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兴亡之后

摩托车生产厂家到底在日本有多少家,未能掌握其准确数字。

西田通弘说大约有 270 个公司,但据家冢清的《摩托车的历史》记

载,光只战后派就有 100 家,再加上战前派,还有被称为“五辆车厂家” 的众多的零星厂家。

不管怎么说,确切的是,这么多厂家,最后淘汰成了四家公司。这真是一场激烈的生存竞争。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

富冢生于明治二十六年,经过东大航空研究所教授,成为战后摩托车发动机开发的不露面的恩人。他亲自试骑了约有 1000 机械种类的摩托

车,是位直到 80 岁还骑着摩托车转游的行动派的学者,是日本摩托车历史的活证人。

据富冢说,有许多战前派的生产厂家是温文尔雅的绅士。有的或者是学者型的,对于使用者的爱好未能掌握。外资系统也多,他们认为只要 100%地模仿就可以了,他们安于少量生产。只要是对它修修补补,就能混碗饭吃。

为此而成为消极式的厂家,连有特征的车子也没生产出来,就被时代给淘汰了。

与此相对,战后派就像在本田等公司所看到的那样,是野武士型的。加之,像富冢在他所著的《摩托车的历史》中指出的那样,他们与爱迪生和福特一样,“因为他们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所以没有不值钱的填鸭式的知识。他们身上只有扎扎实实的、千锤百炼的少量知识,因此, 一到关键时刻,就很少迷惘,决断也快。”

另一方面,他们成了硬不服输的自信家。富冢介绍当时一些这方面的轶事。

有个装配上了有特点的空水冷发动机的名为“生命号”的车子。有一次我和这个厂家的长本发动机厂的长本,为了兼作新车的耐久试验, 一道从小仓跑到了鹿儿岛。当来到田原坂附近时,本田从后边超了过去。

于是,长本骂了声“他妈的”,追了上去。 “我在技术上有些担心,但长本却顽强地继续追了下去,大约跑了

五六公里吧,等我追上时,他们俩把两辆车正停在路边上畅谈呢。长本是一副得意的样子,本田据说是车子发生了故障。车手恼火地说,至今为止,这部车子还一次也没输过呢,可是今天却完了。”

浅间车赛一开始,许多厂家便一齐受到筛选。有的发动机性能好, 但缺乏耐久性和不易操纵,有的与车体的平衡性差,有的由于零件经过精选,造价太高⋯⋯”

还由于经营者的豪游和居安而不思危,同族经营、派阀、学阀斗争, 没有培养出技术人员等等,由于这种种病因,而把各个厂家引向倒闭。

在这一过程中,本田却生存下来了。关于其中的秘密,这位活证人是这样看的:

在日本首次有创造性感觉的“卡布号”和有惊人的高性能的“梦想号”E 型等,使本田出色地上场了,但也有弱点。

比方说“超级·卡布号”,它用的是新机轴的发动机,但由于“缺乏耐久性,而反映相当不好”。

于是,本田“迅速采取措施加以改良,得以只把优点发扬光大。他干得如此漂亮,使我们敬佩”。

大型车方面,在笨重和安定性上有问题,被严酷评价说是“上个世纪的遗物”。在严酷的评价面前,有许多别的社没有显示任何反映,但本田却说“你等着瞧”,立即开始了改进。其“谦虚的态度,转换的速度,令笔者也佩服。”

另一个,就是社名“技研”所显示的技术第一的风气。它实行的是排除戚属和学阀的实力本位的选拔主义以及彻底的合理主义。其所以能够取得史无前例的发展,可以说是当然的。这就是本田所遗留下来的秘密的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