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的心理学问题
根据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是教育上的一个普遍规律,它历来为教育学家们所重视。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最先(根据文字记载)采用了因材施教办法。他对每个学生的性格、才能、志趣和特长等,都了如指掌。他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不同学生提出的同一问题常有不同的回答。有一次,仲由(即子路)和冉求都问孔子听到道理之后是否就要实行,孔子对子路说:“你有父兄在前,怎么可以听到就去做呢?”而对冉求说:“听到后就应该去做。”公西华见到这种情况有些疑惑,就向孔子请教。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人。”(意思是说:冉求平日遇事退缩,所以我给他壮胆;仲由胆大好胜,所以我要压阻他。)孔子的因材施教的主张和经验,是一条宝贵的教育经验。
世界各国一直在探讨个性差异和个别施教的问题。随着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尤其是电化教学的开展,一方面教学摆脱了课堂空间的限制,对象在扩大;另一方面在一般教学中如何适应个别差异的问题也更加突出,研究因材施教的问题仍然是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
在学校范围内,学生心理的个别特点主要在他的学习活动和纪律行为上表现出来。因此,对造成学生成绩和纪律行为上的差异的心理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有助于在教育工作中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