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分布重心
反映人口分布状况,除了使用人口密度的一组指标外,还可使用人口分布重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重心的移动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
表 42 提供了有关中国人口分布重心的数据,其中包括从公元 2 年(西汉元始二年)至 1990 年的全国人口分布重心以及 1990 年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口分布重心。从中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
中国人口分布明显地偏向于国土的东南方。1990 年的人口重心东距长江口 770 公里,西距国境最西端却达 3660 公里;南距海南岛三亚 1640 公里,北距黑龙江漠河则为 2470 公里。东西两侧的比率大约是 1∶4,南北两侧的比率大约是 2∶3,清楚地反映出中国人口分布的不平衡状况。
-
中国古代文明发祥于黄河中下游及其毗邻地区,直到汉代,人口重心一直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公元 2 年的人口重心距离黄河仅约 10 公里。此后,
即明显地向东南方转移。汉末进入了淮河流域,唐末又越过江淮分水岭进入了湖北省,元末更向东南移进安徽省。至明初,人口重心到达东经 116°09
′,北纬 31°00′,在中国迄今为止的整个历史上,此时其位置大概最偏于东南了。不久,明成祖将京都从南京迁往北京。在随后一段长时间内,东南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日趋尖锐,人口增长放慢,西部和北部广大地区则得到进一步开发,人口重心遂开始由东南向西北转移。
大致可以明代永乐年间作为一个分水岭,把中国人口分布重心的移动模式区分为两种:在此以前,方向是东南,曲折小,速度
表 42 (一)历年中国人口分布重心
年份 |
东经 |
北纬 |
位置 |
---|---|---|---|
2 (西汉元始二年) |
111 ° 23' |
34 ° 43' |
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偏南 18 公里 |
742 (唐天宝元年) |
113 ° 54' |
32 ° 54' |
河南省驻马店西南 15 公里 |
1102 (北宋崇宁元年) |
113 ° 17' |
31 ° 32' |
湖北省随州西南 20 公里 |
1393(明洪武二十六年 |
116 ° 09' |
31 ° 00' |
安徽省白马尖南 14 公里 |
1578 (明万历六年) |
114 ° 34' |
32 ° 02' |
河南省罗山南 19 公里 |
1685(清康熙二十四年 |
114 ° 58' |
32 ° 32' |
河南省新蔡南 23 公里 |
1767(清乾隆三十二年 |
114 ° 50' |
32 ° 21' |
河南省息县东 10 公里 |
1840 (清道光二十年 |
114 ° 00' |
31 ° 20' |
湖北省安陆东北 31 公里 |
1953 |
112 ° 43' |
32 ° 18' |
湖北省枣阳北 18 公里 |
1964 |
114 ° 09' |
32 ° 33' |
河南省明港东北 15 公里 |
1982 |
113 ° 56' |
32 ° 27' |
河南省明港西 9 公里 |
1990 |
113 ° 52' |
32 ° 22' |
河南省明港西南 10 公里 |
(二) 1990 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口分布重心
省市区 名称 |
东经 |
北纬 |
省市区 名称 |
东经 |
北纬 |
省市区名称 东经 |
北纬 |
---|---|---|---|---|---|---|---|
北京 |
116 ° |
40 ° 00' |
安徽 |
117 ° 08' |
32 ° 08' |
贵州 106 ° 41' |
26 ° 52' |
25' |
|||||||
天津 |
117 ° |
39 ° 10' |
福建 |
118 ° 19' |
25 ° 34' |
云南 102 ° 08' |
21 ° 57' |
20' |
|||||||
河北 |
115 ° |
38 ° 37' |
江西 |
115 ° 48' |
27 ° 45' |
西藏 91 ° 55' |
29 ° 57' |
54' |
|||||||
山西 |
112 ° |
37 ° 11' |
山东 |
117 ° 58' |
36 ° 11' |
陕西 108 ° 50' |
34 ° 30' |
29' |
|||||||
内蒙古 |
116 ° |
42 ° 52' |
河南 |
113 ° 55' |
34 ° 00' |
甘肃 104 ° 17' |
35 ° 46' |
02' |
|||||||
辽宁 |
122 ° |
41 ° 07' |
湖北 |
113 ° 00' |
30 ° 50' |
青海 101 ° 08' |
36 ° 14' |
32' |
|||||||
吉林 |
125 ° |
43 ° 52' |
湖南 |
112 ° 02' |
27 ° 39' |
宁夏 106 ° 09' |
37 ° 22' |
41' |
|||||||
黑龙江 |
127 ° |
46 ° 33' |
广东 |
113 ° 30' |
23 ° 00' |
新疆 82 ° 50' |
42 ° 02' |
34' |
|||||||
上海 |
121 ° |
31 ° 18' |
广西 |
109 ° 10' |
23 ° 29' |
台湾 120 ° 50' |
24 ° 05' |
30' |
|||||||
江苏 |
119 ° |
32 ° 50' |
海南 |
109 ° 52' |
19 ° 17' |
香港 114 ° 09' |
22 ° 20' |
33' |
|||||||
浙江 |
120 ° |
29 ° 18' |
四川 |
105 ° 35' |
30 ° 36' |
澳门 113 ° 33' |
32 ° 11' |
26' |
快,从公元 2 年至 1393 年共向东南方移动了 800 公里,平均 0.6 公里。在此以后,总的方向是向西北,但曲折多,速度慢,1393~1953 年间,共向西偏北移动 270 公里,年均不到 0.5 公里。从旧中国这两种模式看,在封建社会的早、中期,人口总数还不太大,未
图 14 历年中国人口分布重心的转移
开发的土地则相对较多,人口分布的改变有较大的空间余地。到了封建社会的后期,人口总数激增,并相继突破 2 亿、3 亿、4 亿大关,未开发的土地却越来越少,许多地方均人满为患,人口分布进入更加凝固化的时期。在其早、中期,中国东南部因开发较晚,自然条件又相对优越,是屡遭战乱蹂躏的中原移民理想的乐土,人口增长很快。而至后期,东南部人口日益饱和, 而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却成了相对地多人少的地区,吸引了人口迁移,从而导致人口重心移动方向的逆转。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口重心在纬度上变化不大,基本上是在 32° 20′~32°30′之间徘徊,这里正当淮河之滨,是中国传统的南北分界线之所在。但在经度上的变化却相对明显。1953~1964 年间,人口重心北移仅 15
′,东移却达 1°26′。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东北和华北是国家建设重点,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省、
区接纳大量移民,人口发展很快。二是 60 年代初的困难时期,中国西部广大地区受到较东部更大的损失,四川、青海、甘肃、贵州等省尤其严重,对人口分布态势影响很大。
1964~1982 年间,人口重心向西南偏西方向逆传。一方面是西部地区的人口在经历了严重的困难形势之后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另一方面与“三线建设”及其他人口迁移也有关系;此外,进入 70 年代东部地区因国家在计划生育政策上掌握较严,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其降幅大大超过西部多数省、区。
1982~1990 年间,人口重心的移动方向由前一阶段的西南偏西转至西南,就是说西部的引力减小,南方的吸力增大。前者是主要由于四川人口的低速增长以及上海、天津等地人口发展速度的加快,后者则主要是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占全国人口比重的下降以及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区比重的上升共同造成的。
据计算,1953~1964 年间中国人口分布重心年均移动 12.5 公里,1964~ 1982 年间为 1.2 公里,1982~1990 年间为 1.4 公里。同旧中国相比,移动速度明显加快,表明生产布局和人口分布的活力有所增强。
- 中国人口分布同农业资源分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人口重心与农业资源重心(东经 114°00′,北纬 32°37′)①十分接近,几百年来一直如此,一般在经纬度上只相差几分而已,考虑到中国国土辽阔,完全可以认为二者是重合的。这种关系在考虑改善人口分布时决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