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华侨、华人及其重要的经济地位一、概述

一般史学家认为,公元 9 世纪下半叶,即唐朝末年,就开始有中国人移居印度尼西亚。根据阿拉伯游历家马素提在其所著《黄金牧地》一书中的记载,在公元 943 年,他途经印尼苏门答腊岛东南沿海地区,看见了许多中国人从事耕种,尤其在巳邻旁(巨港)一带,中国人最为集中。此后,宋、元、明、清陆陆续续有不少中国人移居印尼。

明朝时期,随同郑和下西洋的马欢在其所著《瀛涯胜览》一书中,详细记载当时移居爪哇和苏门答腊岛的中国侨民情况。他谈到一个叫革儿昔的地方,“原系沙滩之地,盖因中国之人来此定居,遂名新村,至今村主广东人也。约有千余家。各处番人多到此买卖”。

荷兰东印度公司统治印尼后,为了开发当地经济,曾不断到中国沿海广东、福建一带捕获或贩卖劳力,然后把这些人运到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爪哇等地的矿山和种植园,充当采矿工和农业种植园工。如开采邦加和勿里洞岛的锡矿、加里曼丹西部的金矿,以及苏门答腊和爪哇的种植园,都使用大批中国工人。无疑,通过大批中国工人的辛勤劳动,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开发与发展。

由于不堪忍受殖民统治的剥削和压迫,华侨和当地人民曾并肩战斗,共同反抗荷兰的殖民统治。其中著名的如 1740 年在荷兰殖民主义者大规模杀害华侨的“红溪事件”后,华侨和爪哇人民 联合反抗荷兰殖民者。“红溪事件”发生在 1740 年 7 月,由于荷兰殖民当局对雅加达(当时称巴达维亚) 华侨进行迫害,迫使华侨进行反抗。殖民当局大规模杀害华侨,使鲜血染红了雅加达的溪水,故史称“红溪事件”。殖民当局的野蛮残杀,激发了爪哇各地华侨和当地人民的联合反抗斗争。他们进攻了中爪哇和东爪哇荷兰人的不少据点,沉重打击了荷兰人的殖民统治。

据荷印政府的统计,到 20 世纪 30 年代,在印尼的华侨已超 过 120 万人。这些华侨居住在爪哇和马都拉岛,以及外岛地区。所谓外岛地区是指爪哇和马都拉岛以外的苏门答腊、加里曼丹和苏拉委西岛等地。关于这些华桥在这些岛上的分布情况,详见下表:9-1。

表 9-1

年次

爪哇和马都位

外岛

全印尼

人数

所占比例

(%)

年增长率

(%)

人数

所占比例

(%)

年增长率

(%)

人数

所占比例

(%)

年增长率

(%)

1860

149424

67

72014

33

221438

100

1880

206931

60

1.64

136862

40 3.26

343793

100 2.22

1885

221959

58

1.41

159793

42 3.15

381790

100 2.12

1890

242111

51

1.75

218978

49 6.50

461089

100 3.85

1895

256055

55

1.13

213469

45 0.51

469524

100 0.36

1900

277265

51

1.61

260051

49 4.03

537316

100 2.73

1905

295193

53

1.26

268256

47 0.62

563449

100 0.95

1920

383614

48

1.75

425425

52 3.12

809093

100 2.44

1930

582411

47

4.26

650783

53 4.34

1233214

100 4.31

资料来源:荷印政府中央统计局:《1930 年人口调查》,巴城 1935 年。

关于印尼华侨的职业,根据 1930 年荷印政府中央统计局的正式户口调

查,在 123 万华侨中,从事各种生产劳动的华侨有 46.99 万人,占 38%,而

在这 46 万多人当中,从事商业的有 17.2 万人,占 36.6%,(以小商小贩为主),其次从事原料生产(农业矿业)的有 14.49 万人,占 30.83%,从事工业的有 93988 人,占 20%,其余是从事运输业、自由职业和公务员等。

到 50 年代初,印尼的华侨已发展到约 270 万人。其分布情况大致如下:

爪哇岛约 170 万,苏门答腊岛约 60 万,加里曼丹岛约 27 万,苏拉委西岛约

  1. 万。这些华侨多数居住在印尼的大中城市里,但也有不少居住在县镇和农

村。据统计,当时居住在雅加达的华侨约 30 万人,万隆约 7 万余,泗水约

  1. 万余。三宝垅约 7 万余,锡江(即乌戎潘当)约 4 万余,坤旬约 3 万余,

棉兰约 7 万余,巨港约 3 万余,巴东约 2 万余。大中城市的华侨约占华侨总人口的 1/3。

随着印尼华侨的日益增多,他们在印尼成立了各种社团、学校和出版报刊等。

最早成立的印尼华桥社团是 1900 年在雅加达成立的中华会馆,其宗旨是联络各行各业的华侨,促进华侨的团结与互助等。后来在印尼各地成立了中华会馆分会。到 1914 年印尼各地已成立了 25 个中华会馆的分会。

与此同时,印尼华侨还成立了按籍贯、职业性质等分类的社团。如福建人成立了福建会馆、泉州会馆、福州会馆、永春会馆等。广东人成立了广州会馆、潮州会馆、浙江人成立了宁波会馆等。按职业方面的,如成立了中华商会、华商杂货公会、布商公会、革履公会等。此外,还成立了一些慈善团体,如赈济会、失业救济会等。

适应华侨子女上学的需要,各华侨社团也纷纷筹资办华侨中小学校。据统计,到 1919 年印尼各地成立的华侨中小学有 215 所,学生达 15948 人,教

师 600 人,1926 年发展到 313 所中小学,学生达 31441 人,教师 1105 人。到印尼独立后,华侨学校已发展到 1 千多所。据印尼官方统计,1953 年全印尼有外侨学校 1321 所,其中华校占 1294 所。

印尼华侨也出版不少报纸。据 1954 年统计,当时共有 18 家华侨办的报

纸,每天发行量达 46 万多份。主要报纸有:《新报》、《生活报》、《大公报》、《天声日报》、《中华商报》、《侨声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