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木月·

象山,桂林山水的象征。当游人站在解放桥向南而望,西岸临江的象山便映入眼帘,汲于水中的大象,象鼻和象身构成一孔半圆洞。漓水穿洞南去, 水中倒影宛如一弯俘在水中的明月。这天然美景,便是被人称奇的“象山水月”。

象山,也称象鼻山,原名漓山。北宋乐史《太平衰字记》释其名曰:“漓山在漓水之阳,因此名焉。”唐会昌年间(841~846 年),任桂管观察使的元晦以“漓”与“骊”音近,遂将之改变为“宜山”,意指此山风景宜人。唐莫休符在《桂林风土记》中又言此山为“沉水山”,他说:“一名沉水山, 以其山在水中,遂名之。”象山不以其名奇而闻名于世,它虽无叠彩的高峭、独秀的挺拔,更无南溪的冷峻,但却逼真而形象、景异而神奇,相传它是一头善良而正直的大象变成的。

很久以前,一群大象因为爱上漓江两岸的风光,在这里安下了家,后来被一个英雄制服了,成为人类的好朋友,为人类耕田运货。它非常憨厚、善良,给人带来了欢乐。谁知皇帝知道了桂林有一群吉祥的大象,便想占为已有。他派兵来捉拿不肯进贡大象的英雄、却被英雄杀得片甲不留。皇帝又怒又气,便亲率精兵良将,来桂林剿灭胆敢抗旨的臣民。由于敌众我寡,英雄英勇地战死在沙场,大象见主人倒下了,便四处奔逃,唯有头象依然守护着主人的尸体。皇帝看见这只大象就跳上象背想制服它,谁知却被大象摔在地下,气得皇帝又一次跳上象背,并抽出宝剑插入象背,大象愤怒了,再次把皇帝摔下地,然后用脚将皇帝踏死。大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流着鲜血来到它喜爱的漓江边,慢慢地汲着水,直至生命终结,尸体化为一座象山。远看象山,那山上的主塔,就象是皇帝宝剑的剑柄。

象山的腰腹有象眼岩,岩口极像大象的眼睛,扁而长。岩内现已开发了游览项目,可以让人领略奇洞的乐趣。象山虽不太高,但面对漓江,视野显得分外开阔。从东、西麓的石阶到达山顶,满目葱宠。平坦的山顶上,有一座明代建的普贤塔,3 层高,以砖砌就,底层和中层呈八角形,顶层为圆鼓形,塔身嵌有普贤菩萨像。这座古塔立于象山之巅,曾如一位阅尽沧桑的老人,静观桂林城的风风雨雨。

在 19 世纪中叶,太平军北上攻打桂林城时,普贤塔曾是总指挥部,以象山为桥头堡攻打桂林达一个多月,炮弹如雨。太平军的勇士们在炮火的掩扩下,向城中挺进,打得清兵喊爹叫娘,吓得巡抚周鸣鹤仓皇奔命。后因战略需要,太平军暂且放弃桂林,撤围继续北上,在撤围前,为了迷惑敌人,他们用稻草扎成许多假人,点上长长的鞭炮,然后在鞭炮声中离去。清兵以为太平军又要进攻,便龟缩在城中不敢动弹,待醒悟过来,方知上当。普贤塔依然耸立在象山之巅,但哪还有太平军的踪影。如今登上象山,枪炮声仿佛依稀可闻。山下的云峰寺太平天国革命遗址陈列馆中,尚存有当年太平军攻打桂林城时用过的军械及其他一些有关资料。

对“象山水月”一景,宋代蓟北处士兽吟咏道。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

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这首诗对水月永不分离的形象而帖切的描摹,至今仍令人玩味无穷。 “透彻山背,顶高数十丈”的水月洞和临江陡峭的崖壁,是象山石刻的

荟萃之处。共有宋以来的石刻 50 余件,张孝祥、张维、范成大、朱晞颜、陆游、张埏、张自明、陈畴、卓樗等人均留下佳作,其中陆游的诗札颇有说道。

陆游并未亲临佳林,他的一位朋友广西平乐县令,将其寄予的诗札“命工刻于崖石,与世人共之。”因为在他看来,陆游的这些诗礼”语精而墨妙, 洒然如见其人”。“放翁先生文章翰墨,凌跨前辈,为一世标准。”于是, 陆游的书法珍品得以在桂林留存。这些留存的诗札有:《自警》、《读李泌事有感》、《闲趣》、《白首》、《太古》、《舟中戏书》等。

范成大则为象山水月洞正名,并作《复水月洞铭》刻在洞中,希望水月洞名“百世之后,尚无改也”。果然如他所言,水月洞名至今己为桂林人所熟悉,这异乎寻常的水月景致不仅映入人们的眼帘,而且印入人们的心里。象山水月所在的象山公园是游人的好去处,人们喜欢在节假日来此,或

登山游玩、或乘船穿洞。在皓月当空之夜,情侣们双双来到象山脚下,在“爱情岛”上互诉衷情。此时明月与水月辉映,江风吹拂,天上人间,虚幻真实, 山盟滔滔,信誓旦旦⋯⋯假若你能来桂林旅游,不妨也来欣赏这迷人的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