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古运河——灵渠

从桂林驱车往尔北方向行 60 多公里。一路绿树一路田园。快到达兴安县时,还可见涣涣渠水流入田中,渠边绿苔无言地陈述着它那古老的历史。

车到兴安县城,渠水更清更绿,防佛有一股灵气抹不开挥不去,原来这是举世闻名的灵渠所赋予的灵韵。、修于秦代的灵渠是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四川都江堰、陕两郑国渠并体为我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它之所以有此殊荣,是因为它的施工艰巨,工程设计科学而精湛,工艺复杂而灵巧,是古代水利工程的一个创举,被人称为世界奇观,与长城南北相呼应。要领略它的伟大,那就沿着秦堤溯灵渠而上吧!它的整个工程将会展现在你的眼前。

上行不远,便可见古灵渠上有座桥,名叫万里桥。桥上有一四角凉亭朱柱翘角,桥栏上有长椅,人到桥上便在亭中。据说这座桥始建于唐代,那时从兴安至唐部长安相距万里,这桥便取名万里桥。万里桥的传说很多。最有趣的是乾隆游江南时在此桥上吃过兴安汤圆后喜不自胜,当晚便宿在桥上。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个传说拟了上联:“万里桥,桥万里,桥上汤,桥下水, 水水汤汤,汤汤水水。”这联至今仍没有下联哩!

灵渠从万里桥划分水塘,有近 2 公里的堤岸。堤上,绿树夹岸、繁花吐艳、小鸟啁啾,此堤名为秦堤,是灵渠的主体工程之一,堤岸旁的“三将军墓”、“飞来石”、”四贤祠”、“南陡口”等都是有名的景三将军墓古老苍凉,古柏森森。传说墓里葬的是修灵渠的三名工匠。他门为了修建灵渠付出了生命:有两名工匠因误期而被杀;第三名工匠虽完工了,但不愿接受俸禄而自刎,以血祭河。后来人们将三名工匠合葬在此,直到明代,这三工匠被封为镇国将军,这墓才名为“三将军墓”。

飞来石在传说中则是一块镇妖石。是它镇住了作怪的猪婆龙,保住了秦堤。

四贤祠内有为建造和维修灵渠作过重要贡献的秦监史禄、汉朝马援将军、唐桂管观察史李渤以及桂管防御使鱼孟威的塑像。走进祠内,犹如回到了古老的岁月,从中了解到灵渠的历史,四贤祠内有一“古树吞碑”的奇观。只见一株大杨树心增生部位,己将一块古碑几乎吞食了一半,并且似乎大有要将其全部吞人“肝腹”之势。或许再过数十年、上百年,这块古碑就会消声匿迹的,那时这个景致就得改名为“大树藏碑”了,真是趣味无穷。

从四贤祠前行不远,便来到分水塘。到了这里,一片哗哗水声轰然入耳。站在小天平坝前的平台上·极目望去,分水塘水面宽阔,幽然美涣,此处叫铧嘴坝,铧嘴如一艘正在航行的军舰,犁开绿波,把水一分为二,”三分入漓”,“七分入湘”。这铧嘴高约 6 米、长 24 米、宽 23.4 米。在离铧嘴不远处义有两块古碑,其中一块明示“湘漓分派”。即大小天平成人字形紧抵铧嘴尾部,起到分水岭的作用。迎水面砌的是一块块 4 米长、重数吨的大青石,每块凿有凹口,为连接处,并灌浇铁汁作为栓子,使整个坝体的巨石连成一体。背水坡面的石块如鱼鳞般排好,并打有松木桩,以稳固坝基。这大小天平略低于湘江,以求讯期洪水漫入湘江故道时,得以顺利分洪。它还有滚水坝的作用,能够自动排泄多余的河水,使灵渠水量始终保持在安全系数之内。

灵渠的主体工程除钵嘴、大小天平、秦堤外,还有陡门、大小泄水天平

以及南北两渠。灵渠素有“三十六陡下兴安”之说。陡门的作用,如同船闸, 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言及:“每舟入一陡门则复闸之,俟水积而舟以渐进,故能循崖而上,建瓴而卜,以通南北之舟揖。”这些陡门建在渠道两岸。占时通过灵渠的舟楫每天达 30~40 艘,陡门在集中南北渠的比降、提高水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保证了船只的顺利通航,大小泄水天平,建于秦堤中段,在洪水暴发时“泄洪”,它略低于秦堤,渠内多余的水可以由此泄入湘江故道。小泄水天平可在枯水期将双女井溪的水排入灵渠,洪水期又可将灵渠多余水泄入湘江故道,可谓“双管齐下”.“一箭双雕”。

灵渠联接湘江、漓江,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自秦代至清代,一直是岭南同中原水路交通运输的要道,使南疆北国连成一体,促进了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的双向交流,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和促进岭南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灵渠处处闪烁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谢觉哉同志在《赞灵渠》诗中云: “春深两岸看桃花,秋老扁舟迎柳絮。二千年前建筑者,功在人民不下禹。” 灵渠,不愧为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