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区
范围包括福建、广东、海南 3 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除南宁市和南宁、百色、河池三地区以及上思县)。台湾省和香港、澳门地区暂未包括在内。总面积 45.8 万平方公里。
本区北界武夷山和南岭,西界九万大山—镇龙山—十万大山,为中国地理位置最南的一个地区,属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 18℃以上, 年降水量除个别地区外,普遍超过 1400~1600 毫米。区内地形以山地和丘陵占优势,仅沿海和沿河分布着一些平原低地,其范围都不太大,这种地形因素对人口承载容量颇有限制。
本区曾发现了著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的“马坝人”、“柳江人”、“麒麟山人”遗址。但此后直到秦始皇“南戍五岭”时才开始得到大规模开发。经过长期的来自北方的人口迁移,至宋、元、明几代,全区人口已膨胀到巨大的规模,至清代,人口压力已十分沉重。再加上其它社会因素的作用,
使本区在从 19 世纪中叶到 20 世纪中叶的近 100 年间,成为全国突出的人口迁出区,迁出方向主要是海外。至今全世界的华侨和外籍华裔的 95%左右均源于本区,这是它人口地理中的一个显著特点。由于这一原因,本区人口占全国的比重明显下降,部分地区人口甚至持续减少。
新中国成立后,本区向外移民的规模显著缩小,自然增长率则长期偏高, 总人口因此迅速膨胀起来。1964~1982 年间年均递增率为 23.0‰,在七大区中居第四位;而 1982~1990 年间为 19.6‰,已跃居第一位。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也从 1964 年的 10.4%上升到 1990 年的 11.2%。第三次和第四次人口普查表明,本区是全国尤其是汉族地区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的地区,所包括的 4 个省、区 1981 年的自然增长率在全国分列第 1、3、8、13 位,1989
—1990 年度有所改善,但仍居第 6、7、13、17 位,区内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有 3 个地区:一是粤西桂东南,包括广东的茂名、湛江 2 个地级市以及广西
的钦州、玉林 2 地区;二是福建南半部,尤以龙岩地区和泉州、莆田 2 个地级市最突出;三是海南省中南部。上述 3 大块地区自然增长率多在 20‰以上。
在民族成分上,区内绝大部分市、区都很单一,汉族人口比重一般均达99%。只有粤北、桂北和桂中山区有较多的瑶、苗、侗、壮等少数民族,海南省的中南部则是黎族的主要聚居区。
区内人口分布在沿海和内地之间差异很明显。人口高度稠密带从闽江口开始,一直延伸到广西的北仑河口,带内仅直接临海的 54 个市县中,人口密
度超过每平方公里 600 人的就有 28 个,400~600 人的有 11 个。其中的潮汕平原(韩江三角洲)不仅是全区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乡村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1990 年除汕头市达每平方公里 3455 人外,澄海县也达 1967 人,在全国
1900 多个县中遥居首位。该县 90%为平原,10%为丘陵,面积仅 367 平方公
里,却拥挤着 72 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有 60 万人,尽管见缝插针,并大力
填海造陆,农业人口人均也只有 0.35 亩耕地。澄海县本应有控制人口增长的特殊紧迫感,但 1982~1990 年间全县人口年均增长率仍达 16.2‰,高于全国平均数,如今澄海县的人口密度已越过每平方公里 2000 人大关。除澄海县
外,潮汕平原上的潮阳县和揭阳县也分别达到每平方公里 1566 人和 1284 人。此外,珠江三角洲上的顺德县以及福建中部沿海的惠安县和晋江县也达每平方公里 1200~1400 人左右,进入了全国人口最稠密区的行列。
从沿海到内陆,人口密度明显地逐级降低。如福建省从沿海的晋江县到武夷山区的光泽县,300 公里的距离内从每平方公里 1449 人降至 67 人,降
幅达 21 倍。广东省从沿海的澄海县到莲花山区的丰顺县,短短 70 公里即从
每平方公里 1967 人降至 193 人,降幅达 9 倍。广东省人口密度最低的连山县
每平方公里仅 79 人,与澄海县相差达 24 倍。尽管如此,山区人口压力相对更为严重,不仅收入低,有些地方连吃水也无法解决,故人口正在向沿海迁移。这说明确实不能从表面数据上来理解人口密度。
海南省的人口等密线呈一侧向东北的同心圆状,与地形等高线很相似。该省人口密度最低的是位于中部、地势最高的琼中县,每平方公里仅 73 人;
密度最高的是东北滨海平原的琼山县,为 271 人。该省人口分布的特殊之处
是西部沿海虽为平原但人口并不稠密,东方县仅每平方公里 138 人,仅及东部沿海平原一半。原因就在于地处背风面,降水较少,降水量大约仅为东部沿海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