼茨的科学方法也一同排斥,其结果,倒霉的还是英国人自己。“当18 世纪的大陆数学家们在微积分的理论上取得迅速进展,并且把它运用于牛顿物理学时,英国人却由于对牛顿那种很不适用的流数方法的忠诚而止步不前,而且在一片死气沉沉中停滞了一个多世纪。”②

不但如此,莱布尼茨对于“无穷小计算”的哲学家式的思考,至今仍有理论价值。

莱布尼茨又是二进制的主要发明人之一。二进制或许古已有之,至少在他之前,已有人提出过类似的设想。尽管如此,却没有人否定他是二进位制的主要发明人。他不但发现了二进位制,而且慧眼独开,认为这种方式在中国古已有之。他断定中国人肯定也知道它。在他看来,《易经》中分明已包含二进位的思想在内。《易经》中是否有这样的数学意识,难于确证,但莱布尼茨的这种作法却令我们许多国粹崇拜者好不兴奋。其实,即使伏羲或文王或周公画八卦时真有这样的设想,作为炎黄子孙竟然没能使之变成新的创造也不值得高兴和得意。

莱布尼茨对二进位制确有非常具体和系统的表述,而且他还是人类早期计算机的发明者之一。他的计算机,不但可作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还有作开方运算的能力,这在当时,已大大超过他的计算机前辈。只是他没能将二进位制的想法与计算机的运算真正结合为一体,这实在也怨不得这位全才,毕竟那个时代的科技能力有限,还无法满足二进位制对机器的需求,而二进位制却非在机器运算中才能真正发挥优势。这证明,莱布尼茨不论在计算机的发明方面,还是在运算方式的发现方面,都颇有些历史性超前之处。莱布尼茨的另一巨大贡献,是他关于“普遍符号语言”的设想与尝试。

他的“普遍符号语言”,不但应用于微积分,而且应用于逻辑学。因此他又是现代数理逻辑的伟大前驱者。

同时应该说明的是,他对传统逻辑学也是十分重视的。而这在西方近代哲学家中十分罕见。大约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凡新兴的思想家、哲学家对传统逻辑学不是持轻蔑态度,就是持否定态度。激进一点的如培根,对亚里士多德代表的逻辑学全面否定,另起炉灶,亚氏有《工具论》,他就写《新工具》,敢与前贤“叫板”,必欲反其道而行之则后快。平和一点的如笛卡尔,对传统逻辑学同样厌烦,所以他的哲学术语,凡能与旧式逻辑学避开的, 都要另选新词。这些大哲学家中,唯有莱布尼茨是个例外,他非但对传统逻辑学不轻视不排斥,而且十分喜欢,认真研究,并且能从中发现新的价值。他说:“三段论形式的发明是人类心灵最美好、甚至也是最值得重视的东西之一。这是一种普遍的数学,它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充分认识。”①看起来, 对人类历史上的文明与科学,简单地否定不是正确的方法,即使这种否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确确实实出于必要,而从历史的宏观发展考虑,没有全面的继承,必定影响后来者的充分发展。

莱布尼茨重视传统逻辑学,使他成为西方近代史上独具特色与贡献的一

② 同上书,第 52 页。

① 《人类理解新论》下册,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573 页。

大家。他重视传统,并非没有创造。他的最重要的创造是他的充足理由律。这一点,稍后再讲。而他更为后人所称 道的,则是他对数理逻辑的创造性设想。对此,罗素评论说:“莱布尼茨坚信逻辑不仅在它本门范围内重要, 当作形而上学的基础也是重要的。他对数理逻辑有研究,研究成绩他当初假使发表了,会重要之至;那么,他就会成为数理逻辑的始祖,而这门科学也就比实际上提早一个半世纪问世。”①

在物理学方面,莱布尼茨也是一位重量级人物,他与牛顿的激烈争论, 不仅有关微积分的发明权而已。他在他的《新物理学假说》和《力学范本》中,都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思想。例如他关于运动必定产生于力,而不是力产生于运动的分析;他关于假说的作用的认识,都有其独到的科学价值与理论价值。特别是他澄清了力学中的某些关键性概念,更使他在物理学家的桂冠下有名至实归之感。

此外,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专家,他对科学技术的关注范围几乎到了无边无际的程度。他的传记作者说,“莱布尼茨从未放弃任何机会去鼓吹别的心爱的计划”②,有一时,他认为“通过引进丝织品的生产,德国的经济就有可能振兴。他亲自在院子里进行实验,用的是从意大利进口的树种长成的桑树”③。“他还为柏林提出一些别的建议,比如建立一个公共卫生系统,一个火警服务系统,一个地面排水计划,以及蒸汽喷泉;他还被邀请指导一个新的宫殿和花园的设计;他提出在维也纳修建路灯,修建一个国家银行及一个瘟疫患者的隔离病房等等。”①

如此之多之杂之乱之专的内容不要说去做,就是去想——在一般只有专业知识的人——也非把脑袋弄胀不可。而莱布尼茨先生不仅想了,而且制定了计划,对有些内容还亲自实验。莱布尼茨涉猎的科技领域如此之多,精通的程度又如此之深,难怪当时他的德国同胞要说他“本人就是一所科学院” 了。

莱布尼茨对科学事业的贡献,不仅在于他能够身先士卒,自己先做将起来,而且做得比别人更好些——他实在是在不止一个专业领域处于顶尖人物的地位。同时,他还是一位出色的科学事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他作图书馆馆长,就是一位称职的馆长,而且很快成为目录学专家;他作科学院院长, 又是一位出色的院长,把他任职的科学院办成全欧洲亦即全世界最有影响的科研场所。他从 1695 年起,就为在柏林建立这样一所科学院而四处游说,锲

而不舍直到 1700 年他才得到权势者的有力支持。

17 世纪乃是西方科学社团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或者说是第一个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很有几家著名的社团对人类科技发展产生过巨大作用,这其中包括 1657 年在佛罗伦萨建立的西芒托学院,1645 年开始每周活动的英国皇家学会,1666 年成立的法兰西科学院。那么,第四个就是莱布尼茨创立的柏林科学院了,而且它被科学史家认为是“唯一能与皇家学会或法兰西科学院并驾齐驱的德国科学社团”②。

① 《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第 119 页。

② 《莱布尼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34 页。

③ 同上书,第 34—35 页。

① 《莱布尼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34—35 页。

②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商务印书馆 1985 年版,第 81 页。

莱布尼茨不仅要办一个科学院,而且要把柏林科学院办成真正富于创造与科研实力的科研单位。“他强调指出,适当讲授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和历史学等学科具有重要意义。他亟望应当用德文取代拉丁文作为教育的媒介语。如果采取了这一步骤,那么知识就会传遍全国,语言与陈腐思想的结合也就会在德国被冲破,像它们已在英国和法国被培根和笛卡尔的国语著作的影响所冲破一样。”①他认为“这个社团应由人数有限的学者组成, 他们的职责是记载实验,同其他学者和外国科学社团通信和合作,建立一个大型图书馆,就有关商业和技术的问题提供咨询。这个社团应有权在德国只批准出版那些达到他们标准的书籍。”②

这些计划和设想多么富于时代感与国际感,作为一位中国学人,至今读之,犹生感慨。

可惜,他的柏林科学院最终未能如他所愿,但他办科学院的热情却越来越高。他一心要使科学社团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他先后向波兰、俄罗斯、奥地利和中国提出建立科学院的建议,而且不管这些国家的当权者们态度如何,他总是满怀热忱,为之奔忙不已。

尤其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大哲学家、大科学家还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战略家与外交家,而且他对于他承担的这两个角色同样十分投入。他生活的时代,德国内部四分五裂,矛盾重重。而它的西邻法国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下,却是国势强盛,对中欧国家威胁日重。于是他或者还有一些别的什么人,共同提出一个叫做“力量均衡”的战略。这个战略的直接目的是说动路易十四去攻打北非,从而减轻中欧国家的压力,它的深层含义,则另有它说。莱布尼茨既有此论,出使法国的使命也就落在他的头上。“力量均衡”在他们提出它的时候,或许只是一种谋略,而看此后 300 多年世界历史的风云变幻,“力量均衡”却成为一种对人类政治历史进程具有重大发展意义的战略, 这是不能不令那些职业外交家和政治家们所感叹的。虽然当时的路易十四没有接受他们的具体方案,但当拿破仑重新发现这个方案时,这位大军事家依然懊恼不已——这个宏伟的梦想竟然出现在他的行动之前。

如此等等,难怪莱布尼茨的研究者要发出这样的感慨:“可以说莱布尼茨不止活了一生,而是活了好几世。他作为一个外交官、历史学家、哲学家和数学家,在每一个领域都完成了足够一个普通人干一辈子的事情。”①

那么,何以至此?且先看看莱布尼茨的简要生平。

莱布尼茨 1646 年 7 月 1 日出生于德国的莱比锡。他父亲是莱比锡大学的

道德哲学教授,他母亲是一位虔诚的教徒。他幼年不幸,当他 6 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他虽生在大学教授之家,早期教育却没有得到父亲的直接帮助。好在他父亲藏书极多,而他又生性早慧,这些藏书便成为他的启蒙之友。他成年后,也曾称自己为“自学者”。以他的博学而言,确实如此;以他的早期教育而言,也大致不差。他 18 时,他母亲也去世了。但那时候,他已经显露出过人的才华。

莱布尼茨 8 岁入学,12 岁时已完全掌握拉丁文,后来又靠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希腊文。他 14 时便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但他兴趣广泛,精力过

①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商务印书馆 1985 年版,第 82 页。

② 同上。

① 《数学精英》,商务印书馆 1991 年版,第 138 页。

人,所学知识,岂止法律而已。况他一入学便可以跟上标准的二年级课程。所学内容包括哲学、修辞学、数学和希伯来文种种。他本人对当世大哲如培根、康帕内拉、开普勒、伽里略的作品都极有兴趣,而且从中得到很多启发。他不但对这些新学多有心得,而且对学校中教授的传统学科如经院哲学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同样兴致极高,加上他思想十分早熟,小小年纪,便有大志。他年仅 15,就提出对传统逻辑学进行改革,而且在他的改革思路中,也显露出他后来有关普通符号语言或普通教学的萌芽。

莱布尼茨确实是个神童。他 12 岁掌握拉丁文,14 岁入大学,17 岁便通过论文答辩。20 岁便达到申请博士学位的学术标准,只是因为莱比锡大学主管学位的教授老爷们,对他的成就十分嫉妒,才以他本人过于年轻为由拒绝将博士学位授予他,因为年轻就不给学位,不免有强辞夺理之嫌。但是莱比锡大学不愿做的事,纽伦堡的阿尔特多夫大学却绝对愿意做。他们不但同意立刻授予他博士学衔,而且聘请他担任该大学的教授。而这一次,轮到莱布尼茨拒绝了。他不接受教授职位,并非他迁怒于阿尔特多夫大学,而是他已经认识到,以他的学识和追求,大学的天地对他来说是太过于狭窄又太不自由了。他虽然没有直接宣布这些原因,但他后来的所作所为,证明他并非不热爱学校而是不喜欢对他的学问有所限制的学院式生活。

1666 年他离开莱比锡,中间曾在纽伦堡大学宣讲他的论文。但作为一名专职的法律学者或律师实在非他所愿。而彼时彼地,怕也没有办法找到更好的位置,但很快他就被介绍给美因茨大主教。这位主教也是德国的一位选帝侯。他对德国的四分五裂状态十分忧虑,他希望经过 30 年(1618—1648 年) 的战争后德国能调整内部矛盾,同时也希望国外强权势力主要是法国路易十四的势力不要东来。而大智早成的莱布尼茨几乎是接触到什么就能爱上什么,而一旦爱上什么就能提出点什么与众不同的见解来。主教既有此忧,他便以自己的才智和他的同事一起提出著名的“力量均衡”计划。这个计划简而言之,就是劝说法国攻打埃及,于是,他被派往法国。

莱布尼茨于 1672 年他 24 岁时到了法国,在法国一住就是 4 年,这 4 年真是他一生中的黄金段落。没有这段经历,大约德国依然会得到一位博学者, 而世界也许就会失去一位哲学家。当时的巴黎,其实就是欧洲大陆的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文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莱布尼茨到了巴黎,对他的计划, 法国人毫不在意;但他歪打正着,外交收获极小极小,学术收获却是极大极大。正是在巴黎,他结识了许多著名的学人。这些学人中,有哲学家马勒伯朗士,哲学神学家阿尔诺,还有大数学家惠更斯。马勒伯朗士是笛卡尔哲学的继承者,阿尔诺的思想中既有笛卡尔式的智慧也有许多神学知识。他们的思想主要是笛卡尔的思想对莱布尼茨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凭莱布尼茨的智慧和才华,从一开始,他就在努力寻找一种不但超越他们而且超越他们前人的思想方法——尽管这种寻找或许并非处在完全自觉的状态之下。据说,他最为重视的“单子说”思想即萌发于这个阶段。因为要调整德国内部各宗教教派之间矛盾,就应该找到一种可以为不同教义所认同的思维方式,于是他以一个卓尔不群的青年哲学家的智慧,想到了单子论——尽管他的这种方式,在传统的宗教人士看来,也比笛卡尔的方法好不到那儿去。

莱布尼茨在巴黎的最大收获,是他结识了惠更斯,而惠更斯也很快发现这位德国青年确实是一位数学天才。莱布尼茨请求惠更斯为他上数学课,惠更斯很痛快地答应了。通过后者的帮助、指点,莱布尼茨真切地看到了自己

在数学方面的才能。而他一旦用起心来,他便很快证明自己是一个在数学能力上更强于他的先生的学生。实际上,以他的知识类型,他是不可能也决不会甘心成为任何一名惠更斯式的学者的——他要有自己的创造。他在认识惠更斯之前,已经造出他那有名的计算机。而在认识惠更斯之后,不过几年时间,他又将自己的“普通符号”思想梳理得更具体也更系统了。1679 年 8 月, 他写信给他的先生说:他发现一种“完全不同于代数的新符号语言,它对于精确而自然地在脑子里再现(不用图形)依赖于想象的一切有很大好处”。

此前 6 年—1673 年,他被迫中断了数学课程,作为选帝侯的随员去了英国。但此行有同样大的思想收获。在伦敦,他参加了皇家学会的会议,还展示了他的能够进行四则运算和开方的计算机。最主要的,是他又结识了一批以波义耳等人为代表的数学家群。这个数学家群使他惊奇地发现,他所知道的数学,在这里都有人明白。倒是他们告诉了他一些从来闻所未闻的数学思想和数学发现。尤其是关于无穷级数的数字方法,促进他对这个课题又产生浓厚兴趣。这对他后来发现的无穷小计算以及发明微积分的代数方法起了重要作用。

莱布尼茨是一个可以一心多用的天才,在比法国更其先进的英国,他自然要竭尽全力去会见更多的他所渴望见到的人物,其中包括鼎鼎大名的霍布斯先生。可惜霍翁已年事太高,头脑也不大听使唤了,这次会见只好作罢。2 个月后,当他回转巴黎之前,他被选为皇家学会的外籍会员。

回到巴黎,他把工夫下在研究数学上,但他公务繁多,所利用的主要是闲暇时间。大约在 1675—1676 年间,他独自发现了微积分原理,而且列出了其中的一些基本公式。

1676 年,他返回德国,去诺汉威担任不伦瑞克公爵的王家图书馆长。赴任途中,他专门绕道荷兰拜访了当时欧洲最著名的哲学家斯宾诺莎。二人相处一月左右。他从斯宾诺莎那里受到不少启发,而且在他坚持下,斯宾诺莎还让他看了自己未曾出版的《伦理学》一书的手稿。很遗憾,斯公遇到一位天才,却不曾遇见一个君子。

以 1676 年为界,莱布尼茨的一生学术活动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676 年前,是他学术思想尤其是数学思想迅速形成的时期,这时期的莱布尼茨的思想是异常活跃的,而且许多影响他一生的重大学术发现,都出在此时。1676 年后的 40 年,是他继续进行学术探讨的时期。在此期间,他的思想开始成熟; 他的影响日益扩大;他的主要精力已经集中到哲学方面来了;他的主要活动是为组建科学社团而努力;他的主要交流和研究方式则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与友人与同仁的通信;而他的许多宝贵时间又用到为不伦瑞克家族修史上去了。

1684 年,他公布了自己的微积分研究成果,于是引起与牛顿的一场争论,这场争论很快演变为大陆与英国数学界的一场有伤风雅的大战。

1690 年,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的《人类理智论》发表后,他开始对洛克的哲学思想进行批评,只是洛克对他的批评不屑一顾。他的那部专门用来与洛克作对同时也概括了他的哲学思想的大作《人类理智新论》便于这时完成。但除在其中少量内容以论文形式发表外,其余内容直到他去世 49 年后夹带在他的拉丁文、法文本著作集中公布于世。

1700 年,他担任柏林科学院院长。

1710 年,他发表了自己第一部哲学著作《神正论》。

此后,他一直为各种科学事业、技术事业、公共事业以及为不伦瑞克的家族史而奔忙劳碌。

他的主要著作,除上面提到的《人类理智新论》和《神正论》之外,还有《形而上学谈》、《新系统》和《单子论》等。

据说,莱布尼茨的晚景凄凉。随着不伦瑞克的两位主人先后去世,他失去了昔日的依靠。而他的新雇主去英国做国王时,却把他打发进了汉诺威图书馆,这时候他已经 68 岁了。两年后,他便孤寂地死去了。

回顾他的一生,他的学术生涯自是多姿多彩,学术贡献更是卓而不群, 而他的结局却甚是凄凉。他一生未婚,死时只有他的秘书与车夫在他身旁。而且人们对他的评价还要糟糕。他的传记作者这样写道:

“莱布尼茨在他的家乡也不得人心,这是不可避免的,他不得不为他在政治和宗教问题上的普遍主义观点付出代价。为了一个更为广泛的统一,他确实准备牺牲他自己的国家和党派狭隘的利益,这就使得他起而反对他那个时代的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可悲的是:他是在那些把他看成是一个受到容忍的叛国者的人们中间渡过他的晚年的。但是,即使做一个生活在巴黎、维也纳、柏林或伦敦的外侨,他的晚年也未必会生活得更好一些。”①

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