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四个回合的斗争*

1947 年 8 月底,我军一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刘邓首长立刻就宣布: “我军已胜利地完成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的任务,敌人的追

截计划完全失败。”“党中央说我们的行动是英勇的行动。”“今后的任务是:全心全意地、义无反顾地创建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并与友邻兵团配合,全部控制可能点。”并指出:“实现此历史任务,要经过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没有半年以上时间,如不大量歼灭敌人、充分发动群众,要想站住脚跟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切戒骄躁,兢兢业业,上下一心,达成每一个具体任务。”“在半年内,还有困难须要我们上下一心去克服。” “只要我们有思想准备,几个回合后,一定能站住脚,能建设成巩固的根据地。”

从 1947 年 9 月至 1948 年 3 月,我们经过 7 个月的艰苦斗争,

粉碎了敌人的追击,实施了战略展开,粉碎了敌人的重点围攻,歼灭了大量的敌人,终于在大别山站住了脚,重建了这个革命根据地。 1947 年底,

刘伯承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总结了 4 个月来重建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并把它划分为三个回合;1948 年 4 月他又把 7 个月的斗争作了总结,着重讲到大别山斗争和全局的关系,并把这一阶段概括为四个回合的斗争。

这四个回合的斗争是:*本篇是李达同志 1981 年为《刘伯承用兵录》撰写的文章。

第一个回合

第一个回合是敌人追击,我们战略展开。展开的基本内容,就是刘伯承司令员所说的,“开动歼灭敌人,发动群众这两个车轮。”渡淮以后,按刘邓首长指示,以三纵展开于安徽西部;以六纵的 2 个旅展开于湖北的东南部,

乘虚迅速抢占中心地区数十县;以一纵 4 个旅及中原独立旅,二纵的 3 个旅

及六纵的 1 个旅共 9 个旅的兵力,在大别山北部掩护战略展开,同时每纵队

分遣 1 个团作地方部队,就地展开。在我实施展开时,蒋介石为阻挠我军在

大别山立足生根,慌忙以 23 个旅的兵力跟过淮河,尾我直追,企图乘我立足未稳,同我争夺大别山这一战略要地。我们以大别山北部的部队并抽调在皖西的三纵主力,同敌人打了三仗,这就是 9 月上旬在河风集地区,打击了战

斗力较弱而又孤立的敌滇军 1 个师;中旬在中铺地区歼敌 1 个团;下旬又在

光山附近打击了东援之敌 1 个师。经过这三仗,把大别山敌人的全部机动部队调来或抑留在大别山北部,掩护了我军在大别山南部鄂东和皖西迅速展开。这一回合,把敌人的追击止住了,我们实行了战略展开。担负掩护的部队胜利地完成了任务,被掩护的部队完成了展开的任务。这一回合,把敌人阻止在大别山北部,我军展开达到长江边。这一回合的较量,我们先后解放县城 23 座,歼灭了敌正规军 6000 余人,反动地方武装 800 余入,并且建立十几个县的民主政权。这一回合是我们胜利了,敌人失败了。

第二个回合

第二个回合是敌人合击与追击,我们突围与歼灭追击的敌人。我主力在大别山北部掩护展开并打击敌人,敌人企图对这一地区来一个合围。9 月 27 日,我们已经查明,敌七师、四十师的两个半旅,由麻城向沙窝北进;四十

八师、五十八师集结商城;八十五师及五十二师主力集结潢川、罗山线。敌人以约 7 个师的兵力,对大别山北部我主力进行合击,估计以上之敌两天内可以行动完毕,寻我作战。这时鄂东、皖西敌人只有少数正规军防守。刘邓决定分东、西两路向南突围。突围不是单纯的、消极的突围,而是有目标的、积极的突围。主力向南机动,机动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敌人,造敌弱点,把它歼灭之。刘邓首长的部署是:以一、二纵主力及中原独立旅俟敌七师、四十师进至麻城、沙窝之间时,南出黄安、麻城地区;三纵应俟七师进至麻城、沙窝之间时,出皖西地区,寻机歼灭小股之敌,路线自行选定;六纵对七师、四十师不要正面作战,主要打敌辎重,尔后应相机歼灭麻城之敌。

当各纵队按部署行动时,东路突围的三纵又接到刘邓首长指

示:“趁敌西调,皖西空虚,迅急回师,放手歼敌”。三纵得到命令后, 立即由商城、固始出发,冒雨兼程东返,寻机作战。结果带走了敌战斗力较强的桂系第七师、第四十八师,并在六安东南的张家店歼灭了敌人八十八师师部及所属的六十二旅全部,俘旅长汤家楫。

西路是刘邓首长亲自率领的一、二纵主力,中原独立旅和六纵

一部,共 7 个旅的兵力,乘虚出鄂东,寻机歼敌。此时大别山北部只留

下一、二纵各 1 个旅,伪装主力积极迷惑敌人。这时鄂东及沿长江一带敌人

很空虚,麻城、黄陂两地区只有 4 个半旅;汉口以北只有 1 个师,敌从黄陂

到麻城的拦阻线很薄弱。在江南,敌兵力更加空虚,只有要点九江摆了 1 个青年军二○三师的二旅和新十七旅。我们西面突围部队,以中原独立旅和一纵一部为先锋,于 10 月 1 日奔袭经扶(今新县),歼敌保安团,打开向南机动的道路,直奔黄安(今红安),沿途消灭土顽,冲向敌黄陂、麻城拦阻线。接着我一纵主力和二纵一部,于 10 月 8 日歼灭了歧亭、柳子港敌五十六师新十七旅旅直和第一、二团;10 月 10 日,一纵一部攻克李家集,歼敌五十二师 1 个营。这样,刘邓首长便挥师直指长江北岸。10 月 20 日命令各纵沿长江北岸蕲春、广济、黄梅、宿松之线展开,以半个月的时间解决冬衣,尔后集结,寻机歼敌。在不到 3 天的时间里,中原独立旅和一纵一部在蕲春东北

之竹瓦店歼敌青年军二○三师第二旅从江南伸过来的 2 个营,一纵另一部解放长江北岸重镇武穴,六纵进驻团风。皖西方面,三纵一部也解放了安庆西南的望江及华阳镇。我军控制了长江北岸 300 里,威震大江南北,安庆敌人一夕数惊,蹲在庐山的蒋介石听到炮声,深恐我军渡江,便急令二○三师从九江伸至黄梅、蕲春警戒;又急令其四十师和五十二师的八十二旅,经宋埠、歧亭沿公路经总路咀、上巴河、浠水,向蕲春、广济方向盯梢而来,企图拊击我侧背,阻我渡江。敌四十师辖三十九旅(欠一个团)、一○六旅,连同八十二旅在蒋介石的急促驱策下,孤军冒进。刘邓首长认为,这是我歼灭该敌的大好时机,我们应趁机打一个较大的歼灭战,把敌人的气焰压下去。刘邓首长便决心打了仗再解决棉衣问题。在敌由浠水向广济进犯时,刘司令员即一面组织指挥员侦察地形,准备战场,集结兵力,准备歼敌;一面侦察周围敌情动态和这股敌人进展的情况。刘邓首长根据敌人的行动路线,决定把敌诱到地形险要的高山铺设下一个口袋阵,杀他一个“回马枪”,在运动中全歼这股敌人。为了准备战场,10 月 24 日,刘邓首长对高山铺作战作了基本部署,指出:六纵尾敌,并以一部分兵力与敌保持接触,迟滞敌人,以便主力集结;一纵集结于广济,二纵集结黄梅西北地区;三纵陈(锡联)曾(绍山)即率现有 4 个团,限 28 日到达张家榜待命,对桂系留皖西部队积极箝制

之。 10 月 25 日,刘邓首长发现周围敌人没有什么动静,仍是原来的敌人孤军冒进,于是又进一步作了战斗部署,指出:杨(勇)苏(振华)应扼制敌人于高山铺西北地区,迫使敌人展开,并抓住时机割裂之,而置重点于敌右侧背,杜(义德)韦(杰)应乘敌展开之际,从敌背后间隙中插入割裂之, 而置重点于敌左侧背,并速与杨苏联络,受其指挥;二纵限 26 日黄昏前到达桐梓河以西地区集结待命。26 日晨,指示陈再道,该主力改向广济西南许家铺、新屋咀地区,其先头部队由杨苏指挥,参加歼灭八十二旅的战斗。

刘邓首长周密部署以后,派出一支小部队,化装地方游击队,

诱骗敌人。敌以为有便宜可占,紧追不舍,我边打边走,终于把敌人引进了我预设在高山铺的口袋阵里,被分割包围,27 日,我军发起总攻。这一战役,我歼敌 1 个师部和 2 个半旅,共 12600 多人,击落敌机 1 架,胜利地结束了第二个回合的斗争。

第三个回合

第三个回合是敌人重点“扫荡”,我们内线坚持反“扫荡”和在

外线再展开,在友邻的平汉破击战役的配合下,粉碎敌人的重点“扫荡”。1947 年 11 月底,敌人以 14 个整编师共 33 个旅的优势兵力,在敌国防部长白崇禧的九江指挥所统一指挥下,开始对大别山进行重点进攻和“扫荡”。蒋介石这次围攻大别山,采取的方法是以一个强大纵队寻我主力,其余分散“清剿”,两者互相衔接,全力“扫荡”。

刘邓首长为了彻底粉碎敌人的“扫荡”计划,根据敌我双方情

况,制订了作战方案:(1)我主力宽大机动,待敌疲困时,歼敌一路;

(2)以一部主力(二纵),在外线分散活动,坚决打敌弱点;(3)军区、分区以一部适时转移到外线,大肆活动,特别是断敌补给线,留适当兵力在内线,以积极进攻的游击战术,疲困敌人,保护群众,实行空舍清野,反“清剿”,侦报敌情。这时陈粟〔1〕、陈赓两军就实施平汉线郑州、信阳段的破击战役,调动进攻大别山的敌人回顾其要点和要线,以拖散敌人,协同大别山我军粉碎敌人重点“扫荡”。我大别山部队则以内线坚持反“扫荡”和外线再展开三个地区,来协同友邻的平汉战役,撕破敌人的阵势。即是适时从晋冀鲁豫南下的后续部队十纵和十二纵,分别向桐柏区、江汉区展开,以一纵由大别山内线转出,向北前进 500 里,北渡淮河,在淮西区(淮河以北, 沙河以南)展开,同豫皖苏军区连成一片。刘邓指挥部也一分为二,由邓小平政委、李先念副司令员和我组成小型前方指挥部,指挥大别山内线开展游击战争;刘伯承司令员、张际春副政委率后方指挥部随一纵移至淮河以北, 指挥各纵队,这样,敌人一个月围攻大别山处处扑空,其“进剿”部队到处受我袭击,立煌〔2〕、太湖、英山、宿松、岳西等城,接连被我袭击攻占, 守广济城的青年军被我军歼灭。我再展开部队卡住了淮河,进入了桐柏山、大洪山,越过汉水,直抵潜江、石首,在武汉、宜昌间向南鼓出一个“肚兜”, 与武汉、南京间向南鼓出的“肚兜”东西呼应,威胁敌人长江防线和大巴山防线。破击平汉路南段作战大胜利之后,我军继续向许昌、信阳间扩张战果, 连续歼灭了敌第五兵团整编第三师,给敌二十师以歼灭性打击。这一回合, 又是敌败我胜了。

第四个回合

第四个回合是敌人反复“扫荡”,我们继续坚持繁殖游击战争,配合全军进行新式整军。白崇禧在对我合击扑空之后,往往朝令夕改,一日数变,

且表现急躁,一触即跳。在刘邓首长指挥下,我野战军主力在地方武装密切配合下,采取敌进我进,适时分遣与集结,内外线相结合的灵活机动的战斗方式,粉碎敌人的合围与“清剿”。各部队还以小部队结合地方武装,伪装主力,以袭扰、疲困、迷惑敌人,争取我主力机动转移、休整与寻找战机。组织精干小分队,破坏敌军一切可以利用的公路、电线,焚毁敌兵站、仓库, 阻绝其补给交通。这一回合斗争的结果怎样呢?我们歼灭了许多敌人,自己没有受到大的损失。游击战争进一步改进了,桐柏、江汉、淮西的游击战争展开了。我们对于全国军队的整军,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一个回合的斗争, 又是我们胜利了。

刘伯承司令员说:“四个回合的胜利,不要单看自己,还要看到

友邻的胜利。看到新式整军〔3〕过后,东北的几个大胜利,特别是四平街的胜利〔4〕;看到西北战场上的胜利,特别是打死胡宗南的二十九军军长刘戡,歼灭 1 个军部、2 个师部、5 个旅的大胜利〔5〕。我们也要看到陈唐、陈谢解放洛阳的胜利〔6〕,山东胶济西段的大胜利。〔7〕”“要看到我们的利剑插进了敌人的胸膛,我们以釜底抽薪的战略行动,调动了敌人回援其根本重地,这是一个关系到全局的战略胜利;而不要只看到自己被敌人咬掉一个指头,烧伤了一点子手皮。釜底抽薪不烧伤手,那才是笑话哩。”

四个回合的斗争,胜利地结束了中原逐鹿的头一个阶段。1948

年 2 月 24 日,野战军前方指挥部与中原局及后方指挥部,在安徽临泉以南的韦寨会合。2 月 25 日,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命令三、六纵向淮海以北集结。2 月 28 日,二纵根据命令,北渡淮海进入淮西地区补整。晋冀鲁豫区补充我野战军主力的新兵,由华东野战军十纵和我野十一纵带领,越陇海路南下到达豫皖苏军区。这些,都预示着中原新局面的到来。从 1948 年 4 月起便展开了三军会合、机动歼敌的局面。

注 释

〔1〕陈粟,指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主力。

〔2〕立煌,即今安徽省金寨县。 1932 年,国民党政府为表彰卫立煌率国民

党军队攻克金寨县的“功绩”,改金寨为立煌。1947 年解放时恢复原名金寨。〔3〕新式整军,即人民解放军 1947 年冬到 1948 年春用诉苦和三查方法进行的整军运动。诉苦即诉旧社会和反动派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三查即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经过新式整军,全军指战员提高了政治觉悟, 增强了军内外团结,部队战斗力得到加强,对争取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要的作用。〔4〕四平街的胜利:1948 年 3 月 13 日,东北野战军攻克吉林

重镇四平,全歼守敌七十一军第八十八师等部共 2 万人。〔5〕打死胡宗南的二十九军军长刘勘,歼灭 1 个军部、2 个师部、5 个旅的大胜利:指宜川战役。1948 年 2 月 24 日至 3 月 3 日,西北野战军在陕西宜川地区围城打援,全歼

敌整编二十九军等部共 2 万 9 千人,击毙军长刘戡,被毛泽东同志誉为西北

战场上的“第一个大胜仗”。〔6〕解放洛阳的胜利:1948 年 3 月 14 日、4

月 5 日,陈士榘、唐亮兵团和陈赓、谢富治兵团两次攻克洛阳,歼敌 2 万 4

千余人。〔7〕山东胶济路西段的大胜利:1948 年 3 月 11 日至 19 日,华东

野战军的山东兵团进行了胶济路西段战役,歼敌 3 万 8 千余人,克复城镇 14 座。