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动队中树立革命的战斗风格

运动队的组成,就是要参加运动竞赛,就是要在运动竞赛中,

千方百计地争取胜利。这不仅对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体现和发扬我国人民勇敢顽强、奋发有为、敢于革命、敢于胜利、善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精神,也有重大的意义。

竞赛胜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技术、战术、身体素质、竞赛经

验方面的;也有精神状态、意志品质,即战斗风格方面的。总的说来, 在双方实力相当,或实力悬殊不大的竞赛中,归根到底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的精神因素,亦即是我们平时所称的“战斗风格”的因素。

每逢运动竞赛,我们对运动队总是提出一条主要的要求,就是

要:“打出良好的风格,打出最高的水平”。打出良好的风格,这点非常重要。没有良好的风格,就不能出现最高的水平,也难取得竞赛的胜利。所谓“良好的风格”,就是革命的战斗风格,也就是“敢于革命,敢于胜利, 善于斗争”的风格。根据我个人在革命战斗中一点不成熟的体验,结合运动队(主要是球类)的特点,我认为在运动竞赛中的战斗风格,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标准,现特提出,和同志们加以探讨。

*本篇写于 1962 年 10 月,发表于《新体育》1962 年第 11、12 期合刊。

一、以我为主,灵活制敌

以我为主,灵活制敌,就是要强调主观的能动作用,充分发挥我方固有的特长,以顽强的进攻精神,敏捷灵活的动作,针对彼方的弱点,来左右彼方,制服彼方,而不为对方所左右。运动竞赛,同军事斗争中的战斗活动一样,夺取与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高度地机动,多方创造对方弱点,给我造成可乘之隙的有利条件,从而以己之长,制彼之短,实为首要的一着。因此, 投入战斗时,一切斗争的措施和指挥,都要以我方固有的战术、技术专长和意志品质、身体素质等特点为依据,针对对方的情况,以灵活机敏的手法, 主动地调动对方,来制造、扩大对方的弱点,迫使对方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并从而实施突然猛烈的攻击,而决不跟着对方跑。革命的战略、战术是进攻,要主动地寻求进攻之道。当然也要防御,但防御也是为进攻创造条件的防御,是积极的防御,决不是单纯的、消极被动的防御。任何运动队伍, 都要在激烈的比赛中,尽一切努力来发挥自己的特长。因为,自己的特长发挥了,则我们的弱点就不至于暴露,也就不会发生大的过失,给对方以可乘之隙。同时,当我方特长发挥时,就会使对方陷入招架应付的被动局面,从而暴露其弱点,更使我方有隙可乘,愈益发挥我方的潜力,形成愈战愈强的优势,以至创造优异的战果。过去在革命战争中,我们各地的军队,无论在兵力和装备上,都是劣于当前的敌人。但我军都能坚持斗争,在战役和战斗中,终于战胜敌人而取得胜利。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军善于掌握主动权,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并能控制战场,操纵局势,掌握战机,调动敌人,使自己始终处于有利的地位。而敌人则常常被迫接受我之调动,像瞎子摸鱼一样,盲目乱动,处处暴露弱点,处处被动挨打,以至最后彻底失败。这里还要再着重提一下灵活性的问题。所谓灵活,就是不呆板迟疑,善于掌握火候,善于捕捉战机,不放松每一个瞬息即逝的有利条件,运

用恰当的手段,夺取斗争的胜利。毛主席说:“灵活,是聪明的指挥员,基于客观情况,审时度势(这个势,包括敌势、我势、地势等项)而采取及时的和恰当的处置方法的一种才能,即所谓‘运用之妙’。”过去我们在革命战争中许多辉煌的胜利,都是运用和体现了毛主席的上述指示。参加竞赛的运动队,无疑的也应当体现和运用上述军事斗争的指导思想和斗争手段,以争取竞赛的胜利。根据一般情况来看,运动竞赛的双方,大多是势均力敌, 或虽有强弱之分,但悬殊并不甚大。问题的焦点,在于主动权能否掌握在自己手中,并能否积极进攻,并善于虚实并用,“虚虚实实”,“虚者实之, 实者虚之”以摆弄对方。同时还要善于以主观能动的作用,改变被动不利的形势,恢复和夺取偶尔失掉的主动权。如果始终被动,跟着对方打圈子,则必将导致一败涂地之局面。这点,应当特别加以警惕。

二、团结内部,和衷共济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胜利”这一真理,在运动竞赛中同样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军队的作战经验和运动队的竞赛经验都一再告诉我们:每一个作战单位,只有内部团结、亲密无间,才能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同心同德,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威力,谐和一致地为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在运动竞赛中,由于情况的瞬息变化,常常出现错综复杂,以至协同不好偶尔失利的现象。但这时就更需要大家头脑清醒,互相体谅,互相支援, 以恢复动作的协调一致,继续奋斗,才会挽回颓势,扭转败局。要知道,在复杂紧张激烈的比赛中,任何运动员偶尔出些差错是很难完全避免的,正如在势均力敌的双方对战中,局部的、暂时的陷入被动或动作失调一样。只要失误者不是出自故犯,那怕错误严重,甚至影响整个比赛的胜负,都应当采取谅解、信任和积极帮助的态度。任何彼此埋怨和指责,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容易加重失误者的精神负担,影响其潜力之发挥,削弱本队的战斗力,并使对方乘隙而入,以至造成更大的不利。相反只有积极热情地多加鼓励和支持,才能重新树立信心,克服缺点,可望达到安定情绪,恢复理智和信心, 以至转危为安的目的。而对于失误者本身来说,则不应考虑个人得失,背上包袱,而应勇于承担责任,迅速吸取教训,改进动作,继续全力投入战斗。古人所说的“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就是指的在风雨交加的惊涛骇浪中, 同舟人员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共同努力,才能克服艰险,达到彼岸。每个运动队和运动员都应记取这一名训。

三、破釜沉舟,毫无顾虑

破釜沉舟,毫无顾虑,就是一定要有勇敢果断、一往直前、不达目的决不休止的决心和信心。为此就必须丢掉一切包袱,消除任何犹豫迟疑和顾虑多端的现象。我国古人项羽统率军队在一次背水作战中,当军队渡河完毕时, 就将炊具全部打破,把船全部凿沉,以示势在必胜,死无反顾的决心,终于获得胜利,传为千古佳话,并被兵家作为一项军事原则。在运动竞赛中,首先必须摒弃杂念,勇敢果断,全力以赴。如果顾虑重重,畏首畏尾,犹豫不决,必会影响战斗力和技术的发挥,其结果必遭失败。一场紧张的比赛,由于双方争夺激烈,限制与反限制;也由于一方主观的努力和一方出现某些漏洞和错觉,常常展现出许多有利的战机,而这些战机又会瞬息即逝,如果不能当机立断,勇往直前地付诸坚决果断的行动,必然丧失良机,遭受不利。但是在不少的竞赛场合中,一些运动队的成员常常出现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的现象。追其原因,一是事先调查研究不够(包括临场观察和判断能力),

情况不甚明了,以致决心不大;二是思想顾虑太多,如怕打不好、怕丢面子、怕负责任、怕裁判不公,以及本身修养不够,易被对方激怒,等等。这些顾虑不管出自良好的愿望,或是基于客观原因,如果不迅速消除,以致形成思想包袱,势必分散注意力,影响力量的发挥,对整个战局不利。还必须特别指出:所谓“破釜沉舟”,并不是粗鲁莽撞的孤注一掷,更不是死拼一气; “毫无顾虑”,也不是满不在乎,胜负无所谓。它们是建筑在充分的精神准备、训练有素的良好技术、以及实事求是的作战部署基础上的。这就是赛前要做好调查研究、精密的计划、完善的措施;临场要周密的观察,机断地改变计划中不符合客观情况的部分等。一切主观主义和盲动主义的现象都必须克服和纠正。

四、顽强到底,力求胜利

任何革命工作的成功和胜利,都是属于意志顽强、坚毅不屈、百折不回、坚持斗争到最后时刻的革命者。一帆风顺,不费力气,尽如己愿,以至侥幸成功的情况,是不会有的。一切对抗性的竞赛,总是顺利与困难,主动与被动,优势与劣势交替进行的。比分有起有落是正常的现象。完全顺利的情况, 只有在自己处于压倒优势,并不轻敌麻痹而善于斗争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否则,是不存在的。因此,运动竞赛不仅是比技术、比战术的竞赛,而且是比斗争意志和革命毅力的竞赛。谁的意志最顽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鼓足干劲、认真斗争,顺利时,不麻痹、不松劲;失利时,不悲观,不泄气;相持时,能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敢打而不手忙脚乱;等等。这样,就有可能保持和扩大战果,以至转危为安,转败为胜,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毛主席说: “往往有这种情况,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中。”顽强和坚持,不仅可以稳住阵脚,巩固士气,最大限度地调动我方积极因素,最充分地发挥我队潜力和技术作用,从而赢得时间,渡过难关, 转化敌我形势,取得最后胜利。同时更能实施积极防守,挫败对方的锐气。许多运动队在竞赛中往往易犯以下的毛病:遇到强的对手,或开始斗争时处境不甚顺利,则每况愈下,以至一蹶不振,不易挽回败局;遇到弱的对手, 或开始斗争时处境比较顺利,则骄做轻敌,缺乏善于斗争的应有措施,以至化优为劣,形成转胜为负的局面。以上两者都是应该极力避免的。我们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就经常教育部队要树立“胜不骄、败不馁”——也就是既能打胜仗,又会打败仗的顽强风气。打胜仗固然是件好事,是应当力争的, 也是我们应有的抱负;但事实上没有常胜将军和不败的部队,因此,在力争善于打胜仗的同时,还要作好打败仗的思想准备,养成在吃败仗时,能坚持斗争,力争上游的顽强意志。参加运动竞赛的运动队,同样也应有这样的素养。以上概括起来讲,就是主动、团结、勇敢、顽强的八个字,是我们所提倡的“战斗风格”的实质和综合表现,是运动队伍充分发挥技术、战术威力和打出最高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我们所有的运动队伍,都应当在日常训练中积极培养和牢固地树立这种风格,特别要争取在每次比赛中能够体现出来。果能如此,则随之而来的将是理想的水平或完满的胜利。有些运动员在竞赛的过程中,只是单纯地计较胜负得失和比分的上下, 而未能很好地从体现良好的风格入手,当比分落后时,就惶恐不安,焦急失措,实是舍本求未的现象,应当引以为戒和注意纠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