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破邯郸梦三出陇海线*

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我们取得了歼敌 120 万的伟大胜利。这

一胜利,大大削弱了敌军,打击了蒋介石的疯狂气焰;锻炼和壮大了我军,收复和新解放了广大的地区,为我军转入战略进攻打下了基础。

在这期间,处于战线中央的晋冀鲁豫区,在上党战役之后,即

分东西两个战场作战。其西战场由陈质同志率领太岳部队在同蒲路方面作战,东战场则由刘伯承和邓小平同志亲自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平汉线方面和冀鲁豫战场作战。在东战场,我军胜利地进行了平汉、陇海、定陶、巨野、鄄南、滑县、巨(野)金(乡)鱼(台)、豫皖边战役,以及豫北反攻作战和鲁西南战役等 10 次战役,其中平汉战役和鲁西南战役,是承前启后的两次重要战役。这些作战,呈现出我军三次打破蒋介石的邯郸梦、三出陇海线的错综景象,胜利地完成了党中央、毛主席给予的战略任务,值得我们回味。

一破邯郸梦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蒋介石为了抢夺胜利果实,在和平谈

判的掩护下,积极向解放区进犯。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遵循党中央毛主席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对国民党军的进犯,坚决予以反击,发起了上党战役,全歼侵入上党之敌 13 个师,有力地配*本篇写于 1981 年,发表于《军事学术》1982 年增刊第 1 期。合了毛主席赴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 的签订。“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又以这个协定作掩护,扩大进攻规模, 其首要目标是割裂华北解放区,抢占北平、天津,夺取东北。到 10 月中旬, 胡宗南的先头部队第三、第十六两个军,经同蒲路、正太路开抵石家庄,后续部队第一军进到闻喜以南;孙连仲的三十军、四十军及新八军等 4 万多人, 在其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马法五、高树勋率领下,从新乡沿平汉路北犯, 其后续部队 4 个军正向新乡开进;沿津浦路北犯的国民党军,其先头 1 个军已从徐州进占济南;傅作义部则沿平绥路东犯,已迫近张家口。刘伯承同志当时说:敌人沿五条铁路向我们进犯,就象五个爪子向我们伸来。这五条铁路中的三条南北干线——同蒲路、平汉路、津浦路,有两条半在晋冀鲁豫区, 其中平汉路贯穿在晋冀鲁豫区的中央。这四路进攻的敌人中,平汉线的一路是主力。它企图占领战略要地晋冀鲁豫区首府邯郸,打通战略要线平汉路的安阳、石家庄段,这是蒋介石做的第一个邯郸梦。邯郸正是唐朝文人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中所描写的卢生枕着吕翁借给他的枕头大做黄粱美梦的地方。邯郸北面有个小车站,就起名为“黄粱梦”,至今在它附近还保存着一个供奉吕翁和卢生的庙。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党中央、毛主席指示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除以太岳部队全力展开同蒲路的作战外,必须集中力量,歼击沿平汉线北犯的敌人。并指出:“即将到来的新的平汉战役,是为着反对国民党主要力量的进攻,为着争取和平局面的实现,这个战役的胜负, 关系全局极为重大。”指示我们要利用上党战役经验,动员太行、冀南、冀鲁豫区全部力量,首长亲临指挥,精密组织各个战斗,争取第二个重大战役的胜利。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邓小平、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同志,根据党中央和军委的指示以及本区的具体情况,一再严肃地指示各区党委、各军区、各纵队:“所有党政军主要负责干部,均须集中意志,大部分亲临前线参战。”“应将所有能调动的部队,加强平汉作战。集中意志,集

中大军,是争取胜利的关键。”同时指示部队:“平汉战役关系全局,为了继续持久作战,各个消灭敌人,抑留更多敌人于平汉线,完成晋冀鲁豫战略区的历史任务,我们务必:(甲)除已计划加入平汉作战者外,必须继续集中兵力到平汉线,放松次要方向,集中于决战方向;(乙)加紧动员新兵补充主力兵团(首先补充野战纵队),保证继续作战。”

为了部署平汉作战,刘邓首长提早从上党前线回到司令部,作

出如下部署:立刻把陈再道的二纵从上党战场东调,与一纵、冀南军区部队会合,在平汉线占领必需的要点以准备战场;连夜起草《关于平汉战役战术上某些问题的指示》,下达基本作战命令;指挥部东进到武安南的和村, 然后进到峰峰。刘邓首长对平汉战役这样全神贯注,组织党政军民全力以赴, 这样谨慎从事,这是保证一个影响全局的大战役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这次战役,开始采取了象猫抓老鼠那样,把老鼠盘软了再吃的

战法。刘邓首长指示部队:在敌精力尚未大大耗散、疲惫与挫折,我后续力量尚未到达前,暂不与敌决战。先将敌围困于滏阳河河套沙漠地带,以局部消灭手段实现大部消耗,借此争取时间最后消灭敌人之主力。各部队根据刘邓首长的指示,以 3/1 的兵力,不断与敌接触,机动集结,选敌弱点, 以几路合击一点的向心打法,逐步歼灭了其个别部队,达到了消耗其实力的目的。除地方游击队分头活动外,还分派了许多精干小分队(四五十人), 携带小炮、掷弹筒等,于夜间插入敌人纵深,突袭其心脏部队,尤其是各个首脑部,使其不得安息。敌人可能北渡的桥梁,凡我不能控制时则全部破坏。对于敌人小股出扰的部队,积极加以捕灭,堵绝其逃路,使敌完全困于河套之内。最后用合围钳形攻势的战法,不断把敌人分割成块,各个歼灭。这样, 终于把敌人全歼在预设的战场里。

这次战役的胜利,还得助于争取了国民党十一战区副司令长

官兼新八军军长高树勋将军举行战场起义。在实施上党战役之初,刘邓首长就亲自接待过高树勋将军派来联系的人。在这次战役中,又派我通过火线进入高树勋将军指挥部进行联系,促使高树勋将军迅速起义,加速了平汉战役的胜利。上党战役和平汉战役的胜利,在政治上先后促成了“双十协定” 和“停战协定”的签订;在军事上促成了晋冀鲁豫我军战略上的转变——从以游击战为主、运动战为辅,转变到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的战略,建立了一支能够打大规模运动战的野战军。这次蒋介石派了两个战区副司令长官率领 3 个军零 1 个纵队在其他各路进犯军配合下,沿平汉线大举进攻,但

他们不仅没有到达邯郸,反而 2 个军全军覆没,1 个军零 1 个纵队举行战场起义,蒋介石的第一个邯郸梦就这样破灭了。

一出陇海线

在经过半年短暂的、不完全的和平之后,1946 年 6 月,蒋介石为了掀起全面内战,以重兵围攻中原我李先念部,同时加紧对我苏北解放区的进攻。为了配合中原、华东人民解放军作战,刘邓首长奉命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 8 月间在陇海线汴(开封)徐(州)段实施自卫反击,发起陇海战役,这就是一出陇海线。在陇海路北侧横列一条反动武装势力地带,自考城以东到虞城县北部一段,纵深六七十里,到处是敌人的据点、封锁沟、封锁墙,由反动武装守备。刘邓首长的打法,是以地方武装和民兵监视铁路北侧之长垣、考城(右路军开进道路)和虞城(左路军开进道路)等地敌人前锋据点,根本不理其它大多数据点,我左右两路大军即于 8 月 10 日夜,以急行军秘密通

过敌人密布据点 60 里纵深的地区,在 300 里的宽正面上,突然向陇海路汴徐段沿线之敌发起总攻。刘伯承司令员在濮县白衣阁团以上干部会议上总结这次作战的经验时指出:“当打开突破口的时候,各路的第一梯队,不为敌人的战斗警戒所迷惑,主要是乘破竹之势,直透敌人心脏,割裂、撕毁敌人的防御体系,使其互不联系,断绝生命;而第二梯队则在突破口左右卷击而扩大之,掩护主力之进入。至于残留侧背之敌,则由第二梯队肃清之,如此则可获全胜。”陇海战役“如果我们顾虑残留在我们侧背的考城和吕园子等处之敌,那么我们就根本不要想进到陇海路”。这次作战,是敌处防御地位, 我处进攻地位。毛主席在 9 月 16 日发出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指示中指出:“在敌处防御地位、我处进攻地位的时候,⋯⋯如果我军兵力多,当地敌军较弱,或者我军出敌不意举行袭击的时候,可以同时攻击若干部分的敌军。”并举了“8 月 10 日至 8 月 21 日,我刘邓军攻击陇海路汴徐线十几个城镇而占领之”,作为例子之一。陇海战役的胜利,就是因为我大踏步透入敌纵深而收到了奇袭制胜的效果。一出陇海线,战略上有两个目的。除了前面说过的那个目的以外,还有一个目的,按邓小平政委的通俗说法,就是“探路”。也就是预见到必将到来的战略进攻任务,事先以战役行动实际探明陇海路一带及新黄河以东以北的地形、敌情、民情,并准备加强新黄河以东即后来的豫皖苏军区的工作,建立前进阵地。陇海战役攻克兰封、砀山、杞县、通许、虞城等 5 城及 12 个车站,毙伤俘敌人 13600 余人,缴获敌人大批物资。当时大家注意到的只是陇海战役的战果和眼前的战略作用, 而对将来我军转入战略进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则是不易看出的。

二破邯郸梦

陇海战役之后,敌人迅速在郑州、徐州之线,集中了 14 个整编师〔1〕

32 个旅共 30 万人之众,于 1946 年 8 月 28 日开始对我冀鲁豫区疯狂进犯。企图以优势兵力,乘我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刚结束陇海作战处于疲惫状态的时机,迫我连续作战,钳击歼灭我主力于陇海路以北的定陶、曹县地区,并引黄河水归入故道〔2〕,分割解放区,确掌鲁西南,然后以主力进出漳河, 占领邯郸一带,打通平汉路安阳、石家庄线。蒋介石又想重温已破灭的邯郸梦。敌军分别在郑州、徐州两绥署指挥之下,分 6 路向我进犯。刘邓首长决心以少数兵力箝制徐州方面各路敌人和郑州方面的两路敌人,首先集中兵力歼灭郑州方面的整编第三师,然后扩大战果再及其余。对整编第三师又首先采取猫捉老鼠盘软了再吃的战法,在决战之前,消耗了它大量兵员和弹药, 然后一个旅一个旅地歼灭该师,把战斗的胜利,发展成为战役的胜利,把进攻发展成为追击,在追击中又歼灭了另两个旅。毛主席曾把定陶战役作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范例。他指出:“我刘邓军在定陶附近,9 月 3 日至 9 月 6 日歼敌一个旅,9 月 6 日下午又歼敌一个旅,9 月 7 日至 9

月 8 日又歼敌两个旅”;一共歼敌 4 个旅。这一巨大的胜利,使蒋介石“占领邯郸,打通平汉线”的美梦还没入梦就告吹了。《解放日报》9 月 12 日发表的社论《蒋军必败》,对这次战役作了很高的评价。指出:“这是继续中原我军突围胜利与苏中大捷之后又一次大胜利。这三个胜利,对于整个解放区的南方战线,起了扭转局面的重要作用。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局面是定下来了。”定陶战役胜利之后,刘邓首长又率主力举行巨野战役,转而打击东路的敌美械化的五军和整编十一师。 10 月 3 日至 7 日,在张凤集歼敌整

编十一师 3000 多人,在龙堌集地区运动防御战中,歼灭敌五军 2000 余人。

这就是龙凤之战。但是这次作战的缺点是没有大踏步的机动,而陷入牛抵角僵持的笨拙状态,所以没有在机动中歼灭更多的敌人。刘邓首长及时地总结了这次战役的经验教训。10 月 11 日,已经侵占我许多城市的敌人又侵占了我张家口。蒋介石当天就下令召开分裂的独裁的伪国民大会,声称 5 个月内打垮我人民解放军。11 月 15 日,伪国民大会开场。蒋介石还下了密令,限令王敬久、王仲廉两集团东西对进,进攻晋冀鲁豫区,于 11 月内打通平汉线, 以配合伪国大的召开。在这期间,刘邓首长号召部队打几个胜仗来打击伪国大的召开。 10 月、11 月刘邓首长接连指挥我们实施了鄄南、濮滑两个战役。10 月中旬,敌三路大军北犯。敌王敬久指挥五军和三个整编师,由红沙窝、

金乡之线进犯巨野、嘉祥、郓城。刘汝明部 2 个师由菏泽进犯鄄城,孙震集

团的 2 个师由滑县地区进犯濮阳。这时刘邓采取避强击弱、声东击西的打法, 以七纵队结合地方武装在郓城西南地区拆围墙、平水沟以准备战场,佯言与王敬久的五军决战,以迷惑与箝制强敌王敬久部。刘邓首长则率主力二、三、六等三个纵队,由郓城、巨野之线以西地区突然秘密地向濮阳地区开进,准备寻机歼灭进犯濮阳之孙震集团。当我进至鄄城东北地区时,发现一个新情况,敌刘汝明部 1 个旅零 1 个团附 1 个榴炮营、1 个山炮营,由一一九旅旅长刘广信统一指挥,从菏泽向鄄城冒进。刘邓首长当机立断,决心抓住这一有利战机,捕歼这路既弱而又孤立的敌人。29 日至 31 日的 3 天内,歼灭了

9000 余敌人,生俘敌旅长刘广信,缴获榴弹炮 8 门、山炮 7 门,我们用这些

武器和炮兵,建立了一个炮兵团。同时我二纵 1 个团和冀南、冀鲁豫军区各

1 个团,于 10 月 22 日,在白道口以伏击战歼灭了由滑县东犯的敌人四十一

师 1 个团。白道口战斗的规模不大,但此战的战法有典型意义,因此获得了军委通令全军表扬。通令指出:“他们这次机动于宽大的战场,以极迅速捕捉的伏击,歼灭了敌人有生力量,这完全执行与符合了军委关于集中兵力各个歼敌指示的精神。”鄄南战役后,敌刘汝明集团 5 个旅于东明、菏泽及其

以南地区守备;孙震集团 5 个旋于平汉、陇海路间的浚县、滑县、封丘、长垣地区守备;王敬久集团集结于鄄城、郓城及其以南地区准备经濮县向大名进犯;豫北的王仲廉集团其主力八十五师到达安阳,也准备向大名进犯,企图两军会合于大名,把矛头直指邢台,然后与由石家庄南伸到元氏的孙连仲集团会师,回头再取晋冀鲁豫首府邯郸,打通平汉路安阳、元氏段。

11 月 2 日,刘邓首长接毛主席指示:“用各个击破的方法将刘

汝明、孙震两集团大部歼灭,使王敬久集团陷于孤立,尔后歼灭该敌, 转变战局。”

刘邓首长决定抑留与阻止王敬久集团与刘汝明集团,而集中

力量进击孙震集团。即以七纵、六纵 1 个小团、二纵 1 个团配合军区武装进行广泛的游击活动,大踏步地辗转袭击敌人,截敌辎重,破敌交通、通信线,捕灭可能捕灭之敌,以箝制王敬久、刘汝明两集团。刘邓首长则率二、三、六纵主力,实行对孙震集团作战。15 日星夜,我军开始由濮县附近及郸城以北地区秘密西移,撇开敌人前卫警戒和第一线据点不管,以猛虎掏心之战法,从一○四旅、一二五旅、河北保安十二纵队三个敌人的接合部进入其纵深,分解割裂,先击其首脑部。19 日拂晓前我军出敌不意,发起钳击强攻, 至黄昏即将朱楼地区河北保安十二纵队完全解决,俘敌纵队长何冠三。入夜, 我军进攻邵耳寨与上官村,20 日拂晓克邵耳寨,中午再克上官村,歼敌一○ 四旅、一二五旅共 12000 人。

鄄南、濮滑两战役的胜利,再次打破了蒋介石的“邯郸梦”。刘伯承同志关于濮阳、滑县之战对记者的谈话,劈头就指出:

“企图于 11 月内打通平汉线之蒋军,已完全丧失主动;陇海线蒋军攻势亦已达到顶点,无能力继续展开。”“此次缴获之文件中,有蒋介石之密令, 限令王敬久、王仲廉两人东西并进,于 11 月内打通平汉线。王敬久经菏泽、郓城、鄄城、濮阳、清丰至大名,王仲廉经林县、六河沟、安阳、临漳至大名,然后直趋邢台,与孙连仲会师,回头再取邯郸,企图打通平汉线。这样绕弯转路而不直取邯郸,真是煞费苦心,此乃企图出我不意,诱我上当。但10 月底鄄城之战与此次濮阳、滑县之战,蒋军损失 4 个旅之后,此种狡计已被完全粉碎。”

11 月和 12 月,刘司令员在《论蒋军的致命弱点》和《再论蒋军

致命弱点》的两次谈话中总结说:“蒋介石的致命弱点,是在于他所进行的是出卖祖国、压迫人民的战争,而现在已是人民的时代。无论哪一个军事学说,守备兵力必须大大地小于机动兵力,但他要卖国、独裁,就要压迫人民,就一定要加强守备兵力,他现在用于守备的兵力太大,第五军、第十一师这样的完全美械部队,都不得不拿来守备。”“蒋军以现存兵力既要进攻新地区,又要集中防守占领之城镇及保护漫长的补给线,这是‘熊掌与鱼不可得兼’,其结果必为顾此失彼,这正是蒋介石不可克服的致命弱点”。同时还指出,“战争的胜负,决定于主力保存或丧失,存人失地,地终可得, 存地夫人,必将人地皆失”。

这就是在蒋介石以 30 万军队换取了张家口等 105 座空城而

大肆鼓噪的时候,刘伯承同志用事实告诉根据地人民,毛主席的“不在一城一地之得失,而在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作战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是终归要胜利的;同时也警告了蒋介石不要高兴得太早,象袁世凯召开“筹安会”那样召开独裁的国民大会,其结果必然是步袁世凯之后尘而注定要失败的。

三破“邯郸梦”

二破“邯郸梦”之后,蒋介石调兵遣将,命令郑州绥署顾祝同寻

我主力决战,妄图继续实现其攻占邯郸、邢台,打通平汉路的黄粱美梦。刘邓首长奉中央军委毛主席之命,率野战军主力挥师向东南,在徐州西北地域作战,调动敌人以求得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并配合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和苏北的作战。决定于 12 月 25 日以后以主力攻奔济宁、嘉祥、巨野、成武、金乡、鱼台、单县等城,造成钳击徐州的态势,以威胁敌战略要点徐州和战略要线陇海路,调动王敬久部而打击之。在刘邓首长指挥下,我野战军主力发起了巨(野)金(乡)鱼(台)成(武)地区战役,以“攻敌所必救,消灭其救者;攻敌所必退,消灭其退者”的战法,歼敌 26400 余人,恢复县城 9

座,既有力配合了华东野战军在徐州东北歼敌 5 万余人的峰(县)枣(庄) 战役与苏北作战,又严重地威胁了敌人控制的战略要点徐州与陇海路的安全,使妄图北犯邢台、邯郸的敌人不得不停滞于大名、南乐地区并被迫抽兵回援陇海路。我军钳击徐州,使蒋介石占领邯郸的黄粱美梦变为噩梦。被这个噩梦笼罩着的蒋介石和徐州剿总司令长官薛岳,搞得六神无主,到底增援哪一方面,难以定下决心,只好长时间各就各地挺起挨打的架势无所作为。后来薛岳为挽救徐州危局计,令整编二十七军放弃刚刚占领的濮县、范县和观城,以便回援陇海,经汲县抵商丘集结;第五军亦集结清丰,其先头一个

师和一个交警总队开汤阴候车南运。“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是刘伯承同志常说的话,也是常用的战法。这次南下徐州西北地域作战,不管敌人如何攻陷濮县、范县、观城、大名、南乐等地,佯渡旧黄河,威胁我后方, 逼我回顾,刘邓首长仍坚持敌进我进,采用抽薪止沸的战法,使敌人欲进占邯郸、打通平汉线的黄粱美梦第三次破灭,不得不将其主力回援陇海路以解救其徐州、陇海路之危局。而我则在宽大机动中大量歼灭了敌人,稳稳地掌握了主动权。

二出陇海线

为了进一步发展战局,配合华东作战,刘邓首长又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 统率主力二出陇海,举行豫皖边战役。由刘伯承司令员率领一、二、三纵队为路北作战集团。由邓小平政委率领六、七纵队结合豫皖苏军区武装为路南作战集团。战役自 1947 年 1 月 24 日开始,至 2 月 4 日止。路北作战集团连

续攻克定陶、单县、曹县等城,并控制和破坏民权、商丘之间的铁路 70 里, 炸翻敌装甲列车一列。路南作战集团连克柘城、大康、鹿邑、杞县及皖北重镇毫县等 5 城,歼敌 16000 余人。

我军在陇海路南北的巨大胜利,大大地威胁和震撼了敌人。敌

人被迫急调进占南乐、大名等地的五军、八十五师,以及武汉地区的七十二师驰援陇海路,连同先行到达的七十五师,企图击破我军攻势,尔后参加“鲁南会战”。这时,中央军委再次指示刘邓首长,要拖住王敬久主力, 不使东去。为保障华东野战军作战,调动敌五军、七十五师回援而破坏其东进计划,2 月 21 日夜,我陇海路南北两集团不顾连续作战的疲劳,向民权以西之郑庄寨地区的吴绍周八十五师发起进攻,二纵十六团,英勇果敢地一举突入敌人八十五师师部。但是,由于仓促投入战斗,侦察、通信和协同动作没有搞好,后续部队没有跟上,致使十六团孤军奋战蒙受重大损失。为摆脱被动,刘邓首长立即指挥部队撤出战斗,主力向北往老黄河边撤退。我们采用运动防御战术把王敬久集团主力吸引到冀鲁豫腹地,打破了其东进参加“鲁南会战”的计划,配合了我华东野战军的莱芜战役。我主力于 2 月底北渡黄河(蒋介石已经提前在花园口堵口,把黄河水引入故道)休整待机。

二出陇海线,按照邓小平政委的说法,是二次探路,探明将来转入战略进攻,把战争引向蒋管区的路。

三出陇海线

1947 年 2 月,蒋介石在战略上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置

重点于山东、陕北两处。而在其战线的中央,面对晋冀鲁豫解放区,则依托黄河,构成黄河防线。中央军委统一的战略计划是,在敌人转入防御的方面,我军则转入反攻。刘邓首长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大踏步地由东向西, 发起豫北反攻作战;陈赓同志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一部,发起晋南反攻作战。豫北我军自 3 月 23 日起发起进攻,在接连攻克延津、阳武、封丘后,向

北扩张战果,至 5 月 28 日止,又攻克淇县、浚县、滑县、汤阴等城,歼敌

45000 余人。晋南我军于 4 月 4 日发动进攻,至 5 月 4 日连克曲沃、新绛、

永济等 22 座县城和黄河渡口的禹门口、风陵渡要点,歼敌 18000 余人。3 至

5 月间在豫北和晋南同蒲路两侧所展开的攻势,是我军实施战略上的中央突破,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前奏,毛主席指出,晋南、豫北反攻,是“战略性的反攻”。1947 年 6 月 30 日夜,刘邓首长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 12 万人作为中央突破的战略突击队,突破了敌黄河防线,转入战略进攻。刘邓大

军渡过黄河后所进行的鲁西南战役,歼敌 9 个半旅 4 个师部共 56000 余人。原来亲临开封指挥的蒋介石和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在羊山战斗结束前,虽然其 3 个整编师被歼,1 个师长和 2 个副师长被俘,但仍然不眼输,认为我军打不下羊山。7 月 28 日,这次战役的最后一仗“羊山战斗”胜利结束,我军歼敌内战先锋六十六师,并活捉了师长宋瑞珂,从而完满地结束了鲁西南战役。鲁西南战役胜利之后,我军即于 8 月上旬开始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出陇海线, 义无反顾地把战争引向蒋管区。这次出陇海,按阶段的划分来说,属于战略进攻阶段了。刘伯承同志在总结从一破邯郸梦到三出陇海线的 10 次战役的军事指挥时,认为基本上是机动作战的。只是在龙堌集、张凤集地区实施的巨野战役(龙凤之战),虽然我们敢于摸了摸全美械化的敌五军、整十一师, 并取得了胜利,但从指挥上来检讨,这一战役则“陷于牛抵角的笨拙状态”, 而其余 9 个战役都是在机动中歼灭敌人的。刘伯承同志认为,我们是以弱胜强,集中兵力吃敌一块,因此特别需要机动。我军在冀鲁豫战场就是在大踏步的进退中消灭敌人的。一破邯郸梦之后,我军大踏步前进,一出陇海线, 取得了陇海战役的胜利;接着又大踏步后退,在内线作战,取得了定陶战役的胜利;在检讨了巨野战役的“牛抵角笨拙状态”以后,随即又大踏步后退, 调动敌人并回马一枪,取得了鄄南战役的胜利;后来又大踏步后退以休整部队,然后再大踏步前进,以猛虎掏心之势取得了滑县战役的胜利,并二破蒋介石占领邯郸打通平汉路的梦想。二破邯郸梦后,我军转入待机位置休整, 接着又向徐州西北部大踏步前进,与华东野战军配合造成钳击徐州的战略态势,调动了敌人,取得了巨金鱼战役的胜利,第三次打破蒋介石的邯郸梦; 随即我军乘破竹之势,再大踏步前进,二出陇海线,取得了豫皖边作战的胜利;接着我军又大踏步后退,以箝制敌军主力,支援华东作战,赢得了以利再战的休整时间;然后又向河南北部大踏步前进,取得了豫北反攻作战的胜利。最后由豫北向鲁西南地区大踏步前进,突破黄河天险,取得了鲁西南战役胜利,并立即三出陇海线。从此我军由内线作战转入了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我军就是用这样的机动作战,大踏步地进退,才得以粉碎蒋介石集中优势兵力成批轮番地向我进攻的阴谋。注 释〔1〕整编师: 自 1946 年 5 月起,驻黄河以南的国民党军队开始整编,将原来的军改为师, 师下增设旅,旅下设团。军整编为师后,称整编师,整编师的兵力与原来的军相等。〔2〕黄河故道,又称旧黄河、废黄河、淤黄河。原为金代明昌年间黄河夺淮入海河道,从河南兰考向东,经江苏北部徐州、淮阴等地入黄海。清成丰五年(公元 1855 年),黄河北徙至山东入渤海后,大部分河道干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