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城镇化的演变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了长达 109 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根据
城镇化的特点,这一时期大致可分为 3 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期内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占绝对优势,洋货的倾销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手工业,农村破产加剧,加上战争的破坏,使中国的经济陷入长时期的萧条, 城镇人口因此增长极慢,1843~1893 年间的年均递增率仅为 2.5‰;只是由于全国总人口的减少,才使城镇人口比重由 5.1%升至 6.0%。19 世纪初世界城镇人口比重为 3.0%,大大低于中国;而 19 世纪末已锐增至 13.6%,超过中国 1.3 倍。在第一阶段中,城镇化发展很不平衡。长江下游和华南沿海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门户,商埠、租界最多,城镇人口比重上升较快,其中长江下游地区由 7.4%升至 10.6%,华南由 7.0%升至 8.7%,而广大内地该比重则徘徊在 4~5%之间,变化很小。值得指出的是,上海在这一时期内迅速崛起为全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城市。1843 年其人口仅 23 万人,在全国城市中居第 12 位;而 1880 年即突破百万大关,不久又越过北京,成为中国第一大城。
第二阶段从 1895 年至 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期内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所霸占或“租借”的中国领土也显著增加,建设铁路和矿山的特权是它们竞相攫取的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帝国主义国家一时无暇东顾,相对改善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环境。因此,与前一阶段相比,第二阶段经济和城镇化发展都较为迅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批新兴工矿或交通城市的出现,如青岛、大连和哈尔滨,属于帝国主义侵略据点兼工业中心,人口在 30 年中都猛增了大约 1000 倍,到 30 年代初已达到 35~38 万人。属于工矿业城市的还有唐山、井陉、焦作、萍乡、抚顺、本溪、鞍山等,人口一般达 20~30 万人。属于铁路枢纽的有郑州、蚌埠、石家庄等,发展也很快,如蚌埠原是小渔村,1908 年津浦铁路通车后,人口激增,1926 年已达 20 万人。期内沿江沿海的一些城市也显著扩大,到 30 年代
初,上海人口已达 330 万人,天津为 150 万人,广州为 105 万人,汉口、无锡、南京、南通、沈阳等发展也较迅速。但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为数更多的内地城市在这一阶段中发展缓慢,有的甚至停滞倒退,如 30 年代初古都西安
仅 12.5 万人,尚不及 1843 年人口的一半。
第三阶段从 1931 年到 1949 年新中国诞生。期内经历了三大事件,即日
寇侵占东北,继而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日寇投降后,国民党反动派又发动了大规模内战。18 年内中国一直处于大动乱中,对城镇化影响较大。日寇侵占东北后,肆意掠夺其丰富资源,从日本和朝鲜移入近 200 万人,导致城市
畸形发展,短短 10 多年中,各城市都扩大了 1 倍乃至更多,到 1943 年,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的人口均达到 70~100 万人。“七七事变”后,中国半壁河山痛遭沦陷,许多城市人口剧减,南京、徐州、长沙、衡阳、金华、桂林、常德等破坏尤为惨重。由于沦陷区大批居民撤退,内地许多城镇人口激增,如重庆市 1937 年人口不过 27 万人,1945 年却高达 100 万人以上。当然,这种“战时繁荣”只能是暂时的,战争结束后,许多内地城市人口都减少了。在 3 年内战期间,国民党统治区百业凋敝,民不聊生,城市发展完全陷于停顿。
1949 年,中国城镇人口总数为 5765 万人,比 1843 年增长 1.75 倍,年均递增率不到 1%。只是由于同期内中国总人口增长更为缓慢,城镇人口比重才由 5.0%上升至 10.6%。而此时世界城镇人口比重已达到 28.8%,中国的差距比以往拉得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