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力学、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四个学说的创始人 是谁?基本内容是什么?

解析:(1)地质力学学说,是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1889—1971 年) 创立的学说。他是根据他本人在国内外长期的地质实践经验和我国地质构造发育的特殊条件,从 20 世纪 20 年代初开始逐步总结创立出来的。它的基本内容是:地质力学学说是在地质学的基础上,用力学的原理研究地壳构造与地壳运动规律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该学说用力学的原理,研究地壳运动中所形成的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形迹的特征、分布、排列规律、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内在联系,并依此进一步探索地壳运动的方式、方向和引起地壳运动的动力来源等问题。李四光在总结我国和东亚濒太平洋地区地壳构造特点之后,提出了大陆构造基本型式的三种主要类型:即纬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和扭动构造体系,并认为地球的自转及其角速度的变化所引起的地壳水平运动(经向的水平错动和纬向的水平错动)是推动地壳运动的主导因素。地质力学学说在生产实践中,已应用于找矿勘探(如找石油油田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地质,以及地热资源勘察等方面。

  1. 大陆漂移学说:该学说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1880—1930 年)于 1912 年提出的学说。他根据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两个大陆海岸的形状、地质构造、古生物等的相似性,认为在二三亿年以前,地球上只有一整块联合古陆(也称泛大陆),它的周围是海洋。后来,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这一块联合古陆开始分离。由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块,象冰块浮在水面上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移,逐渐形成了现代的海陆分布状况。

  2. 海底扩张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是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于 1960

年和 1961 年分别在美国和英国的两次学术会议上提出来的学说。他俩主要根

据 50 年代以来,人们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海底岩石的年龄都很轻,一般不

超过 2 亿年,而且岩石离海岭(也叫大洋中脊)越近,年龄越轻,离海岭越远,年龄越老,并且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的规律,而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外,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到达顶部冷却凝结,形成新的大洋地壳。以后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早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溶化而消亡。

  1. 板块构造学说(亦称全球大地构造学说):该学说是法国科学家勒比逊于 1968 年提出的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又根据大量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海底地貌等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提出的学说,因此有人把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称为全球大地构造理论发展的三部(步)曲。

板块构造学说是近代最盛行的全球构造理论。这个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完全是在海洋,其余五大板块都包括有大块陆地和大面积海洋。大板块还可划分成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是由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而形成的。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 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就是这样形成的。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山脉。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成为海洋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常形成巨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板块在向亚欧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

目前板块构造理论已被用来解释火山、地震的形成和分布,以及矿产的生成和分布等。但是,是什么力量驱动着板块作大幅度、持续运动的驱动力问题,意见还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