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土地与赋税制度的演变

西周末周代的土地与赋税制度已开始发生变化。有的学者认为周宣王的“不籍千亩”就是放弃直接榨取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公田制度。这一变化开始了中国赋税征收上从徭役经济向实物经济的过渡,具有重大进步意义。春秋战国各诸侯国的土地、赋税制也相继发生了变化。

<1>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齐国在齐襄公当政时(公元前 697—前686 年),由于庶民怠工、逃亡,靠庶民共耕公田榨取其剩余劳动的办法已难以维持。《诗经·齐风·甫田》说:“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无田甫田,维莠桀桀”就反映了这一点。这两句诗意思是相同的,甫田即公田、大田,公田上无人耕种,草长的非常茂盛。为摆脱这种困境, 齐桓公执政后任用管仲于公元前 686 年开始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

,即按土地美恶分等差征收实物税(租)。改革时,《国语·齐语》载管仲采取了“井田均畴”的措施,也就是把井田大体平均分给生产者。井田制虽未完全遭到破坏,但废除了共耕公田的制度。这次改革总的看来是在废除共耕公田制的同时,实行了按土地美恶分等差征收实物(租) 的制度。这一改革是剥削方式的大变化,导致了分散的个体农民经济出现。这个变化当然具有重大意义。不过这次改革的作用还不限于此。据

《国语·晋语》说“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意思是说按其地美恶分等差收税就会使直接生产者的负担公平,而可以使其不移徒他处。

<2>晋国“作爰田”。公元前 645 年晋国“作爰田”。《左传》僖公

二十五年载此事发生的背景是:秦晋韩之战,晋惠公战败被俘,在知道秦穆公将要放他回国时,晋惠公让臣下却乞回国告诉了吕甥。吕甥让“朝国人而以君命赏”,并假讬君命说:我虽然要回国去,但有辱社稷,让立公子圉为君。众人都感动得哭,“晋于是乎作爰田”。吕甥又说,国君给了大家的恩惠到家了,应怎么报答国君呢?回答说:“征用车马, 整治甲兵,以辅助孺子(公子圉)”,这样晋国丧失了国君又有了新君, 群臣和睦团结,甲兵增加了很多,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大家都很高兴。“晋于是乎作州兵”。《国语·晋语》的记载与此基本相同,但把“作爰田”写成了“作辕田”。对晋国的这一改革历来解释不一,分岐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

其一,什么是“作爰田”。

有人认为是“以田出车赋”,杜预认为是“分公田之税应入公者, 爰之于所赏之众”等等。作者认为爰田是在井田制瓦解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田制。对“作爰田”前人已有不少注解。《国语·晋语三》注引贾逵云:“辕,易也,为易田之法,赏众以田。易,易疆界也。”《左传》僖公十五年服虔、孔晁注云:“爰,易也,赏众以田,易其疆畔。” 上述对“作爰田”的解释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是“爰,易也”,“为易田之法”,作何解释呢?《汉书、食货志》说:“民受田,上田夫百亩, 中田夫二百亩,下田夫三百亩。岁耕种者为不易上田,休一岁者为一易中田,休二岁者为再易下田。三岁更耕之,自爰其处。”因此,所谓“爰, 易也”,“为易田之法”,就是在分给自己使用的田地上输换耕种的“自爰其处”的田制。这种田制就叫做“爰田”。第二层,为什么实行这种田制是“赏众以田”呢?因为“作爰田”之前实行的是井田制下“三年一换土易居”各家定期轮换耕地的田制。“作爰田”则是把田地变为各家长期固定占有的耕地,所以叫做“赏众以田”。第三层,为什么实行这种田制时要“易其疆畔”呢?因为实行“爰田”制是一定要改变原来各家使用耕地的田界的。原来在井田制下各家分的份地无论上、中、下田,都是一家百亩,而后各家轮流耕种。实行“爰田”制后,分上、中、下田时,每家分别分一百、二百、三百亩。各家分的耕地面积不同,所以原来每家百亩的田界就要被打破,田界要另划。这就是所谓“易其疆畔”。战国初,魏国还存在实行爰田制的痕迹。《吕氏春秋·乐成篇》载,“魏氏之行田也以百亩,邺独二百亩,是田恶也”就反映了这一点。

其二是“作爰田”的对象包括些什么人?《左传》所说“朝国人而以君命赏”,所以“作爰田”首先应在国人中实行,这里毫无问题的。然而,“作爰田”又不局限于国人,因为“作爰田”与“作州兵”二者是联系在一起的。《周礼·地官·大司徒》说“五党为州”,每州两千五百家。蒙文通先生在《孔子和今文学》一文中指出:据《周礼》遂(管理庶人的组织)不出兵。“诸侯三郊三遂,《管子》谓统州者谓之遂, 作州兵就是取消三郊服兵役的限制,扩大出于三遂”。这就是说庶人也要服兵役,与此相联系,“作爰田”的对象是包括庶人在内的。

总之,“作爰田”就是实行“自爰其处”的固定长期使用耕地的田制。实行这种田制有利于提高直接生产者的积极性。“作爰田”的对象包括国人、庶人。

③鲁国的“初税亩”“作丘甲”、“用田赋”。公元前 594 年鲁国

“初税亩”,开始按亩收税。这是鲁国土地赋税制度一次划时代的变革。

《左传》宣公十五年载:“初税亩,非礼也,谷出不过藉”。这就是说按西周的传统是用“藉法”即借民力助耕公田直接榨取剩余劳动的,开始实行的按亩收税制不合周礼。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初税亩”是对公田以外原不征税的农民私田和可供农民垦闢的国有土地也许农民耕垦,而后计亩征税。《左传》宣公十五年杜预注云:“公田之法,十取其一。今又履其余亩(指公田以外的私田),复十收其一”。这就是说实行“初税亩”后,劳动者除了助耕公田时交纳十分之一的劳役地租外, 在私田上又要按亩纳十分之一的实物税(租)。《谷梁传》也说“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也是申明初税亩并不是去消公田按亩收税,而是在公田之外劳动者的私田上按亩而税,而原来在公田上的劳役盘剥并未废除。因此,可以说“初税亩”的实行是统治者的加重剥削和扩大剥削。所谓加重剥削,是指直接生产者除了在公田接受十分之一的劳役之外,现在又要在私田上交纳十分之一的实物税(租), 他们受的盘剥增加了一倍,由原来的十分之一增加到了十分之二。所谓扩大剥削,是指统治者的税源扩大了,增多了。原来统治者只在公田上盘剥劳动者,此外在直接生产者的份地和井邑所属的大片草地、森林、荒地等等都无税收,这就是所谓“公田而收其入”,“而不税民之私也”。这样,统治者剥削收入的来源仅仅限于领地的一小部分公田上,对其余绝大部分土地都不能课税,没有剥削收入。实行“初税亩”后不同了, 对劳动者的份地要交税,不为农民使用的草地、荒地等公用土地也可以借贷、租赁方式归农民使用而由统治者收税。当统治者发现向农民征收实物税(租)是一种省力、省事、收入更多的剥削方式时,他们就会放弃公田上对徭役劳动的榨取,也改而采用实物税(租)制。这样就使整个社会剥削方式和制度发生了大变化,旧的制度衰亡了,新的封建的剥削方式和制度出现了。因此,“初税亩”出现的意义是重大的。

“初税亩”后的四年,鲁成公元年(公元前 590 年)鲁国“作丘甲”

。《春秋》:“三月,作丘甲”。《谷梁传》称:“作,为也,丘为甲也,丘甲,国之事也。作丘甲,非正也。作丘甲之为非正何也?古者立国家,百官具,农工皆有职以事上。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夫甲非人人所能为也,作丘甲,非正也。”按注家解释:周制: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丘十六井, 出戎马一匹,牛三头。丘六十四井,出长毂一乘,戎马四匹,牛十二头, 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范文澜先生认为,作丘甲“就是一丘出一定数量的军赋,丘中人各按所耕田数分摊,不同于公田制农夫出同等的军赋”。“作丘甲”是继“初税亩”之后鲁国赋税制度的又一变化。

《左传》哀公十二年(公元前 483 年),季孙在鲁国“用田赋”。这是继“作丘甲”之后,鲁国军赋制度的又一变化。关于“用田赋”诸家解释虽多,然无确解,按其意思,应是按田亩数征收军赋的一种新的收赋方法。《汉书·刑法志》师古注云:“田赋者,别计田亩及家财, 各为一赋。言不依古制,役烦敛重也”。这一解释可作参考。这一改革值得注意的是按田地征收军赋之后,用田赋后剥削是加重了。《左传》哀公十一年载:“季孙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私於冉有曰: ‘君子之行也,度於礼,施取其厚,奉举其中,敛从其簿。如是,则以

丘亦足矣。若不度於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而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而何访焉?’弗听。”所以次年就有“用田赋”之事发生。从孔子私下与冉有的谈话中,可知“用田赋”不是西周传统的征赋方法,加重了对民众的盘剥。

《汉书·刑法志》说周代“税以足食,赋以足兵”。税就是田税(租), 赋就是军赋。春秋时鲁国的赋税制度就是从这两方面进行改革的,“初税亩”是在田税方面实行按亩收税(租),“作丘甲”、“用田赋”则是在军赋方面实行按劳动者实际占有的田地数而收军赋的办法。这种赋税制度的变化是与当时土地制度的变化相适应的。

④楚国“量入修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 548 年)载, 楚康王十二年,子木(屈建)为令尹,■掩为司马。子木让整治赋收, 计算甲兵,即整顿田制、军制。司马■掩书写登记,测量了各种如平原、山地、低洼、沼泽、山林等各类土田,然后计量各种收入数量,而后修定赋税,这就是“量入修赋”,并据此征收“车兵、徒兵,甲楯之数”。这样作的作用是打破了旧的田制、军制的框框使占土地多收入多的富人多纳军赋,并提高其社会地位。

⑤郑国的“田有封洫”与“作丘赋”。公元前 563 年,郑执政子驷“为田恤”,清理整顿田界,侵犯了一些贵族的利益。这些贵族发动叛乱,杀死了子驷等人。不久,平定叛乱有功的子产执政。公元前 543 年,子产又进行改革,“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

。田有封洫主要是清理田界,承认个体农民的合法性,稳定农民个体经济,建立与此相应的制度,按什伍加以编制。并限制旧贵族势力,因此有些旧贵族曾试图发动叛乱。子产从政一年“舆人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这说明子产改革时,确曾侵犯一些人的田地交给直接生产者去使用,所以他们咒骂子产, 甚而说“孰杀子产,吾其与之”。过三年以后,这些人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子。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说明子产的改革确实见到了成效。

公元前 538 年,子产又“作丘赋”。国人骂子产:“其父死於路, 已为虿尾(蝎子尾巴)”有人把这事告诉子产,子产回答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且吾闻为善者不改其度(法制),故能有济也”。子产的“作丘赋”与鲁国的“作丘甲”相同,其办法应是以丘为单位出一定数量的军赋,丘中人各按所耕田数分摊,与共耕公田时直接生产者出相同军赋有别。这样作一些耕地多的国人出军赋多了,所以咒骂子产。另外,“作丘赋”也承认了一些个体生产者有作甲士的资格,提高了其社会地位。这都促使阶级关系发生变化。

(6)秦国的“初租禾”与“制辕田”。秦国是后进国家,战国时才进行改革,秦简公七年(公元前 408 年)“初租禾”,这是与鲁国“初税亩”相似的改革,是秦国开始对耕地收实物税(租),但在时间上却比鲁国“初税亩”迟了一百八十余年。秦献公十年(公元前 374 年)“为户籍相伍”,也是在承认个体农民合法性的同时,按什伍组织把他们初步编制起来。这与子产在郑国改革时使“庐井有伍”是相似的,但在时间上比子产改革晚了一百六十余年。公元前 350 年,商鞅才废井田,开阡陌。《史记·商君列传》说,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开

阡陌封疆”就是把旧井田制的田界打破,并按新的二百四十步为一亩的亩制把田地交给个体农民耕种。这样就需要重新设阡陌和封疆。云梦秦简《法律答问》中就有关于商鞅变法后田间仍有阡陌封疆的内容。如: “盗徙封,赎耐。可(何)如为封?封即田千(阡)佰。顷半(畔)封殹(也)且非是,而盗徙之,赎耐,可(何)重也?是,不重。”这段话译成语体文为:“私自徙封,应赎耐刑。什么叫封,封就是田地的阡陌。一顷田的田界算不算是封?如私自移动,便判处赎耐,是否太重? 算封,判刑不重。”这就说明商秧废井田,开阡陌之后,实行新的田制田与田之间也需要标明田界,也有阡陌封疆。

那么商鞅废井田后在秦国推行的是什么田制呢?《汉书·地理志下》说:“孝公用商君,制辕田,开阡陌,东雄渚侯”。什么是“制辕田” 呢?张晏曰:“周制三年一易,以同美恶,商鞅割列田地,开立阡陌, 令民各有常制”。这里“开立阡陌”一语讲的非常好,就是商鞅在废井田开阡陌时,还要“立”新的阡陌,只有如此,才能使“民各有常制”。孟康曰:“商鞅相秦,复立爰田,上田不易,中田一易,下田再易,爰自在其田,不复易居也。食货志曰‘自爰其处而已’,是也。辕、爰同。” 这就是说商鞅废井田后实行的是“爰(辕)田”制,即让劳动者长期固定地占有使用耕地(自己在这块土地轮换耕种)的“自爰其处”的田制。这是与稳定个体农民经济相适应的一种土地制度。

上述六个国家土地和赋税制度变化,可代表春秋战国时期变化的总的趋势。这一变化的结果,导致了旧的奴隶制的社会结构的解体,和新的社会结构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