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的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
土地是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综合性自然资源,它提供了人类安身立命、从事一切活动的场所,又是可供连续使用的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会议曾给土地下了一个定义,指出:“土地包括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及基础地质、水文和植物。它还包含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目前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以及动物就它们对目前和未来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可见,土地是由地貌、气候、岩石、土壤、水文、植被、动物乃至人类活动等要素共同长期作用所形成的综合体,既是一种自然资源,又有其社会属性。
中国的土地资源总量很大,但人均面积不及世界平均数的 1/3,而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难以开发利用。在全国土地总面积中,沙漠占 7.4%,戈壁占 4.9%,石山占 4.8%,寒漠占 1.6%,冰川和永久积雪占 0.5%,加上其它几种难以利用的土地类型和工交城市用地,非农用地比重高达 44%。对比之下,美国该比重仅为 13%,印度为 17%,巴西和澳大利亚为 20%,前苏联为 32%。这说明中国土地资源的平均质量是比较差的,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实际的人均占有值。
耕地是土地资源中的精华,同人口和经济发展关系至密。中国农耕历史非常悠久,纪元初年耕地面积已达 3800 万公顷,14 世纪末为 5670 万公顷,
至 1957 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 11183 万公顷。但此后情况就发生了重大的逆转,由于各项建设大量占用耕地,加上因灾毁地和退耕还林还牧,在开垦了许多荒地的同时,全国耕地总面积持续减少,至 1989 年已降至 9566 万公顷①;
32 年中降幅达 14.5%,年均减少 50.5 万公顷,比海南全省耕地总面积还要
多 1/6。倘若保持这一下降趋势,则 189 年以后,也就是到 2178 年,中国将成为一个没有耕地的国家。
较之耕地总面积,中国人均占有耕地数开始减少的年代则更早。据统计, 从汉代直至明代,中国人均占有耕地达 0.6~0.8 公顷,此后即逐渐下降,1957年为 0.18 公顷,80 年代后期已不足 0.09 公顷。同世界各地相比,迄今 30
多年来中国耕地的减少尤为突出。期内耕地总面积下降的约有 40 个国家,其中中国的减少量高居首位。同期内世界人均占有耕地数下降 1/3,中国则下降了 1/2。
在人均占有耕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农民以其特有的勤劳致力于精耕细作,使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据估计,80 年代末与汉代相比,北方粮食平均单产增长了 4 倍,南方增长了 9 倍,若与明、清两代相比,增幅分
别达到 2 倍和 1 倍以上。这—切充其量只是弥补了人均占有耕地数量的减少,
中国在将近 2000 年的长时期内,人均粮食产量却始终没有大的突破。西汉时
人均粮食产量 320 公斤,抗日战争前为 290 公斤,新中国成立后波动在 300~
350 公斤上下,历史最高的 1984 年也仅为 394 公斤,预计到 2000 年,也不可能超过这一水平。
① 中国迄今仍缺乏对耕地面积的精确统计。目前公开引用的数字明显偏低,实际数估计为 1.4~1.5 亿公顷左右。但这不妨碍对其历史升降趋势的分析。
今后中国的耕地面积也很难大量增加。后备耕地资源奇缺,是中国面临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现有的宜农荒地数量少,质量差,总共仅约 0.3 亿
公顷,其中开发条件较好的仅为 0.1 亿公顷,即使花费大量投资全部开垦出来,成田率以 50%计,净得耕地仅 500 万公顷,数量非常有限。若同世界耕地发展前景相比,差距就更大了。目前一般认为世界耕地总面积还可以增加 1 倍,数量达十几亿公顷,相比之下,中国耕地的增长潜力可说是微乎其微, 与人口不断膨胀的形势形成极大的反差。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后备耕地资源如此贫乏的情况下,对已耕地的占用和滥用却年复一年地达到惊人的数量。有关部门曾三令五申制止这—恶劣倾向,但问题仍很严重。中国的总人口估计还将增长好几亿,各项建设事业都需要大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节约每一寸土地,是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否则几十年后,良田沃土将所剩无几。所以说,保护现有耕地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开荒增加耕地更为重要,更为紧迫。
中国耕地资源的地理分布也显著不平衡。黄河以南各省、区人均耕地面积全在 0.08 公顷以下,最少的上海市仅为 0.024 公顷,这些省、区的后备耕地资源已为数极少;黄河以北各省、区从数字上看人均耕地面积都显著多于南方,但其中绝大部分是旱地,单产低而不稳,耕地面积的下降速度也超过南方,尤其是全国荒地资源最多的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近几年耕地面积减少的数量却是全国最多的,说明即使在相对地广人稀的北方,耕地形势也不容乐观。
另一方面,尽管中国目前的垦殖指数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许多地方垦殖过度的现象已非常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使农业生产面临巨大威胁。主要表现为沙漠化、水土流失、盐碱化和地力耗减。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沙漠和戈壁共约 1.07 亿公顷,目前已超过 1.33 亿公顷,而且每年正在以 17 万公顷的惊人速度向外扩张,使周围越来越多的草场和耕地受到严重影响。目前中国水土流失面积高达 130 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 50 亿吨,从中带
走了 4000 万吨氮、磷、钾肥,土壤肥力显著下降。
关于中国的土地资源,曾有同志指出:如果人口“以 1975 年增长 15.77
‰来计算,百年以后,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三分地。这样少的耕地,要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是十分困难的。所以,从基本建设和人民生活等占用土地的角度看,我国总人口大于 10 亿时,其可能——满意度就会下降。”①这清楚地反映出土地资源对中国人口发展的限制作用。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在《生存与发展》一书中也指出:“中国人口的困境,实质是粮食危机,而粮食危机是耕地危机的直接反映。”今后几十年“耕地等农业资源总量以及人均占有量将进一步下降,达到中国历史最低点,大量输入粮食、饲料、木材等资源性产品势在必行。”②
最近,有人对《生存与发展》一书中的上述观点提出异议③。他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耕地总面积并没有减少而是显著增加了,即从 1952 年的1.08
亿公顷增加到 80 年代中期的 1.40 亿公顷,而粮食单产则被大大高估了。他还认为人口容量主要不取决于耕地面积(耕地多一些当然更好),而是取决
① 朱正直:“我国的资源到底能够养育多少人”,《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2 年第 47 期。
②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生存与发展》,第 43 页,第 50 页,1989 年版。
③ 郑振源:“论我国耕地面积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1 年第 1 期。
于耕地的利用率或效益,国外有不少这样的例子;而中国提高耕地利用率的潜力很大,农业生产的发展前景因此是很光明的。笔者认为,这位作者的看法有一定道理,它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认识土地资源与中国人口发展的关系。但认为新中国耕地总面积不减反增恐难令人信服,因为据统计,1949~ 1979 年间全国开荒新增耕地 3270 万公顷,同期内因各种原因减少耕地 3130
万公顷,净增面积只有微不足道的 140 万公顷;而 80 年代全国各地耕地普遍减少,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关于中国未来的耕地利用和农业生产发展潜力, 现在还缺乏一个科学的、能得到公认的计算成果,在这种情况下,从严估计比从宽估计可能更有益。同时,在对待这个问题时,既不能悲观失望,更不能过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