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侗族风雨桥

从风景名城桂林驱车往三江侗族自治县,过了;临桂五通乡,便进入了连绵的山峦区,一路林木莽莽,车子在盘山路迂回前进,山下溪流淙淙,山中木楼点缀,云雾缭绕,使人如入仙境。此行的目的地——程阳风雨桥,就架设在三江县城古宜镇以北 20 公里的林溪河上。它是三江侗族自治县规模最大且最富盛名的桥梁建筑,深得国内外建筑学家的赞誉。

侗族风雨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仅林溪、八江、独峒三个乡就不少于108 座。雄伟而秀丽的青山碧水间,一座座或重檐飞翘、或玲珑小巧、或古朴凝重的风雨桥飞架两岸,缩短了寨与寨的距离,又延伸了人与桥的内涵, 与侗家木楼、鼓楼一道,组成了侗家独特的居住环境的交响曲。

风雨桥,别名风水桥。其“藏风得水”的寓意,使每座风雨桥又有了更能体现建桥人良好愿望的名字,如“普济桥”、“永济桥”、“永昌桥”、“泰安桥”、“万寿桥”、“益民桥”等。风雨桥不仅成为侗乡特有的标志, 更是侗家热情好客,乐善好施性格的生动写照。在桥上,你能喝到清甜的茶水;能换去因赶路而走破了的草鞋;能找回因你粗心而丢失的东西⋯⋯在风雨桥避风雨、去劳顿之时,你处处能感受到侗家的古道热肠,同时又能捕捉到侗家那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

车快到程阳风雨桥头时,映入车窗的清澈溪水、龙骨水车、翠绿修竹和浓绿如墨的松杉,真叫人心旷神怡。当汽车嘎然停在程阳风雨桥头时,人们不由自主地向风雨桥走去。举目而望,林溪河上,程阳风雨桥如彩虹卧波, 重领飞檐的座座桥亭态势欲飞。那如亭似塔、若楼象阁的桥体,既精美典雅又雄伟壮观,独特生辉,它在远离喧器城市、远离熙攘人群的地方,如出水之芙蓉,与近处的木楼,远处的竹木红花珠联壁合。

这是一座建于民国五年(公元 1916)的木石结构的桥梁,全长 64.4 米、高 10.6 米,宽 3.7 米。两台 3 墩 4 孔,墩台上,建有 5 座塔阁式桥亭。每墩

用 32 根连排大杉木分上下 4 层重叠于墩顶作桥座,这些大杉木都产于侗乡的山中。桥面铺木板,竖柱立架,青瓦盖顶,自石灰勾瓦檐;桥两侧为木栏杆, 栏杆旁置有长板凳,形成桥廊。桥廊上的中央桥亭,形似古塔,庄重威严。它采用鼓楼结构中常用的叠顶方式,在正方形构架上加 6 根短柱和 11 根雷公柱,构成六角攒尖顶结构,形成严谨、规整、对你的塔状,更突出地表现了中央亭阁的地位。中央亭阁两侧为 5 层四角亭,端庄秀丽;桥两端台上的两

座为 5 层殿式楼阁,富丽堂皇。每座桥亭顶端都塑有象征如意吉祥、五谷丰

登的宝葫芦。楼亭之间的瓦梁上,装饰 4 个葫芦和倒竖的鳌鱼;彩色飞檐都立有木雕仙鸟;大梁上,悬挂着侗族姑娘献上的绣有吉祥如意图案的珠帘垂羽花饰。侗家姑娘与桥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侗家有关风雨桥的传说中就有一则:很久以前,侗乡河里发现了一只凶狠的螃蟹精,它专门摇动小木桥, 卷走过桥的侗族少女。一条勇敢的小花龙挺身而出与螃蟹精英勇搏斗,终于救回了侗家少女。这些珠帘垂羽锦花饰,表达了侗族姑娘对小花龙的爱戴和她们敬桥、爱桥的情怀。

整座程阳风雨桥,不见一钉一铆,只见大小木条以榫相衔接,直穿斜套, 纵横交错,互为依托,上下贯连,左右吻合。这些精湛的建筑技艺,令人于惊叹中油然升起对侗家工匠的敬佩之情。

程阳风雨桥宛如长廊给人以神秘深远之感,桥亭的对称、和谐,又产生了风雨桥空间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更有神秘色彩的,还要数风雨桥中亭上那个为侗家敬桥用的神龛。在人们的心目中,桥中的神龛并不比一座桥的地位低。侗家敬桥、爱桥,奠基时, 要在桥墩内放置象征吉祥如意的金银制品,以祈祷祖神保护桥梁永固、村寨人寿年丰。造桥时,砍下用以造桥的木头、锯下的木屑都不用以燃烧。桥连接两岸,也连着侗寨的风水。在此意义上,敬桥也是为了大家的幸福、众人的安康。因此,在这只有高 80 厘米、宽 50 厘米、深 30 厘米的神龛供奉着神抵,每逢春节和吃新节,香台上都轻烟袅袅、供品飘香,平添几分神圣,透射出侗家对风雨桥特殊的感情。

侗家的风雨桥,与侗家息息相关。河上无桥“未免病涉水之虞。尤当仲夏之日,洪波滚滚,履足固所难举,即令冬日水消,然寒水澈骨,冯河犹多可畏”(《程阳永济桥序》)。有了桥,便不用望洋兴叹。丰收季节,桥是临时粮仓,桥板、横梁、栏杆、板凳都可堆放收获的禾把;节日,桥是欢庆的舞台。“月也”的客队、主队在桥头赛芦笙、对歌,洋溢着欢乐气氛;贵客来临时,桥满载着侗家热情好客的风采,盛装的侗家人在桥头唱拦路歌迎客,敬香糯酒,引领客人进入侗寨⋯⋯年年岁岁,风雨桥摄下了多少侗家动人的风情画面,注入了侗家人多深的情感,这有谁能说得清呢?只知道风雨桥不仅属于侗家,它还属于热爱生活的人们。

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每座风雨桥都能体现侗家的人文色彩。它与村寨鼓楼有机相接,浑然一体,形成侗家居住环境中“侗不离水”的一大特色。巴团风雨桥,人畜分道,主桥面行人,放射出侗家自古就讲卫生的文明光彩。许多风雨桥中的雕饰彩绘,都体现了侗家的审美情趣。

只要你踏入三江侗族自治县,风雨桥就会使你步人一片新奇意境,准有了这个感觉,准就在三江之行中大有收获。郭沫若同志于 1965 年来此见到三江“程阳桥”时,不禁感慨赋诗一首,并挥毫提字,表达了他对侗族风雨桥的喜爱:

艳说林溪风雨桥, 桥长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恰神巧, 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 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高, 学把犁锄事体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