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产业生态、创客生态与金融生态

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支撑下,供应链产业具有多生态化的特点,这种生态既包括供应链运营的产业生态,又包括供应链创业创新的创客方面以及供应链金融方面,这些生态圈共同构成了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运行的生态基础。

供应链产业生态

供应链产业生态如同上一章所论述的那样,它是围绕供应链运营所有参与主体共同组成的价值生态网络,这个网络不仅存在着多种结构形态,而且相互之间通过互动,共同创造知识和智慧,最终实现高绩效的产业供应链运营。简言之,供应链产业生态可以从三个维度来体现(见图9—1):一是供应链层级多级化。随着产业供应链的不断发展,供应链的复杂度与日俱增,这不仅表现为作业活动同一层级的参与者日益增多,而且层级也越来越扩展。即从原来的三层结构(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扩展到如今的多层结构(包括供应商的供应商、客户的客户等)。二是与供应链多层级化相关的参与的主体日益多样化。产业供应链生态体系中的参与者不仅包括了直接供应链运营者(如供应商、客户),还包括了各类为供应链运行提供支撑和服务的参与者,如仓储服务企业、运输配送服务商、第三方、分销服务商以及其他配套服务组织。此外,供应链产业生态中还有大量的外围环境影响者,如政府管理部门、行业组织、金融服务机构、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环境影响者。三是供应链的业务高度集成化。即供应链运营的作业活动既涉及了上游端的设计、采购,又覆盖了中游和下游端的加工、库存、分销、通关、商检、退税,以及供应链融资等各类业务活动,所有这些业务在统一的整体框架内高度集成,形成了完整、紧密结合的业务链。

图9—1 供应链产业生态示意图

供应链产业生态、创客生态与金融生态 - 图1

创业供应链与创客生态

创业研究源于创业和创新行为对经济发展的显著影响,强调创业对经济均衡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由Kirzner(1979)和Schumpeter等(2003)开创。而McClelland(1962), Collins 和 Moore(1964)等学者随后将创业研究焦点转移到对创业主体本身的研究,即从宏观层面推进到微观层面。随着微观层面创业研究的推进,创业不仅仅指企业家个人或者团队新建企业的过程,在现有企业中,也存在着与个人创业具有类似创新、风险承担、成长等基本特征的创业现象。有学者研究(Amit, Glosten & Mueller,1993;Casson,1982)认为创业可以在现有组织内部进行。创业的概念包括狭义与广义两个界定,狭义创业概念是指“从零开始创建新企业”,广义创业概念也包括“从一个有问题的企业开始创建出一个重焕生机的企业”(张东升,刘健钧,2000)。魏江等(2009)认为创业是一个整合资源、利用机会、承担风险、创造价值的过程, 它既包括Schumpeter(1934) 所提出的实现新组合的过程, 又包括Gartner(1988) 所提出的创建新企业, 因而是两者的结合。

在对创业的研究中,存在两个重要概念, 即创业导向(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与公司创业(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创业导向是企业从事创新、采取超前行动和承担风险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 包括创新性、先动性和风险性三个维度(Miller,1983; Covin & Slevin,1989)。1996年,Lumpkin和Dess在Miller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创业导向的关键维度扩展至四个,即自主行动倾向、创新和承担风险的意愿、竞争积极性和相对于市场机会的先动性。公司创业是指与已建企业相关的个体或者由个体组成的团队在企业内部创建新企业( 或经营实体)、实施战略更新和创新的过程。Zahra(1995;1996)将公司创业界定为一个由创新、战略更新和风险投资三个维度组成的构念。

供应链是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者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与物质和信息流相关的所有活动(Handfield & Nichols,1999),供应链管理就是为取得系统全体最高的绩效,而对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整个网络的分析、管理(Ellram & Cooper,1993)。对于创业供应链的内涵界定,Marletta等(2009)指出,创业供应链(entrepreneurial supply chains)将创业与供应链进行有效整合,旨在对用之不尽,但会因误用或滥用而易贬值的有价值资产共同需求和依赖的基础上形成企业间关系,并将创业供应链分为区域资产(place assets)、区域/产品资产(place/product assets)以及区域/产品/流程资产(place/product/process assets)驱动的三种创业供应链。区别于传统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主导作用,Granovetter(2005)认为创业供应链中各方对社会关系网络中嵌入性资产的保护和增值承担共同责任。Lee(2012)指出创业供应链不仅像传统供应链那样注重成本节约、产品质量以及配送速度,还注重企业的变革以及成长,认为供应链创业将供应商的供应商与客户的客户联系在一起,而且创业供应链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建立,即在新客户、新市场和新区域中提供现有产品和服务,为现有客户和市场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以及为新客户和新市场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

由此可见,创业供应链并不是创业与供应链的简单组合。与传统供应链相比,创业供应链通常更为复杂,参与企业对所依赖的价值资产形成了共同需求和依赖,这种企业间的关系已不再像传统供应链那样主要围绕一个核心主导企业。在创业供应链中,参与企业(即供应链创客)一方面根据共享的资产组织运营活动,另一方面有意识地管理其资产以达到绩效最大化。创业供应链参与方满足客户异质需求的独立能力以及保持共同的多样化能力最终使得创业供应链获得了共同成功(Marletta et al.,2009)。

显然,创业供应链的实现有赖于所有异质化的参与方,即创客的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和共同努力(见图9—2)。创客(maker)中的“创”指创造;“客”指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创客”本指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这个词译自英文单词“maker”,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微观装配实验室的实验课题,此课题以创新为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个人设计、个人制造为核心内容,参与实验课题的学生即“创客”,因此,“创客”特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人。而在供应链背景下,创客泛指的是从事或参加创业供应链活动的所有主体,也就是说推动和促进供应链创业的组织和个人所组成的群体就是创客。供应链创客的目的在于推动供应链的创建或者持续更新,防范供应链出现刚性化或惰性化。具体讲,供应链环境中的创客所具备的能力多种多样,这些能力主要是确立供应链的知识可进入能力以及共同演化能力(Clifford Defee & Fugate,2010)。知识可进入能力是指合作伙伴间能够获悉或是利用对方拥有的知识的一种动态能力(Grant & Baden-Fuller,2004),也就是说创客能通过有效的互联网平台实现知识或技术的创新、分享与协同,进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竞争力。共同演化能力是指企业内部或是企业之间进行合作以产生新的协同能力(Eisenhardt & Martin,2000),例如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或方法有效地沟通、协同,创造新的业务模式。Beske等(2014)在Clifford Defee 和 Fugate的基础上,认为除了知识可进入能力和共同演化能力外,还应该包括伙伴发展能力、供应链再概念化能力(SC re-conceptualization)以及反射性的控制能力(reflexive control)。其中,伙伴发展能力包括知识分享(开发)、伙伴发展计划以及伙伴培训,亦即能够不断发掘新的合作伙伴或者培养现有伙伴新的能力,保持供应链体系的活力;供应链再概念化能力则是指将新的非商业性伙伴整合进入供应链,共同推动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新的伙伴包括非营利组织以及政策制定者等;反射性的控制能力则允许企业根据商业环境的要求不断地检验和评估自己的商业实践和战略以维持供应链运营中的基础功能(Seuring,2006)。显然,上述具备各种能力的供应链创客共同构成了一种生态,协同推动供应链的创业与创新。

图9—2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创客生态

供应链产业生态、创客生态与金融生态 - 图2

金融生态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以及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产业生态以及创客生态得到了迅猛发展,金融生态也逐渐开始形成。金融生态不同于以往的金融性要素或单一的活动,它是依照仿生学原理来建立金融体系的良性运作发展模式,这种网络模式具有多要素、多主体、多流程互动的特点,通过不断调节、学习、共同演进,推进金融活动的有序开展和创新。Haldane(2009)认为动态性金融网络的特点包括四个机制,即自适应或反馈性、高度链接性、不确定性以及创新性。第一,金融生态是一种复杂自适应系统。即提供和涉及金融的各个组织或主体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进行交互作用,主体在这种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或“积累经验”,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第二,金融生态是一种高度链接的网络结构。金融生态呈现出高度链接状态,这种链接不同于简单的联结,而是一种有机的、有序的组织和互动。这一方面表现为链接节点的规模和互链程度极大扩大,链接的长度在缩短;另一方面金融生态呈现长尾的状态,即金融网络中有大量的具有辐射力的小中心,也就是说金融网络生态存在着大量的“小世界”。“小世界”是将空间概念内的相互联系的无数个节点有机交互连接而形成的网络系统。复杂网络即是通过无数小世界的单位组建为基础元件,并将每个小世界单位元件的任意两个节点相互连接,形成公用的路径通道,作为数据信息运载流通的网络纹线。第三,金融生态是具有不确定性的金融结构。在金融体系中对风险的判定表现在金融资产的定价上,网络往往产生连续性效应,特别是在困难的时期,这些网络链会加剧不确定性,因此,网络的这一特征使得金融市场上的定价呈现波动性或动态性,这种波动和动态性随着网络规模或范围的扩大而扩大。第四,金融生态是一种金融创新的集合。金融生态网络的特点是一种结构性信贷,也就是说通过一系列金融工具分散风险,并且集合成综合性的金融产品。

具体讲,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阶段,金融生态在结构、产品和环境要素上呈现出多耦合状况,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金融生态的发展(见图9—3)。首先,在金融生态的组成结构上,以往的信贷往往是三方关系结构,即资金的借方、贷方和担保方,而在金融生态体系中,主体呈现多种形态,不仅包括借方、贷方、担保方,还包括其他各类相关的资金流管理参与者,诸如会计事务所(即受当事人委托承办有关审计、会计、咨询、税务等方面业务的组织),信用评估机构(即通过征集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向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使用者提供个人和企业信用评估和查询,服

图9—3 金融生态示意图

供应链产业生态、创客生态与金融生态 - 图3

务公正、高效的第三方专门机构),提供法律和其他服务(如动产管理、票证管理等)的机构、基金、其他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如信托、保险、证券、基金、融资租赁、第三方支付等),以及商业银行和金融管理监管方,这些主体既发挥各自相应的作用,又相互配合,形成了多种多样但又有机整合的组织生态系统。其次,在金融产品上,多产品融合成为了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最为重要的特点,它不仅涵盖了担保、保理、抵押、质押、票据等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产品,而且还不断融入信托、第三方支付、VC、众筹、理财、资产证券化等众多的新兴金融产品,这些金融产品高度融合,通过产品间的组合协同,产生创新性的金融活动。最后,在环境要素上,渠道是支撑金融生态的关键要素之一,即能实现金融产品和服务在供应链端对端分销传递的通路。显然,渠道资源的丰富程度或组合程度决定了金融产品创新程度,同时也对组织生态的规模和范围产生影响。此外,数据也是支撑金融生态的关键,金融生态由于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此,要规避网络化带来的综合风险,就需要通过数据获取、清洗、整合和分析,来分析各个主体、每个金融活动可能的结果,以及对生态网络中其他要素、主体以及整合体系产生的影响。技术和服务也是金融生态环境中的关键要素。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运营对金融生态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技术能推动金融产品的创新,这是因为在现代信息社会里,金融行业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和系统不断创造出新的业务品种和业务工具,从而实现金融电子化;二是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有效防范潜在风险;三是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储存处理功能以及可以突破时空限制的优点,会给金融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不但可以便捷地调取、使用、统计数据,还可以进行远程一点对多面的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