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言语能力的重大意义

经验证明,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言语的表达能力。《学记》要求教师善于运用精简扼要的讲述与适当中肯的譬喻(“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使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马卡连柯不止一次地说过,必须使未来的教师养成善于同儿童说话的能力。古今中外教育家都承认:善于清楚地,有说服力地发表自己的思想是优秀的教师的基本品质之一。

教师的言语应当简单明了,内容具体,生动活泼,有感染力,善于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合他们的理解水平。教师的言语应当考虑教育效果,语句既不应太长,也不应过多地停顿,或断断续续,再三重复。冗长的讲话会使儿童疲劳。

优秀的教师在讲课时,并不是照本宣科,逐字逐句诵读教材上的语句, 而是用自己的话讲述。教师的语言必须合乎逻辑,语法正确,流利畅达。但这要有充分的准备,如果说了这句,忘了那句,或加一些累赘的词语如“这个”、“那个”等。这不但没有用处,反而破坏语言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因而妨碍讲述教材的明确性、简洁性和生动性。

教师的言语,不仅要求语法正确,语音、语调也要讲究,不能平铺直叙, 要有抑扬顿挫,还要伴随着适当的面部表情和手势。

教师语言要富于情感,富于情感的语言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是, 为了更好地传授知识和影响学生,教师言语的表现方式和情感成分也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而有所不同。例如,低年级学生由于思维的具体性富于情感色彩的特点,就更需要教师的言语富有感情和表现力。年龄较大的学生对于他们逻辑思维的发展,更多注意的是教师言语的逻辑性和说服力,过多的情感成分,可能引起与教师愿望相反的效果。

教师正确地、富于表情地说话的能力,不是天生的,主要是通过练习获得的,马卡连柯认为教师的言语和声调有重大的意义,他坚决主张必须专门对言语和声调进行改善工作。

美国心理学家塞门斯说:“在教师的许多特性中,声调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从根本讲来,声调并不是教师的技能和设备中一个重要部分,但是一种不好听的或低沉的声调,很可能阻碍教师成功的事业。有时教师的失败, 是由于他的声凋太弱了,以致学生听不清他的话,而他也不能用他的声调来控制学生的注意。另一方面,有些教师的声调如粗糙的晨号声,听着非常刺耳。”这也说明,教师言语中的声调问题,是不能忽视的。

认真负责的教师,经过长时期的练习,语言能力可以不断提高。只有那

些得过且过,不求进步的人才出现每况愈下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