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茨哲学的特色与成因

莱布尼茨是个矛盾的结合体,无论是他本人,还是他的学说。

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曾经受过他时代的各类思想家的影响,也受到古代思想家包括古希腊先哲和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影响。他是“不薄今人爱古人” 的一个代表,加上他又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他的思想自然呈现出一种博大精深的特色,而且在他一生的不同阶段也出现过不同的倾向和苗头。但他的思想并非一个大杂烩,而更近乎一套别具风采的百科全书。他的一生经历也与此相类,他曾经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过非凡的努力,但也曾为那些无聊的工作而付出过很多心血。

莱布尼茨是一位大学者,但他既没有大德行,也没有大风度。他在道德方面平庸惫懒,前面已经讲过。他在风度方面的酸假虚荣外加庸俗也是出了名的。虽然他年轻时略得佳评,“但是当他迈进暮年之时,他的过时打扮, 过分华丽的服饰,过大的黑色假发以及他那半瓶醋似的计划使他成为嘲笑的对象。”①以致有人曾把他作一个‘考古新发现’。”②

他喜欢社交,更喜欢虚荣。虽然论他的科研计划,就算他享寿 1000 年也不见得有多少闲暇,而他却将很多时间花费在无聊的应酬上。他用大部分时间去国外旅行,而且对参加王室活动倍感荣耀。他可以同时答应为 5 个王室

服务,到头来却使这 5 个王室都不满意。他喜欢和那些对他比较客气的皇族女性交往,而这种交往除去给他带来种种非议外,并没有半点好处。他为了不伦瑞克家族的历史而绞尽脑汁,但即使他再有才能,也终究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他自以为是个善于讲笑话的绅士,实际上他的许多笑话绝对

① 《莱布尼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39—40 页。

① 《莱布尼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38 页。

② 同上。

给人以下流的感觉。他爱钱如命,却没有多少挣钱的办法;他即使有钱,也绝不在人们的正常交际中拿出他本应拿出的钱来;他宁肯让自己的大脑开支

——送给别人例如送给结婚者一两句有益的格言,末了还兴许会加上一点猥亵的玩笑,如此等等。

莱布尼茨是一大政治谋略家,但他又是一位政治庸人。他有充足的政治智慧,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时代人格。这不是我们对他提出过高的要求,实在他在时代人格方面,既比不过伽里略、布鲁诺,也比不过莫尔和康帕内拉, 就算和笛卡尔、培根这样的人物比较起来,也毫无特色。他宁肯为王室服务, 也不求独立自主的生活。在王室面前,他不过是一个雇员。他没有地位,也不争求改变自己的地位,反而以为王室效劳而倍感光荣,而其实,以他的才学与能力,至少可以让这些庸才向他虚心求教。

莱布尼茨的思想体系十分庞大,而且虽庞大犹不失之深刻。但他几乎没有任何有关改变现实的见解。实在他的祖国非常需要一个新的基础和新的姿态,但他宁愿闭眼不看这些要命的现实,而去为王室的私利去虚掷他如金似玉的大好年华。千幸万幸,唯有表现在学术方面,他才有了一点自己的主见, 他才下定决心不做某个专业的教授,也不接受别人的建议去依附教会生活。

莱布尼茨的创作计划,可谓世所罕见。大约只有达·芬奇的计划才能和他相提并论。然而,他本人的著述却少而又少。他把他的思想和创见大多写到他的书信中去了。他一生只出过一部比较正规的著作,而且据罗素先生的见解,他公开发表的哲学与他未曾发表的哲学之间还有许多差别。

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是滞后的,但又是超前的。说他滞后,因为在一些特别重要的方面,他比之英国经验主义和大陆唯理主义前辈还要落后,比如在宗教观念上他就不如笛卡尔,更不如斯宾诺莎;在存在与认识的关系上, 他也比不过培根和霍布斯。说他超前,因为在一个世纪之后,他的学说反而比他的这些前辈更受重视甚至更受欢迎,特别是他的“普通符号系统”和他对数理逻辑的贡献,直令当代的哲学巨匠们不止一次地对他致以崇敬之情。人们甚至怀疑他的浩翰的遗著中还有许多没有发掘出来的珍贵内容,而不愿对他的哲学思想妄下结论。

由于如上种种原因,莱布尼茨及其学说的历史地位显得很奇特。一方面, 他学说中确实有数不清的新创见新议论,他比他的前辈在总体水平上高出一筹;另一方面,他又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逻辑归宿。换言之,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既在许多领域和见解上超越了前人,却又没有形成他自己的完整有序的思想体系,以致有的研究者认为他的逻辑学是打开他哲学宝库的一把钥匙。但这其实不合莱布尼茨哲学的实际,因为他的“单子论”显然更具有构成它哲学思考起点的性质。但是以“单子论”作为他哲学的主线同样不妥, 实际上,他的哲学具有远比“单子论”更开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层次。

莱布尼茨哲学处在全面发展了的 17 世纪西方哲学的最高层次上,但他未能将这种发展梳理成溶百说于一体的有序体系。这一方面因为他的时代还不成熟,另一方面也因为哲学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这样的历史责任,实在不是莱布尼茨可以完成的,要待康德时代才能给一个满意或比较满意的结果。加上他涉猎的范围过于宽泛,也使他本人没有足够的时间把这些内容一个一个安排到他自己思想体系的合适位置上去,更何况,他本人的思想也常常处在不安与变化当中。

但是,他的哲学思想确实是极其丰富的,因为他处在 17 世纪理性哲学的

逻辑转变时期。虽然他的体系不免枝蔓繁杂,但其内涵的生机勃勃,却又常常令人羡慕和惊奇。因此,回顾和梳理莱布尼茨哲学,纵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最有兴趣的事情之一。

造成莱布尼茨其人其学的原因,同样一言难尽。

从客观上看,莱布尼茨及其学说正是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和他生活的大环境的必然结果。17 世纪的德国,前半期为宗教战争所笼罩,一战就是 30 年

(1618—1648 年),把德国弄得诸侯林立,元气大伤。好不容易签订威亚特代里亚条约,战争是停了,但这种诸侯林立的局面也被以条约的形式认定下来。德国从此走上漫长的统一加专制的道路。直到腓特烈·威廉一世(1713

—1740 年)才达到稳定,到了腓特烈二世(1740—1786 年)才算进入高潮,

然而这已经是 18 世纪中叶的事情了。

莱布尼茨的盛年时期,正当德国 30 年战争之后,普鲁士专制高潮到来之前这一个段落。这一段正是德国的低潮。此时的德国,不但比之英国有了巨大的差距,就是与法国相比,也处于虚弱离散的被动地位。

欧洲近代文明,在其历史初期的发展过程中,似乎出现了这样一条规律, 即首先是经济潜变,尔后是文化衍变,再后是强盛的专制国家,最后才走向民主政体和新的繁荣。相对于整个欧洲而言,这个规律,不是呈均衡发展状态,而是自西向东,渐次进入各个发展阶段。其中英国发展最快,它的专政高潮,在伊丽莎白女王时代,即从 16 世纪中叶到 17 世纪初叶这个时期。法国随而后之,其高潮在于路易十四时代。德国进展最慢,而且从嗣后的历史进程看——一步走慢,步步皆慢。英国革命发生在 17 世纪,法国革命发生在

  1. 世纪,而德国直到 19 世纪下半叶还处在俾斯麦的强权政治之下,俄罗斯帝国的发展还要迟缓,以致因此而出现新的模式下的历史演变。

这种历史发展态势给人们三点重要启示:

第一个启示:专制作为一个历史阶段,就主要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而言, 可长可短,但似乎难以逾越。

第二个启示:英、法、德三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呈自西向东的阶梯状态, 英国于前,法国次之,德国于后。

第三个启示:随国家的演变和昌盛,哲学也随之兴旺和发达。

莱布尼茨哲学即产生在英国业已强大,法国正在强大,德国企盼强大的特殊历史条件之下。

可以这样讲,正是德国的这种历史状态决定了莱布尼茨的文化品格和思想特征。而且莱布尼茨本人又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把这些特点有意无意地夸张和强化了。

然而另有一条规律同样值得引起人的注意,这就是哲学史自身的发展规律。一般而言,在民主时代,哲学的表现形态往往是直观的,形象的,富于生命气息而又有些浅显直白的,自然,也是比较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喜好和共鸣的。比如洛克哲学,就有这样的特点。因为在这样的时代,思想家没有或较少压力,他们的研究风格往往是清新甚至是轻松的。他们面对的不是迫害和逃亡,而是如何顺应社会的需求和爱好,不是考虑如何对待读者的批评、漫骂,而是希望得到他们的赞赏和掌声。其哲学著作也往往显示出鲜亮的颜色。这些可以说多是些积极的方面。然而也有它的不足。正因为他们的著作可以畅行无阻,所以创作者往往不能在更深层面上下艰苦细腻的慢功夫。因为没有迫害和危险,所以也往往缺少那种千锤百炼的精纯之气和与对

手仔细周旋的幽深风格。这些特点,在 17 世纪英、法、德三国的哲学著作中有突出表现。英国哲学英姿勃发而失之肤浅;法国哲学虽不能畅所欲言却更见精细功夫;德国哲学则反映了它那个国度特有的抽象曲折而又深沉隐晦的特色。唯有这末一种哲学才特别经得起后人的琢磨与历史的长思。17 世纪英国哲学的代表人物即是培根,法国哲学的代表人物则是笛卡尔,德国哲学的代表人物就是这位莱布尼茨。这种现象——尤其是德国哲学,不仅在 17 世

纪,甚至到 18 世纪都没有本质变化。自然,产生这种现象也与德意志文化的特殊个性有内在关系。可以说,从德国近代第一位哲学家库萨的尼古拉开始, 直到康德、黑格尔哲学都有这样的风格与特色。以致本书记述的西方哲学人物,真个要从德国人开始,又以德国人结束了。产生这等现象,岂能只是巧合?或许可以这样讲,正是专制体制从反面教育了哲学,从而使它更其严谨、周密,甚至幽深狡黠,也正是这样落后的国度才使得它的哲学具有一种多思的品格。实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不能算哲学家的黄金时代,因为哲学是替历史思索的头颅,它需要时间、曲折和安宁,正好比唯有猫头鹰才能夜间行猎, 唯有吐血的杜鹃才能唱出惊心动魄的歌。而且,毫不客气地讲,即使莱布尼茨先生也不过是这种哲学的一声鸣唱而已,在他后面还有更伟大的思想人物等候着历史呼唤其出现。

从主观方面讲,莱布尼茨哲学的出现也有好些必要的条件。

第一,莱布尼茨有十分充分的实践与历练经验。他虽然出生在德国,或者说他的文化的根在德国,但他却不是一个封闭型的学者,而是一个开放型的思想家。他最重要的一段成长经历,不是在德国而是在法国和英国。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莱布尼茨是了解和阅读了全部西欧文化的哲学人物。他一生总在游历,他不但对法国、英国、荷兰很熟悉,而且足迹几乎遍布所有欧洲大陆——足迹遍欧洲都不能满足他的欲望,他还希望到更遥远的地方去开阔眼界,传播文化。

例如,他曾经主动要求来中国做“传教士”。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确实引起他异乎寻常的兴致,而且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同样显示出他特有的天才。至少他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理”这个概念的理解,就比许多到过中国的真正的传教士来得更其高明。他认为“理”是中国思想中的“第一义”。他说: “为什么不也说‘理’即是我们的‘神’呢?这可说是万有的第一与最后理则,也甚至于是万物的可能性所在处,是物内附有的万善所出之源,是第一智力;即是古希腊哲学家们⋯⋯与古罗马哲学家们称为 Nous(希腊文)及 Mens

(拉丁文)的。”①他对中国的一切似乎都有兴趣,而且收集有关中国的各种文化信息也是不遗余力的。实在说,如果没有这样的经验和历练,纵然有莱布尼茨式的天才,却绝难有莱布尼茨式的渊博与深刻。

第二,莱布尼茨一生为学,特别重视收集各种知识信息与相互交流。他大约是人类历史上和各类专家通信最多的人物之一。而且他的信——至少从已经发表的来看——很多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或文献价值。他写信如同写论文,而他的论文也颇有些书信体的意思。比如他最著名的著作《人类理智新论》就是用对话体写成的。一些欧洲著名人士与他的通信大都坚持许多时间, 有的甚至连续数十年不间断,直到他去世,这种信息往来才不得不终止。和他通信的主要人士包括:

① 《德国哲学家论中国》,三联书店 1993 年版,第 21—22 页。

与数学家贝尔努依的通信,这些信主要讨论数学、物理学、形而上学方面的问题,通信时间始于 1694 年,于 1716 年他逝世时止。

与神学家鲍斯经的通信,这些信主要讨论实体和圣体转化等神学问题, 其通信时间自 1706 年至 1716 年止。

与科学家布尔盖的通信,这些信主要讨论哲学和生物学问题,通信时间自 1714 年至 1716 年止。

与物理学家拉克拉的通信,这些信主要讨论时间与空间以及他与牛顿的分歧问题,通信时间自 1714 年至 1716 年止。

与大主教鲍修埃的通信,这些通信主要讨论神学与宗教问题,其通信时间共有 25 年之久。

不仅如此,“有几年,莱布尼茨确实是同时和数百人通信,几乎是无所不谈,例如,谈论科学、数学、法学、政治学、宗教、哲学、文学、历史学、语言学、钱币等以及人类学等等。他保存这些信件成了癖,有 1500 多封信被他保留下来。”①

通信之外,他一生曾经历好几次大争论,其中以与牛顿及牛顿的狂热支持者的争论最为著名;但他对洛克哲学的批评同样占去他很多精力。他的《人类理智新论》之所以用对话体写成,也和他特别喜欢讨论问题的习惯有关。以这样的形式和方法丰富、磨合、提炼与展示自己的学识的人,实在世

所罕见。在 17 世纪的哲学家中,他是独自一人,在 18 世纪和 19 世纪的哲学家中他也是极富特色的“这一个”。此所以莱布尼茨可为莱布尼茨者也。

第三,莱布尼茨具有极适合进行学术研究和科学思考的心理结构与个性。莱布尼茨的研究专家罗斯评价他说:“莱布尼茨一生被这样一个不可能实现的野心所支配,那就是他企图在理智和政治活动的各个领域都出人头地。令人惊异的不是他经常失败,而是他已经取得的如此之多的成就。他的成功在于呕心沥血的工作,善于吸收他人的思想,以及对他自己心灵的极度信任的一种罕见的结合。无论何时,只要他抓住一个新课题,他就查阅所能找到的与此有关的一切材料,但是他并不屈从于传统的观点和假设。”①

这段话讲了好几层意思,而这好几层意思,没有一层不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他有一种强烈的竞争欲望——他“为不可能实现的野心所支配”,

渴望在“各个领域都出人头地”。这实在并非一个缺点——对政界人物可能是缺点,对学界人物则不然——而是一个特点,把这个特点换成现在中国人的语言,就是具有强烈的强人意识。你先莫说是否能成为强人,但先该有这种意识。连这点意识都没有,怎么能成功。纵然有些小见识小成就也是瞎猫捉住了死老鼠。

其次,他有一股不怕失败的顽强风格——“令人惊异的不是他经常失败, 而是他已经取得的如此之多的成就”。一面是经常失败,一面是成就极多, 说明他是一个不怕失败的人。唯有不怕失败,才能取得胜利,心理上惧怕失败的情绪正是通往胜利的一扇铁门。

再次,他有一种上佳的心理组合方式——一是“呕心沥血”,二是善于吸收他人思想,三是对自己充满信心。三者能其一,便是一大幸事,成为一名优秀的科技人员大有望矣。莱布尼茨居然三者尽得又能把它们恰如其分地

① 《莱布尼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3—14 页。

① 《莱布尼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37—38 页。

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心理品性,倘不成功,天理不明。

又次,莱布尼茨是个天才,天才者何也?特别聪明特别有创造力者之谓也。一方面尽可能多的占有材料——“查阅所能找到的与此有关的一切材料”;一方面独立思考——“并不屈从于传统的观念和假设”。过去批判天才论,认为只有实践是最重要的,大脑不过是个加工厂而已。殊不知加工厂也有好有坏,有的出精品,有的只出次品。马晓春就是围棋天才,科马内奇就是体操天才,贝利就是足球天才,乔丹就是篮球天才。谁不相信天才,让这几位换个位置,看看会是什么结果。天才总是有的,如果认为只要通过努力,什么人都可以凭勤奋而成功,其反证就是绝大多数人都是懒汉——你没成功因为你懒。否则为什么你老人家画了 40 年画还画不过拉斐尔,拉斐尔一

生才活了 30 多岁嘛!为什么你打了 20 年球还不如庄则栋,庄则栋 18 岁就成了世界冠军。莱布尼茨 12 岁就掌握了拉丁文,20 岁时就有了“普遍符号系统”的设想,28 岁才开始接触现代数学,30 多岁就完成了微积分的主要发明。这不是天才是什么?

(充分有效的)历练+(丰富实用的)信息+(优秀的)心理品性=(成功的)莱布尼茨。

这样说,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