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风光·
乘船百里,饱览一路锦绣江山,待船靠岸时,便到了风光绮丽的古城—
—阳朔。
船到阳朔;也便到了“碧莲玉笋世界”。
举目四望,碧莲望、龙背峰、膏泽峰、玉姑峰、仙桃峰环城屹立,如挺拔玉笋,如出水芙蓉,装点着古城,仿佛一个天造地设的美丽盆景镶嵌在大地上。到了阳朔,眼光随意捕捉的都是独异风景,就象请人刘名誉在诗中所云:
桂林山水世争奇,阳朔奇峰另一家, 我坐扁舟随意看,果然千朵绿莲花。
“千朵绿莲花”尤以碧莲峰为最佳。碧莲峰立在漓江畔,青峰如莲花之瓣,吸天地之灵气,虽无芳香却似花期常在。站在桥上看去,岸上碧莲峰输廓雅丽,如浴罢而出。漓江玉带映着的碧莲峰,随微波轻动莲影绰约,此时实景、虚景奇幻无穷。碧莲峰曾令多少文人诗兴大发难以考证,而碧莲峰下的风景道,却是真真实实的。碧莲峰下的风景道依山傍水,景道上有唐朝诗人曹邺晚年乐于垂钓的钓台,也有历代文人的题刻。那一笔写成的“带”字石刻,出自清代王无仁的手笔,宽约 3 米、高 6 米。笔法苍劲,一气呵成, 如行云流水。这巨大的“带”.引得后人思之悟之。有人说这一字有”一带山河,少年努力”的含意;有人说是“一带山河甲天下,少年努力举世才”; 也有人说是“一带山河,举世无双,少年努力,万古流芳”之意。于是有歌谣唱道:
古人有意一笔勾,题刻带字映清流。来往游人纷纷过,谁家到此不抬头。
有了这首歌谣,这一个“带”字,更令人情不透,着了迷。
由此再上,过“南山厄”又达风景荟萃之处。这里诗刻比比皆是:“怪姿更万端,异彩尽群变”(明·俞安期);(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近代·吴迈),真是行一路诗一路。沿石级而下,风景道通向一座伸入江中的石台。在石台一侧,有座玲珑小巧的飞阁,绿瓦花檐,赤柱白脊, 又有鳜鱼镇角、碧莲饰顶,集阳朔山景之妙、水中之珍,使飞阁颇具地方色彩。因它迎江而立,故名迎江阁。周恩来和陈毅等同志都曾登此阁观景。阁之高层,开有 7 窗、1 门,站在窗口、门边向外眺望,佳景历历入目,或青峰环立、绿水萦回,或南山古道、又峰锁江⋯⋯景景绝妙宜人。
风景道上还有鉴山楼。此楼依山势而建,古朴典雅,造型不俗。过云楼中的晨钟暮鼓,声声传向古城四方。
风景道穿珠串玉般地荟萃了阳朔一带的佳景名胜、书法奇珍。而当你驱车城外,更有奇景纷至沓来。
向榕荫古渡而去,道旁群峰千姿百态,峰下田畴阡陌纵横,稻花香里俯拾美景别有情趣。这一路景色,当地人说有“四不象景”:“一石两个样, 进洞白马出洞象”。还有“金猫出洞景”。当车驶过龙角山、工农桥,便可看见一株古榕参天蔽日,树高 17 米,树冠浓荫覆及 1260 平方米,树干 6 人合抱方能围拢,榕树垂悬的气根在风中飞飘,昭示着它千余年的寿龄。树荫下有小河潺湲,映着蓝天映着古榕,墨绿而清纯。人走到这里伫足而立,风轻水净,竹筏也撑不住童年的顽皮,心随着流水而去。这条河叫金宝河,树
下渡口便是榕荫古渡。乘竹筏可到对岸山下,细观山景,山顶有一形若金钩的小石头;山脚处还有一两面贯通的穿岩,走入岩洞往外看,竹篁丛丛、炊烟袅袅、鸡在岸上走、鸭在水上游、村姑浣衣洗濯,喜气盈盈,好一派田园风光。有了这片田园风光才育了榕荫古渡的勃勃生机。
从榕荫古渡往南行约 2 公里,可见石峰上有一圆洞向你敞开。它宛如一轮明月,这山就是月亮山。山下是“赏月路”,随着路线的变化,眼前的明月由盈转亏,又由亏转盈,此时真不知是月在天上还是在人间。这一帝的风光位于高田乡境内,河水清幽、峰回路转,是阳朔风光的组成部分。
如果驱车从县城往福利古镇方向走,可看到青秀俊逸的书童山,它立于田家河流入漓江的人口处,山壁色彩绚丽,山腰处有一酷似正在用功的书生, 故称之为书童山。书童山下,翠竹成片、村舍依稀。山侧有卓笔峰及雪狮岭, 3 山相映成趣,形成一幅高低错落,形态各异的江山景致。前行过福利古镇至兴坪镇,这里有著你中外的岩溶地貌奇景“莲花岩”。
莲花岩距镇 2.5 公里。岩洞长 481 米,最宽处 25 米、最高处 38 米,岩
内的钟乳石组成了舞台、七音石、仙莲倒垂等景观。更可观的是岩内有 108 盆酷酷浮于水中的莲叶,称之为”’莲塘奇观”。莲塘内有“云盆”,底小面阔,边缘薄而高,面上有冲刷过的弯曲层面,似云纹,故称云盆。盆面上还有许多圆圆的“莲子”,最大的莲盆直径达 1.3 米。这莲塘面积有 870 平方米,一眼望去,点缀在云中的莲盆在火光中忽远忽近,浅浅水痕映着顶上的石钟乳,使莲塘更加奇幻多姿。
阳朔风光“青山绿水、团栾映带、烟霏不钦、空翠扑人。”中外游人慕名来此小住几日,蹬起自行车到乡村田园中去,宛如进入阆苑仙境,怡然体会“碧莲峰里住人家”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