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阶段性——国内革命战争与抗日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之比较研究
国内革命战争或者抗日战争,皆是一个矛盾的运动过程,在其根本矛盾得以根本解决之时,这一过程方得以完结。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一过程的长期性。在这一长期的过程中,为根本矛盾所规定或影响的还有许多的大小矛盾。这许多的矛盾因条件的变化或激化、或缓和、或解决、或发生,这就使这一长期的过程呈现出阶段性,表现出一定的特点来。
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十多年的国内革命战争,大致经历这样三个大的阶段:1930 年以前,“围剿”与反“围剿”是局部地小规模地进行的,矛盾处于局部变动状态。这是第一个阶段。1930 年至 1935 年,“围剿”与反“围剿”是全面地一次比一次更大规模地更为激烈地进行,矛盾处于全局的显著的变动状态。这是第二个阶段。1935 年以后,红军经过一万多公里的伟大战略转移(长征),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比较稳固地扎根于陕甘宁边区,敌人也暂时停止了全面的大规模的进攻,矛盾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当然这也是与日本帝国主义民族矛盾的激化有关。)这是第三个阶段。不论是哪个大的阶段里,革命战争的形式都是反“围剿”。每一次反“围剿”就形成一个战争阶段。而每一次反“围剿”——每一个阶段,其本身都是由“围剿” 与反“围剿”的两个小的阶段——即敌进攻我防御的第一阶段和我进攻敌防御的第二个阶段构成的。整个国内革命战争进程就是“围剿”和反“围剿” 的长期地反复以及攻防两种战斗形式的长期地反复。
因此,我们可以说,长期地反复的两阶段胜利论,是国内革命战争的规律。所谓两阶段,指“围剿”(敌攻我防)和反“围剿”(我攻敌防)这两个阶段。所谓胜利,是指反“围剿”的胜利即战役和战斗的胜利。整个国内革命战争的进程,就是这两阶段胜利的长期地反复的进程,呈现出一种波浪式发展的形态。
在深刻总结国内革命战争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抗战 10 个月的实践,毛泽东清醒地看到并把握了抗日战争新形势的突出的、基本的特点——敌我力
量对比的极其悬殊的差别。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敌我力量对比的差别已很悬殊了,毛泽东曾形象地比之为龙王与乞丐比宝。抗日战争是世界少数几个极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之一的日本。与极其贫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之间的矛盾,其力量对比的极其悬殊的差别,又远甚于国内革命战争的力量对比。从这个基本的特点出发,毛泽东客观地分析、清醒地判断,科学地预见到了抗日战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残酷性。从而把国内革命战争“围剿”与反“围剿”的长期反复的两阶段胜利论,发展到抗日战争的长期的、复杂的、残酷的三阶段胜利论。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整个抗日战争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 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为什么是三个阶段?各阶段的战争特点是什么呢?毛泽东指出,第一阶段也叫战略防御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敌人以强大的兵力占领我大片国土和一些重要城市、交通干线和枢纽。我则作战略退却和战略防御。我们采取的战争形式,主要是运动战,辅以游击战和阵地战。第二阶段又叫战略的相持阶段。由于敌人兵力不足和我之坚强抵抗,敌人不得不决定一定限度上的战略进攻终点。到达终点之后即停止其战略进攻,转入保守占领地的阶段。在此阶段中,仍将有广大的战争,而我之主要战争形式则主要是游击战,辅之以运动战。在这第二阶段开始后,我军尚有大量正规部队,除正面防御部队之外,将大量地转入敌后,配合民众武装,依托一切敌人未占领的广大区域, 开展广泛而猛烈的游击战争。第二阶段将是长期的残酷的最困难最痛苦的时期。在国内还将有反复出现的分裂投降活动和摩擦与反摩擦斗争。但国际形势将向有利我不利敌的方向发展。可能爆发新的战争。总的说来,第二阶段将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是转变的枢纽。第三阶段即反攻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主要地依靠自己在前阶段中准备着的和在本阶段中继续地生长着的力量,加上国际力量和日本国内部变化的援助,逐步收复失地,消灭和驱逐敌人。战争由战略防御变为战略反攻,在现象上将表现为战略进攻,并且将由战略内线变为战略外线。此阶段中,我之主要战争形式将是运动战,阵地战将提到重要地位而仍辅之以游击战。
由以上之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无论是国内革命战争的“长期反复的两阶段”胜利论,还是抗日战争的“三阶段”胜利论,都是由敌我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差别这一特殊性所决定的。(二)长期反复的两阶段胜利论,所呈现的是国内革命战争波浪式发展过程,揭示的是敌我之间的长期而曲折的力量消长规律。(三)三阶段胜利论揭示的是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的中日战争进程和规律。(四)“长期反复的两阶段”的国内革命战争之战争形态比较简单,是“围剿”与反“围剿” 的长期反复和攻防两种战斗形式的长期反复。“三阶段”的抗日战争则是一场“特殊形态”的“犬牙交错的战争”。其中包含了“内线和外线”,“有后方和无后方”、“包围和反包围”、“大块和小块”等复杂的形态。如毛泽东所说:“长期而又广大的抗日战争,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犬牙交错的战争,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