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发展中的教育、文化、科研和医疗保健一、教育
(一)概况
历史上,在室利佛逝王朝和麻喏巴歇王朝时期,苏门答腊岛的巨港和爪哇的日惹等地,就曾经是传播佛教文化的中心,许多国家的学者都曾慕名前往学习和交流。我国唐代著名求法僧人义净,就曾在室利佛逝学习和研究佛法达数年之久。
15 世纪以来,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和伊斯兰王国的建立,在印度尼西亚各主要岛上普遍建立了伊斯兰教堂,这些教堂成为人们开展宗教教育活动的中心。人们通过学习“古兰经”,宣传和了解伊斯兰教的教义和道德规范, 扩大了伊斯兰教的文化和影响。
在荷兰殖民统治时期,教育又有进一步的发展。荷兰人为宣传西方文化和培养当地所需人材,开始兴办各类学校。荷兰人实行的是双轨制教育制度。一种是为印度尼西亚民众设立的学校。这类学校用印度尼西亚语教学,初小三年,毕业后进入二年制高小。另一种是为欧洲人设立的学校。这类学校用荷兰语教学,有小学、中学和大学。后来也有些印度尼西亚人上中学和大学, 但人数很少。荷兰人在万隆、雅加达和泗水等大城市,分别建立了工科、医科和文科大学,以满足他们对大专人材的需要。
1942~1945 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印度尼西亚,强迫印尼人学习日语和日本文化。
1945 年 8 月印尼独立后,教育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50 年苏加诺政府进行教育改革,采用美国式的教育制度规定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中等技术学校期限不等,大学五年(也有五年以上的)。同时也制定了新的教学大纲,设置新的课程表,消除殖民主义的影响。如教学用印度尼西亚语代替荷兰语、讲授印度尼西亚的历史和地理等,培养学生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独立后,印度尼西亚的教育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据统计, 小学学校由 1945 年的 15070 所,增加到 1950 年的 23800 所。同期,小学学
生人数由 250 万人增加到 490 万人。而 1954~1963 年,小学学生由 703.4
万增加到 1057.6 万,中学生由 35.9 万增加到 81.7 万,高等院校的学生由
2.1 万增加到 13.6 万。但由于教育经费不足,师资缺乏,尚不能满足培养各种人材的需要。
1965 年苏哈托政府执政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印度尼西亚的教育事业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经济建设对各类人材的需求,苏哈托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些措施包括加强对教育部门的管理、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扩建各类学校,大力培养师资力量、增加图书及各种教学设备,以及加强对学生的德智体教育等。
关于加强对教育部门的管理,根据 1974 年总统第 44 号和第 45 号决议, 设立了新的教育管理体制。按照这个管理体制,中央文教部下设秘书署、督察署、办公厅、科研与开发署、基础与中等教育总司、高等教育总司、校外及体育教育总司和文化总司。在地方上,设省文教厅、市县文教局、区文教局等(详见表 6—1)。
关于教育经费的投入,自 1969 年 4 月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
到第五个五年建设计划中,对文教经费的拨款不断增加。如1969 年4 月~1974 年 3 月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中,在国家总投资的 10590 亿盾中,教育与文化的投入为 950 亿盾,占总投资的 8.9%;1974 年 4 月~1979 年 3 月的第二个五年建设计划中,在国家总投资的 52497 亿盾中,教育与文化的投入为 5258
亿盾,约占总投资的 10%;在 1979 年 4 月~1984 年 3 月的第三个五年建设
计划中,在国家总投资的 428350 亿盾中,教育与文化的投入为 22768 亿盾,
约占总投资的 10.1%;在 1984 年 4 月~1989 年 3 月的第四个五年建设计划
中,在国家总投资的 786094 亿盾中,教育与文化的投入为 115395 亿盾,占
总投资的 14.7%;在 1989 年 4 月~1994 年 3 月的第五个五年建设中,在国
家总投资的 1075272 亿盾中,教育与宗教的投入为 169810 亿盾,占总投资的15.8%。从上述这些对文教事业经费的投入中,我们不难看出印尼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而且占国家总投资的比率也是比较高的。由此,促进了印尼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类学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
关于加强学生的德、智、体教育,苏哈托政府制定的教育方针其主要内容是:以潘查希拉五基原则教育为基础、培养有良好素质的人才。它包括信仰伟大真主、守纪律、掌握科学知识以及具有健康身体的各类人才。
印尼各类学校的学制是:学前教育即幼儿园二年;初等教育即小学 6 年
(学生的年龄 7—12 岁);中等教育分为初中和初中中技(学生的年龄 13~ 15 岁)以及高中和高中中技(学生的年龄 16~18 岁),学制均为三年;高等教育即高等院校,学制五年(学生的年龄 19~23 岁)。所以印尼的学制可以概括为“6、3、3、5”制,从小学到大学共 17 年。有才能的大学毕业生, 毕业后还可考入研究生班。
印尼的学校分为国立和私立两类。国立学校由政府主办,多数为中小学, 幼儿园和高等院校较少,办学质量较高。私立学校主要由政党、社团、私营企业和基金会创办,中小学较少,幼儿园和高等院校较多,办学质量一般较差,接受政府文教部和创办单位的双重领导。国立学校除大多数由各级政府文教部主办外,也有属于各部教育机构主办的,为本部系统培养人材,如一些中等技术学校,就由一些有关企业部门主办。有些私立学校如果办学质量好,达到国立学校水平,可以获得政府批准而改为国立学校。
关于印尼的学制系统可参表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