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

在化学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中,周期律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个定律使人们对化学元素的认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体系,使化学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自 Dalton 提出原子和原子量概念之后,测定各种元素原子量的工作进展迅速,到 19 世纪中叶,已积累了 60 多种元素的原子量数据。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原子量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俄]Mendeleev DI 和[德]Meyer J L 等分别根据原子量的大小,将

表 1 - 2 Mendeleev D I 的第一个周期律图表( 1869 年)

Ti=50

Zr=90

?=180.

V=51

Nb=94

Ta=182.

Cr=52

NO=96

W=186.

Mn=55 Rh=104 , 4 Pt=197 , 4

Fe=56 Ru=104 , 4 Ir=198. Ni=Co=59 Pl=106 , 6 Os=199.

H=1 Cu=63 , 4 Ag=108 Hg=200.

Be=9 , 4 Mg=24 Zn=65 , 2 Cd=112

B=11

Al=27 , 4

?=68

Ur=116

Au=197 ?

C=12

Si=28

?=70

Sn=118

N=14

P=31

As=75

Sb=122

Bi=210 ?

O=16

S=32

Se=79 , 4

Te=128 ?

F=19

Cl=35 , 5

Br=80

I=127

Li=7 Na=23

K=39

Rb=85 , 4

Cs=133

Ti=204

Ca=40

Sr=87 , 6

Ba=137

Pb=207

?=45

Ce=92

? Er=56

La=94

? Yt=60

Di=95

? ln=75 , 6 Th=118 ?

表 1-4 元 素 周 期 表 与 原 子 的 价 电 子 构 型

能级组

或周期

能级组

内状态

1

1

1s

I A

2

原子序数

26 Fe

元素符号

1 H S1

II A

3 4

s2 d6

5

价电子构型

6

7

8

2

2s,2p

3 Li S1

4 Be S2

3

3s,3p

11 Na S1

12 Mg S2

III B

IV B

V B

VI B

VII B

4

4s,3d,4

p

19 K S1

20 Ca S2

21 Sc S2d1

22 Ti S2d2

23 V s2d3

24 Cr s1d5

25 Mn

s2d5

26 Fe

s2d6

5

5s,4d,5

p

37 Rb

s1

38 Sr

s2

39 Y

s2d1

40 Zr

s2d2

41 Nb

s1d4

42 Mo

s1d5

43 Tc

s2d2

44 Ru

s1d7

6

6s,4f,5d

,6p

55 Cs

s1

56 Ba

s2

57~71

s2df

72 Hf

[f14]s2d2

73 Ta

s3d3

74 W

s2d4

75 Re

s2d5

76 Os

s2d6

7

7s,5f,6d

87 Fr

s1

88 Ra

s2

89~103

s2df

104 Rf

s2d2

105 Ha

s2d3

106

Unh

107

Uns

108

Uno

元素分区

s 区

d 区

价电子构型

ns1-2

(n-1)d1-9ns1-2

18

13

14

15

16

17

VIII A

元素数

10 H S2

2
9

10

11

12

III A

IV A

V A

VI A

VII A

5B

s2p1

6C

p2

7 N

p3

8 O

p4

9 F

p5

10 Ne

p6

8

13 Al

s2p1

14 Si

p2

15 P

p3

16 S

p4

17 Cl

p5

18 Ar

p6

8

VIII B

I B

II B

27 Co

s2d7

28 Ni\ s2d8

29 Cu

s1d10

30 Zn

s2d10

31 Ca

s2d10p1

32 Ga

p2

33 As

p3

34 Se

p4

35 Br

p5

36 Kr

p6

18

45 Rh

s1d8

46 Pd

s0d10

47 Ag

s1d10

48 Cd

s2d10

49 In

s2d10p1

50 Sn

p2

51 Sb

p3

52 Te

p4

53 I

p5

54 Xe

p6

18

77 Ir

s2d7

78 Pt

s1d9

79 Au

s1d10

80 Hg

s2d10

81 Tl

f14s2d10p1

82n Pb p2

83 Bi

p3

84 Po

p4

85 At

p5

86 Rn

p6

32

109

Une

未完

ds 区

(n-1)d10ns1-2

p 区

ns2np1-6

F 区:(n-2)f1~14(n-1)d0~2ns2

57~71

镧系元素

s2df

57 La

d1

58 Cc

f1d1

59 Pr

f3

60 Nd

f4

61 Pm

f5

62 Sm

f6

87~103

锕系元素

s2df

89 Ac

d1

90 Th

d2

91 Pa

d1f2

92 U

d1f3

93 Np

f4d1

94 Pu

f6

63 Eu

f7

64 Gd

d1f7

65 Tb

f9

66 Dy

f10

67 Ho

f11

68 Er

f12

69 Tm

f13

70 Yb

f14

71 Lu

d1f14

95 Am

f7

96 Cm

d1f7

97 Bk

f9

98 Cf

f10

99 Es

f11

100 Fm

f12

101 Md (f13)

102 No (f14)

103 Lr (d1f14)

元素进行分类排队,发现元素性质随原子量的递增呈明显的周期性变 化。1869 年 Mendeleev 提出周期律及其具体表现形式的周期表如图表 1-2 所示,1871 年又作修改,如表 1-3 所示。他根据周期律修正了铟(In)、铀(U)、钍(Th)、铯(Cs)等 9 种元素的原子量,他还预言了 3 种新元素

及其特性,并暂取名为类铝、类硼、类硅,这就是 1871 年发现的镓(Ga)、

1880 年发现的钪(Sc)和 1886 年发现的锗(Ge)。这些新元素的原子量、密度和物理化学性质都与 Mendeleev 的预言惊人相符,周期律的正确性立即获得举世公认。至于认识周期律的内在原因,则到本世纪 30 年代量子力学发展并弄清了各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之后,人们才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决定于原子的核外电子结构,特别是与最外层电子排布密切有关。表 1-4 是目前常用的周期表,并注明了外层电子结构,形式虽与当年 Mendeleev 周期表有所不同,但关于周期、主族、副族等基本概念还是一脉相承的。1882 年 Mendeleev DI 和 Meyer J L 共获英国皇家学会的最高荣誉--戴维奖章。现在已知的 111 种元素在周期表里各就各位,有条不紊,横向分为 7 个周期, 纵向分为 18 列,其中 1~2 和 13~18 列(即 IA~ⅧA)为主族元素,第 3~ 12 列(即ⅢB~ⅡB)为副族元素。

表 1 - 5 周期与能级组的关系

周期

能级组

能级组内各原子轨道

元素数目

1

2

3

4

5

6

7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ls 2s2p 3s3p 4s3d4p 5s4d5p 6s4f5d6p

7s5f6d

2

8

8

18

18

32

23 未完

按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可知随原子核电荷(即原子序数)递增时, 最外层电子数目总是由 s1 至 s2p6 重复变化,一个周期相应于一个能级组,它所包含的元素数目恰好等于该能级组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目。各周期与相对应的能级组的关系如表 1-5 所示。

参考表 1-4,按价电子构型的不同,周期表可以分为 s,p,d,ds 和 f 五个区。

s 区元素:包括ⅠA 和ⅡA 族(第 1 和第 2 列),价电子构型为 ns1~2; p 区元素:包括ⅢA~ⅧA 族(第 13~18 列),价电子构型为 ns2np1~6; d 区元素:包括ⅢB~ⅧB 族(第 3~10 列),价电子构型为 ns1~2(n-1)

d1~10,常称为过渡元素;

ds 区元素:包括ⅠB~ⅡB 族(第 11~12 列),价电子构型为 ns1~2(n

-1)d10;

f 区元素:包括镧系和锕系元素,价电子构型为(n-2)f1~14(n-1)

d0~2ns10。这些元素本应插入主表相应位置中,只是便于按正常篇幅安排,才将它们取出放在周期表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