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及其地区差异1.劳动人口职业构成变动的特点

生产力和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使人类经济活动逐渐由简单狭隘走向复杂广泛,形成越来越多的产业部门(表 33)。劳动人口在不同产业部门的分布或其职业构成,主要取决于生产力水平,此外,经济政策及人口、历史、地理因素等也很有影响。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是一个工业基础极为薄弱的农业国,劳动人口中第一产业占了极大比重。春秋时期,管仲曾谈到齐国人口的经济构成,①其中农民占 91.5%,务工和经商者各占 1.2%,士占

表 33 中国社会劳动者的行业分类

行业

人数

比重

1978 ~ 1990 年

(1990 年底,万人)

(%)

增长(%)

1.农、林、牧、渔、水利业

34177

6O.23

20.46

2.工业

9697

17.09

59.20

3.建筑业

2461

4.34

180.00

4.地质普查和勘探业

100

0.18

3.09

5.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

1449

2.59

99.86

6.商业、饮食、供销仓储业

2937

5.18

154.29

7.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

637

1.12

203.33

服务业

8.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536

0.94

47.66

9.教育、文艺、广播电视业

1453

2.57

33.39

10.科研和技术服务业

173

0.30

88.04

11.金融、保险业

218

0.38

186.84

12.国家党政机关和社团

10791.90131.05

合计(包括其他)

56740

100.00

41.31

  1. %。可是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齐国所在的山东省,劳动人口中,农业的比重仍高达 90%,与 2600 年前几乎毫无变化,充分说明旧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革极度缓慢,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经济结构也有所改善,从而带动了劳动人口职业构成的相应变化。由于 40 多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曾发生过几次大的波动,上述变化也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发展很快, 劳动人口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上升;在工业内部,重工业和轻工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由 3:7 演变为 2:3,表明过去极端落后的重工业有了显著增长。但相对于经济发展速度而言,期内劳动人口构成变化较慢,原因在于人口增长过快,文化技术素养差,以及安排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 400 多万失业人员就业,不过变化的总趋势是健康的。

1958 年,在经济建设上提出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为此主观地对

① 《国语·齐语》。

劳动人口构成作了急剧调整,短短一年时间内,第一产业比重由 81.2%陡降至 58.2%,第二产业则由 8.9%急升至 26.4%,其中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例由 2: 3 逆转为 4:1 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下降了近一半。这一切显然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随即在生产力水平和就业结构之间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使国家蒙受了不小的损失。不久,党中央采取了大幅度的调整措施,使就业结构重新恢复到 1957 年的水平,国民经济由此展现出新的生机。

“文化大革命”中,就业结构又出现了明显的失衡。以 1965 年与 1976 年相比,第一、第二产业的比例由 10:1 演变为 5:1,重工业同轻工业的比例由 10:9 演变为 14:9,而第三产业的相对萎缩则更为明显。

自“文化大革命”结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就业结构也逐渐趋于合理化,对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976~1990 年间,第一产业比重从75.7%降至 60.0%,生动反映出农村广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大批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的可喜变化。同期内,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均明显上升,其内部结构也得到了改善。

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劳动人口职业构成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但若把 40 多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则上述结构的基本特点还是明显的。

  1. 第一产业始终占压倒优势,其绝对数量迄今仍在上升,相对比重虽趋于下降,但速度不快,农业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如以全国平均劳动生产率为 100,则第一产业在 1952 年为 69,1965 年为 57,1990 年也仅为 58。

  2. 第二产业上升较快,但内部结构尚不理想,其劳动生产率多年增长不快的问题也亟待改进。

  3. 第三产业在一段长时期内受到忽视,相对比重直到 70 年代中期仍停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水平上,从而脱离了国际上就业结构变动的大趋势,直至近 10 余年才出现明显上升,但与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目前比重仍然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