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四季三种天文现象的周期 变化?

**解析:**高中地理上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两段文字,主要解释了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四季三种天文现象周期变化的原因。其原因可简言概括为三条:①地球绕日公转;②公转时黄赤交角为 23°26′,即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 66°34′的交角;③公转时地轴指的方向不变,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因此,在地球绕日公转过程中,太阳有时直射在北半球,有时直射在南半球,有时直射赤道。三条缺一不可。如若没有公转,只存在②③两条,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不会南北移动,也就没有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四季三种天文现象的周期变化。如果没有黄赤交角,即地轴与轨道面成 90°的交角,①③两条仍然存在,太阳直射点只在赤道,也不会有南北移动,同样没有昼夜长短、四季等的周期变化。如若地轴指的方向时刻变化,①②两条仍然存在,太阳直射点也不会南北移动,也同样没有昼夜长短、四季等的周期变化。因此,只有①②③三种现象全都俱备, 太阳直射点才能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才会形成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四季的周期变化。由于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斜交成 66°34′的夹角,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最大范围也只能在南北纬 23°26′(回归线)之间,极昼极夜区也只能扩展到南北纬 66°34′(极圈)的范围。因而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也只能以回归线和极圈为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