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日变化与地面热量收支示意图应如何准确地表达?

**解析:**高中地理插图“上海 7 月份气温日变化平均情况与地面热量收支示意图”(见图 2-4 甲)。教师在运用这图时,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1. 插图中的三条曲线,代表气温、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而纵坐标上仅标出气温的单位(℃),这似乎是美中不足。

教师在讲授该图时,如果在图的右边加上纵坐标标出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单位(卡/厘米 2·分),那么,不仅使该图设计严密,而且将会提高学生定量分析的读图能力。

  1. 插图中三条曲线所表明的情况是:

太阳短波辐射的最高值在 12 时,地面长波辐射最高值在午后 2 时多,气温最高值在午后 2 时。而课本中有关分析是:“⋯⋯地面温度达到最高值。地面再通过辐射、对流、湍流等方式将热量传给大气,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午后 2 时左右,气温才达到最高值”。

上述课文表明,在地面温度达到最高值(课文并未指出是在什么时刻) 之后,需要一个过程,气温才达到最高值。但插图却表示出地面温度最高值和气温最高值是基本同时(午后 2 时)出现的,这说明课文和插图内容不一致。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解决?

我们认为插图中把地面长波辐射的最高值画在午后 2 时的位置是不准确的。课文并未指出地面温度最高值的时刻,是不够明确的。

解决的办法:

  1. 明确地指出三条曲线最高值的时刻是:太阳短波辐射最高值在正午

→地面温度最高值在午后 1 时左右→气温最高值在午后 2 时左右。这三者是

按上面次序间隔 1 个小时逐步出现的。

  1. 把插图中地面长波辐射的曲线最高点移在午后 1 时左右对齐的位置

(见图 2-4 乙)。这样,叙述具体,图文一致,学生对气温日变化与地面热量收支的关系问题就不再产生什么疑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