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校里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特点

在学生集体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学生的人际关系也有不同的特点: 1.小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儿童进入学校,开始成为集体的成员。集体生活是他们集体意识形成的主要条件。低年级小学生对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还不大关心,大多数还缺乏清楚的意识与要求。老师是集体的核心,与老师的关系胜过同学关系。同学之间多半是一种“游戏关系”,一起玩耍。参加少先队是小学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少先队的活动大大促进了他们集体意识的发展。小学生认真地按照原则对待相互关系,开展批评是相当认真的,往往超过中学生。大约三四年级,开始出现少数的比较稳定的自发的友伴群,但规模小,人数不多。多数人的友谊仍是不稳定状态。由于女孩比男孩听话,发育比男孩早二至三年, 小学女生当学生干部、积极分子的要比男孩子多。在低年级,男孩子一般都能服从女孩子领导。高年级,一些男孩开始成为自发的头头儿,与女孩子的

正式头头儿地位不时发生矛盾,对一些老师偏信女孩子表示不满。2.初中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进入初中,是中学生了,有了与儿童时代告别的新异心情。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内容、新的要求、新的朋友,产生着新的相互关系。初入中学时, 还以教师为中心,对朋友还在“探索”。比较熟悉之后,少年期相互关系的新特点就开始显现出来。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交往,开始比师生关系更为重要,而且比小学生的相互关系复杂、多样,更有内容。同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按其程序可以区分为:一般的同学、较亲近的同学与要好的朋友。与小学生不同,少年开始表现出不容许成人对他的同学关系过分干涉的倾向。要好的朋友之间表现出了少年友谊的特点:绝对忠诚、坦白、保守秘密,遵守无形的“伙伴关系准则”,齐心斥责对朋友的“叛变”等等。班级中自发的伙伴群增多,而且,一般是女学生中的小团体较男生为多。非正式的头头儿开始出现,有的是受学生尊敬的有威信的但未当干部的少年。在乱班的男孩子中常有“孩子王”式的人物出现,这种头头儿常常带头闹事,与老师对立。学生干部与非正式头头儿的不一致,开始影响班级的工作。男女同学间有时用“有意寻衅”来表示友谊。男女同学间相互指责、影响团结的事件,以少年特有的方式时有发生。少先队的活动增进着少年友谊,以及活动的独立自主性的增强,使少年产生了同志式关系的情感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争取加入共青团的要求,促使少年间的相互关系按原则性的方向发展。

3.高中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青年初期是最有集体精神的年龄阶段,其相互关系逐渐具有成人化与社会性的影响。青年渴望友谊,需要“志趣相投”、能“倾心交谈”的朋友。相互间的友谊比起少年要稳固得多,深刻得多。党的要求、团组织的活动,促进着真正同志式友谊的形式。青年比少年更关心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形象。青年常把朋友作为自己的一面镜子。高中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这影响着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自发的伙伴群数量比初中有所减少,但规模较大。非正式头头儿的作用比较显著。如果说,少年的自发小团体只是对学校集体的补充,那么在高中,若班级集体吸引力不强,有的就可能热衷于自己的小团体,有的甚至参加“街头团伙”的活动。他们的友谊不讲原则,只讲“哥们儿义气”。男女之间的友谊也复杂起来。据近年的调查,中学初恋现象有增加的趋势,有时初恋就像“流行病”,在一个班中谁也不谈恋爱,而在另外的班则有不少学生在恋爱。由于青年的“闭锁性”,高中生的相互关系情况不像初中那样容易了解,矛盾与问题也不像初中生那样显露于外。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友谊,建立良好的相互关系,是高中阶段应予重视的重要问题。在班集体中,集体成员之间建立密切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由多种因素决定

的,例如集体的性质、集体的活动等。集体成员的个性心理特征更是影响集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班集体中,受欢迎的学生具有以下的特点:

  1. 善于和集体其他成员交往。如果学生善于交往,就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人沟通思想、交流感情,产生心理上的接近,就会受到其他同学的欢迎。

  2. 有较好的学习成绩或知识面广、有特长,并且愿意毫无保留地帮助其他人学习,这类学生容易受到集体的欢迎和赞扬,反之,如果这类学生只顾自己不顾旁人,不愿帮助集体其他成员,那么他不但不会得到集体的欢迎, 反而会受到大家的孤立。

  3. 仪表整洁,待人大方,和蔼可亲。

  4. 性格开朗、兴趣广泛、风趣幽默的学生也常常成为集体的中心。学生在班集体中被孤立和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有:

  1. 学习不认真、马马虎虎、漫不经心、成绩较差。这类学生往往对学习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对集体取得的成绩也往往视而不见。

  2. 性格孤僻、人格异常。对同学交往不感兴趣,不主动与人交往,喜欢孤独的生活,或者是出于自卑,不敢与人交往。

  3. 不善于与集体其他同学交往。

缺少交往的技能和方法也是导致学生在班集体中受孤立的重要原因。有的学生虽然主观上有与同学建立密切关系的愿望,但却不知道如何去做,甚至在共同活动中弄巧成拙,结果造成同学很少与他交往。这些学生有交友愿望,但常常因伙伴的拒绝而交不到朋友,他们心理上经常处于一种不适状态。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和矫正,很容易造成人格倒退和产生异常行为,变得孤僻、自卑,产生攻击性和破坏性等。

教师若发现班集体的人际关系处于异常状态,就应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班集体的人际关系。调整班集体人际关系的主要措施有:

  1. 优化集体背景,丰富集体人际关系。运用组织手段,建立人际关系网络,为学生提供日益扩展的交往范围,建立丰富多样的生活联系,从而使他们的个性世界变得更为充实。

  2. 正确引导非正式群体。对于学生非正式群体,一是要承认,二是要积极引导。对于那种偏离集体或反集体的小群体,可采取情感疏通、头领角色公务化、价值观更新、职能替代、扩展交往等手段加以引导,逐步使它与班集体的关系趋于正常化。

  3. 积极创造教育情境,克服定位困难。为了使学生在班集体中克服各种社会知觉偏差、情绪波动和定位困难,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教育情境,并发挥其教育效能,以促进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减少消极的人际关系的影响。教师可以运用教育艺术,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各种教育情境,如信任情境、成功情境、抗拒诱惑情境、道德选择情境、挫折情境、冲突情境、竞赛情境、辩论情境、创造情境、集体主义情境等等。在情境教学中,要加深情感体验,强化集体感受。教师在指导学生克服定位困难时,应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教育手段,巩固交往取得成功的经验。应当使集体生活具有巨大的情绪吸引力,引导学生克服自私、冷漠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别人,养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

  4. 改进教学工作,创设良好气氛。集体的教学活动是共同活动的主体部分,因而改进教学工作是调整改变班集体人际关系的十分重要的途径。

  5. 改变控制方式,优化师生关系。为了顺利调整班集体的人际关系, 教师首先要对自身进行调整,调整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前提条件。师生关系对班集体人际关系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在集体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必须把每个学生放在心上,在师生交往中把自己放在恰当的位置上。要做到这一点十分不易,要求教师必须积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

协调和改善集体人际关系有许多具体的方法,例如感情投资法、心理吸引法、深层了解法、消除紧张法、排难息纷法、激情感染法、理解关注法、诚心交友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增进友谊,使人际关系更加协调、巩固,又可

以消除隔阂,解决矛盾,使人际关系得到调整。教师在选择方法时应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环境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最可行最有效的方法。教师不仅要采取措施调整和改善集体不良的人际关系,还要创造形成班

级良好人际关系的条件。研究表明,思想、信念和目标的一致,一定的交往水平,个性的相似与相容等都是建立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条件,集体成员应该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共同的奋斗目标,在统一的目标下,师生能够产生共同的心理感受,并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还要设法提高集体成员的交往水平。研究表明,居所和工作地点接近, 接触频繁,可以自然地增加彼此的相互了解,认识和态度容易趋向一致。教师应当注意增加人际交往的频率,更加注意交往的深度。随着交往的深度, 随着交往水平的提高,人际关系也会深化。在安排人际交往活动时,还要注意人的个性特点与个性倾向之间的不同。人的气质、能力、兴趣和性格是人的个性特点,而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态度则属于人的个性倾向方面。个性特点与个性倾向一致,自然会使彼此感到亲切,有共同语言,在心理上彼此吸引、喜欢和接近,结成亲密关系。有的个性特征虽然相反,但是个性倾向相似,也能友好相处。如脾气暴躁与脾气随和的人,由于观点或态度一致而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常常能相互弥补,取长补短。所以,教师既要注意人的个性特点的差异,又要关心个性倾向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