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的规模和特点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缺乏系统的、可靠的有关国内人口迁移统计资料。户籍登记机关提供的 1954~1987 年间的全国人口迁移数据,已汇总发表在

《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上,但其中问题不少,主要的就是对统计对象缺乏严格的界定,各种类型的迁移混在一起,更有甚者,不少地区视人口迁移为平衡人口总数的“弹性系数”,统计时随意性很大。典型的如青海省 1960~1962 年间对死亡人口未作如实统计,缩小了死亡数,夸大了迁出数。天津市在1973~1981 年间年均漏报出生人数达 4360 人,这些婴儿第二年一般均计入“迁入人口”。类似的问题在其它地区也相当普遍。结果造成在中国这样一个国际人口迁移率极小的封闭系统中,迁入总人数不能与迁出总人数相互抵消,有的年份差额竟达数百万人之多,这不能不影响到上述这套统计数据的实用价值。

根据由户籍登记机关提供的统计,1954~1987 年间,中国年均迁入 1840 万人,迁出 1752 万人。由于其中的 1966~1971 年间部分省区缺统计,经修正后年均迁入、迁出数分别应为 1956 万人和 1868 万人,迁入率和迁出率分别为 23.7‰和 22.6‰。以上可见,迁入与迁出之间有近 90 万人的差额,表明统计中确有缺陷。但若取二数的平均值,即年均迁移 1910 万人,迁移率为22.2‰则是大体可信的。

1987 年中国进行了 1%人口抽样调查,其中包括了人口迁移的内容,并

对统计对象作了较严密的界定。这次抽样调查中的迁入人口,指的是从 1982

年 7 月 1 日到 1987 年 6 月 30 日由外市、镇、县迁入本市、镇、县,并一直

居住到 1987 年 7 月 1 日零时的人。其中既包括有户口迁入的人,也包括虽无户口迁入,但已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在本地居住不满 5 年的人。5 年内有两次以上迁入,以最近一次为准。很显然,如此清晰的界定,同相对含糊而有缺陷的日常户籍登记统计在科学性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遗憾的是,不同地区在对上述规定的理解和执行上仍有差异。例如,按规定一个城市市区内的迁移是应予排除的,实际并非如此,表 62 反映了由市、镇、县三部分组成的中国三大直辖市的市内迁移情况。

从表 62 可见,北京市完全计入了市区内部迁移,天津市则完全予以排除,上海市在 6.88 万的抽样人口中统计出 3 人 , 年 均

表 621987 年中国三大直辖市内迁移人口

直辖市

市内迁移(人)

市区内迁移(人)

市区内迁移率(‰)

北京

5375

4412

76.05

天津

405

-

0

上海

2729

3

0.04

0.6 人,既未完全排除,市区内迁移率又小得难以思议。三大直辖市就出现 3 种不同情况,这不能不使此次抽样调查数据的科学性受到影响。

按 1%抽样调查数推算,前述 5 年内中国迁移人口共 3053 万人,年均

610.6 万人,迁移率为 5.90‰。与户籍登记机关提供的 1954~1987 年间的年均数据相比,尚不及其 1/3,可见统计范围差异很大,很重要的原因看来是抽样调查只统计跨市、镇、县的迁移,而户籍统计则包括了其内部迁移。

1990 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也包括了人口迁移的内容,从而填补了前 3 次

普查在这一领域内的空白。第四次普查设有“1985 年 7 月 1 日常住地状况”

一栏,以此同目前普查所有地比较,可反映出 5 年来的人口迁移状况。同 1

%抽样调查一样,这次所统计的也只是跨市、镇、县的迁移,仍然不包括市、镇、县的内部迁移。如上海市的市区包括 12 个区,总人口达 821 万之多,但在普查中统统算作一块,其内部迁移未得到反映,从而失去了一次研究城市内部人口迁移的好机会。同 1%抽样调查不同的是普查将迁入者的迁入时间由半年改为 1 年,这一改变显然是比较适当的。

除了未包括市、镇、县的内部迁移和居住未满 1 年的迁移外,这次普查的人口迁移项目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1)5 年中多次迁移的,只计算 1 次。

(2)5 年中已死亡的迁移者,以及未满 5 足岁的迁移者,均未予计算。

(3)5 年中迁出又迁回的人员也未予计算。

因此,1990 年普查数据所反映的实际上只是中国国内人口迁移总量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有偏低的倾向。

据此次普查 10%提前抽样汇总的数据推算,1985 年 7 月 1 日至 1990 年

7 月 1 日的 5 年中,全国跨市、镇、县的迁移共 3384 万人,年均 676.8 万人, 年均迁移率为 6.15‰。与 1987 年 1%抽样调查相比,规模略有增大,若按相同口径调整,增长可达 1/3,说明近几年中国的国内人口迁移确有较大发展。

但若在国际间进行横向对比,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的规模仍明显偏小,依然保持人口分布相对凝固化的特点。据统计,近年美国年均国内人口迁移率达 200‰,日本和前苏联为 60~70‰,印度也达到 30‰,而中国据户籍登记机关提供的数据仅在 22‰左右,差距明显。1987 年 1%抽样调查和 1990 年人口普查提供的迁移数据反映的只是跨市、镇、县迁移,必须加上市、镇、县的内部迁移才具有可比性。据估计,后一部分在迁移总量中一般约占 3/4, 甚至更多一些,但以此推算出来的全国人口总迁移率估计不高于 25~30‰, 仍未达到在经济和人口状况方面有较大可比性的印度的水平,说明中国人口迁移的规模确实偏小。适度发展人口迁移有助于增强经济和人口的活力,对此似应引起更多的重视。

根据迁移规模,可将上述 30 余年划分为 3 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 1954~1962 年。期内各年人口迁移率均在 30‰以上,1960 年还创下了年迁移 3300 万人,迁移率达 50‰的最高记录。虽然这些数据与以后各年份是否完全可比尚有疑问,但期内人口迁移比较活跃确是不争之事实。一方面 50 年代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全国职工总数由 1953 年的 1856 万人

激增到 1960 年的 5969 万人,其中大部分来自农村。期内国家组织了一系列

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典型的如 1955 年冬青海省设立“移民垦荒局”,翌年即

从河南、山东、安徽等省迁入约 7 万人。另一方面 50 年代国家对城市人口规模尚未严格控制,户口管理也相对宽松,故各地自发性人口迁移规模也不小。进入 60 年代,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庞大的职工队伍和城镇人口同连续大幅度下降的粮食产量形成极大反差,政府不得不大规模精简职工队伍,下放城市人口,再加上不少地区因食品极度匮乏导致大量非正常死亡,所有这些都造成了人口迁移上的一次大退潮。

第二个阶段是 1963~1970 年。期内人口迁移率由前一阶段的 30‰以上骤然跌落到仅略高于 20‰,表明国内人口迁移规模显著缩小。这一阶段全国性的人口迁移事件主要有两个。一是“大三线”和“小三线”建设陆续展开, 在国家的统一调配下,大批工厂、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沿海迁往内地,从而带动了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期内仅迁入青海省的职工及其家属即达 10

余万人,迁入贵州省的达 8 万余人,迁入四川省的职工多达 40 万人。二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阵阵人口大迁移的政治风暴,如遣返“五类分子”,下放城镇人口,干部下放劳动,兴办“五七干校” 等,而其中规模最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把大约 1700 万一二十岁的中学生抛到了全国各地农村,成为世界人口迁移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事件。期内广大农村经济萧条(1969 年全国人均农业国民收入比 1957 年低 12

%),农民生活艰难,尽管户口管理趋严,向着边疆地区的自发性人口迁移仍相当活跃,仅流入黑龙江省的人口每年即达 20 万人之多。

第三个阶段是 1971 年以后。除 1979 等个别年份外,迁移率均在 20‰以下,与 60 年代相比,人口迁移的规模又有所减小。70 年代初,前一阶段由国家组织的“遣返”、“下放”、“上山下乡”、“三线建设”等名目繁多的人口迁移渐入尾声,到 1973、1974 年,全国迁移率降至极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前一阶段被“遣返”、“下放”或“上山下乡”的人员纷纷返回,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大退潮,充分表明“文化大革命”中花费了国家大量财力、人力进行的这些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均非出自当事人的自愿。与此同时,一些“三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日趋表面化,国家不得不重新加以调整,于是不少在前一阶段内迁的工厂、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又迁回到原迁出地或其它生产布局条件较好的地区,仅在四川省,迁入又迁出的高等院校就有北京农机学院、北京矿业学院、上海化工学院、清华大学四川分校等多所。由于以上情况,本阶段人口迁移的方向与前一阶段正好相反。期内农村经济渐趋繁荣,以往那种逃荒觅食型的自发迁移大大减少,而随着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的颁行,以及户籍管理方面的某些松动(如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落户,某些新开发区采取控制常住户口,适当解决暂住户口,短期工作人员不办户口等措施),务工经商等类型的人口迁移有很大发展。以 1990 年普查与 1987 年 1%抽样调查作对比,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国人口迁移规模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这一现象在户籍登记机关的统计中反映得不够明显。

与外国相比,新中国建国 40 余年来的国内人口迁移,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1. 人口迁移受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有关政策的深刻制约,国家有组织的计划性迁移在迁移总量中占了大部分。

中国是一个以实行计划经济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口迁移同人口再生产一样理所当然地成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几十年来,尤其是五六十年代,各级政府部门组织了一系列各种类型的人口迁移。此外,职工的招收和退休,兵员的征招和退伍, 大专院校的招生和分配,以及干部的调配等等,都是在国家计划下安排的, 这些都对国内人口迁移起到基本的制约作用。婚姻、投亲靠友等迁移虽属私人性质,但因牵涉到就业、就学、粮食供应等等问题,仍受到国家计划一定程度的制约。

为了使人口迁移同社会经济条件相互适应,政府部门在不同时期制订了一系列有关政策。例如,从 50 年代中期开始,国家对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实行严格控制,农村人口不能自由迁入城镇,中小城市的人口也不能自由迁入大城市。70 年代进一步明确规定:“从农村迁往市、镇,从其它城市迁往北京、上海、天津 3 市,要严加控制。从镇迁往市,从小市迁往大市, 从一般农村迁往市郊、镇郊农村,应适当控制”(见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进入 80 年代以来,根据社会经济新的发展形势, 人口迁移政策有一定程度的变动,如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落户等,取得了明显的积极效果。

中国根据本国的国情,把人口迁移置于国家计划和有关政策的制约之下,无疑是很必要的。这样大大减少了人口迁移中的自发性和盲目性,避免了因其规模和流向失控对社会经济的冲击,否则毫无控制地让人口任意迁移,在中国这样经济还很不发达的情况下,定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不符合全体人民根本的和长远的利益。此外,有组织的计划性迁移,在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尤其是内地和边疆的建设上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建国以来由政府部门组织的人口迁移中失误之处也不少,其中有一些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另一些则属于主观与客观脱离, 移民时没有充分论证其发展条件、经济效益及生态后果,如某些地区违背自然规律的大规模移民垦荒以及某些“三线建设”等,其后果不仅事与愿违, 且劳民伤财。因此有组织的人口迁移虽确实起了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但与自发移民相比,花费大,问题多,巩固率低,也是事实。从国外的情况看,前苏联有组织的移民比过去已大大减少,70 年代后不超过总数的 5%,即行政组织措施的作用相对减弱,经济杠杆的作用逐渐增强。在巴西,自发移民的定居效果也优于政府组织的移民。其中的道理说到底还是一个自愿与否及效益高低的问题。因此,今后除非很有必要,一般不应再由政府组织大规模的移民。政府的作用应主要放在引导、规划、法治、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综合机制的健全上,也就是在人口迁移中只起间接的作用,具体事务应由企业或移民本人承担。

与政府有组织的移民相对应的是民间的自发性移民。应该承认过去有很长一段时间国家对这类移民在政策上是不鼓励甚至是严加限制的,但尽管如此,其数量仍然很大,据估计迄 80 年代初的 30 多年中,仅自发性的省际移

民总数即在 1000 万人以上,其中黑龙江省独占 500 万人,内蒙古约 200 万人,

新疆 100 余万人,迁入青海和宁夏的合计也有 100 万人以上。

新中国虽然对户口管理极为严格,却始终存在自发性的人口迁移,规模有时竟超过政府组织的计划性移民,从深处看,这种现象仍属正常。首先, 中国存在着促发人口迁移的客观经济需求,这就是地区之间人口、自然资源和生产力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这三者比例关系的显著不平衡,以及居民生活水准的显著不平衡,这些必然会产生引发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 其次中国地大人多,情况复杂,再周密的计划经济也无法安排得面面俱到; 再次,中国的计划经济也存在不少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有关人口迁移的政策及其组织管理工作也同样需要不断改进。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一定规模的自发性人口迁移是很正常的;而在如今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就更是如此。

50~70 年代人口大量自发流向黑龙江省,并非偶然。该省荒地多、森林多、煤矿多,客观上劳动力比较缺乏,故谋生之路很广,只要肯吃苦、能干活,挣钱就比较容易,这对人口压力大、经济收入低的内地农民显然是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当时产生于“自流人员”中的歌谣:“出了山海关,就数双鸭山。来到双鸭山,棒打不回还。”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而当地的矿山、企业也乐于雇佣这些能干力气活的农民。至于在林区伐木运材、零星开荒、采集山货、猎捕野兽等的“自流人员”就更为普遍了。

就“自流人员”本身而言,促使他们离乡背井迁居遥远的异地谋生,动机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上乃是一个经济因素,就是想挣取更多的收入, 或者改善其它生活待遇。此外,其它动机也不少,如有的地区地理条件差, 水源或烧柴难以解决;有的属地方病多发高发区;还有的人想多生孩子,往往设法迁往生育政策掌握较宽的地区,如冀北农村姑娘就很愿意嫁到内蒙古去。

总之,自发性人口迁移既有其客观需求,又有其范围广阔的来源,大量出现无疑是正常的。而且,这种迁移也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它无需国家投资,能灵活地调节人口、资源和对劳动力的需求这三者的关系。当然,自发性人口迁移也必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无政府性,对计划经济会有所冲击, 但只要加以积极的引导和适当的控制,问题都是不难解决的。

  1. 人口迁移是在户口登记制度的管理下进行的。

中国在建国之初就建立了相当严密的户口登记制度,凡居民变动定居地点均需经户口管理部门即公安部门批准,并且要办理户口迁移手续。1958 年1 月国家颁布的《户口登记条例》把全国划分成城镇和农村两大类居住区, 从而形成两种户口类型,这两类居民的居住和迁移都受到了严格的管理和限制,实际上是排除了迁移的自由。从这一点来看,许多自发性迁移都是非法的,因为他们未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迁移时不曾随带户口,到了迁入地后, 移民及其子女都将成为国家正册以外的“黑人黑户”。当然,自发性迁移的既成事实最终会得到国家的承认,移民除一部分被遣返回原籍外,其余将就地得到安置,同时补办户口迁移手续。但通过自发性迁移将农村户口转变为城镇户口则绝无可能,因此,户口登记制度管理的重点是占全国人口 80%的农民。

世界上其它国家一般也都建有户口登记和管理制度,其基本作用是掌握人口动态,证明公民身份,维护社会治安,而在中国却增加了控制人口迁移、分配生活资料、引导就学就业、协助计划生育等特殊功能或附加功能。应该

说从新中国成立后一段长时期内的具体国情来看,建立一套相对严密的户口登记和管理制度,并赋予它控制人口迁移等附加功能,确是必要的、有益的, 从实践来看也是有效的,否则很难使人口迁移同社会经济条件相协调;不少发展中国家由于这一方面的失控的确造成了许多严重问题,而在中国,这些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已得以避免。

然而,不能就此认为中国户口制度的上述种种特殊或附加功能是天然合理的,它们已使这一制度具有难以迁移的固定性,在城乡之间和大中小城镇之间户口的等级性,以及实际上不同户口享受不同待遇的价值化倾向。例如, 一些城市对获准迁入本市的移民要按人头收取一定的费用(名目往往是“城市建设费”),这实际上是承认了户口迁移有官方价格。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民间在户口迁移上有“黑市价”和“集市贸易价”,即不同等级的户口对迁, “吃亏”的一方可以向对方提出经济补偿,其数量当然完全是因地因时因人而异。中国户口制度的这些特点已造成越来越多的人户分离现象,具体表现是人迁户口不迁,致使许多户口空挂。中国户口迁移中的等级性甚至已被专政机关用作同犯罪作斗争的手段,即注销罪犯城市户口,将其迁往农村。据说此举的震慑作用竟超过了死刑,等级森严的中国户口制度由此可窥一斑。

上述种种现象与中国经济水平低、城乡差别大显然有关,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这一制度中的某些方面应该逐步松动或改变,因为通过户口管理以行政手段硬性地控制人口迁移,把城乡差别通过户口登记在法律上固定下来,确有其一定的弊病。应予指出的是,自 80 年代以来中国的户口登记制度已有了不小的改进,在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人口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迁移流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看来户口制度上的特殊或附加功能今后还会进一步得到转移或淡化。

  1. 人口迁移长期受到政治运动的深刻影响。

从 50 年代到 70 年代,中国经历了许多次的政治运动,每一次都有席卷全国、压倒一切之势,有时甚至主宰了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这种状况同国家对户口的紧密控制结合在一起,不能不对人口迁移产生深刻影响。由此产生的政治性迁移,次数多、规模大、波及面广,每一次都使全社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震撼。所有这些迁移,既非出自发展生产力的需要,也非出自当事人的志愿,事实上当时也从未出现过“迁移”的字样,根据不同对象分别使用的是“遣送”或“下放”,无论迁出地还是迁入地都是作为纯粹的政治任务来对待。与人口迁移关系最密切的政治运动主要有“反右斗争”、“反右倾斗争”以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等,尤其是后者,在几年时间之内,人口迁移名目之繁多,令人叹为观止,诸如:遣送阶级敌人回原籍改造;兴办“五七干校”;文艺界贯彻“五七指示”;医疗卫生界走“六二六道路”;机关事业单位的“广大干部下放劳动”;下放城市居民;战备紧急疏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等等。现在,所有这些迁移人口根据党的政策和本人的意愿已基本上全部返回,但国家和人民为之付出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代价, 却是绝难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